APP下载

新时期职教发展若干问题再认识

2017-03-24李新发孟庆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职业学校

李新发 孟庆国

一、对职业教育更高质量的认识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互联网、智能设备、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生产车间的主流技术。总体上,中国的生产制造正在向生产智造迈进,这就对生产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基于本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断规划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一些学校脱离地方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办学,片面认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就是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总是在职业院校升格上做文章,而不是想着怎样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产业发展,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各地产业发展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同样应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的需要,确实需要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和服务要求职业教育提供在不同层次上更加有质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职业教育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鼓励创造,又要能把好创意变成高质量产品。现在一些方面技术上可以做到精细,但在大批量生产产品时往往就有明显差距,影响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体验和信心。希望通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育高水平技能大师的带动,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布各类企业、深入每一个制造环节和工序,使大中小企业都能生产出精细化产品,成为中国制造跃升的支撑力量[1]。要办好有质量的教育,培养更有质量的、更高职业资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对职业教育学生来源多元化的认识

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生1335万人(不含技工学校),22岁及以上学生98万人[2],占全日制学生总数的7.34%,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新生劳动者。初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是职业院校争夺的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入校宣传,走访到家宣传,有些学校甚至恶意竞争,扰乱了招生秩序。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占学龄人口的绝大部分,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一些地区职业学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困难,需要职业学校更新招生观念。职业教育承担着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大使命,职业学校要逐步从学龄段学生的学历教育向不同年龄段的学历教育、终身教育、职业培训转变。这需要职业学校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使命,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协调发展,实现职业学校功能目标定位的转型。

三、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

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学校各项建设的难点。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生师比从最高时超过26∶1下降到2015年的20∶1,基本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但由于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高等院校数量少,每年招收职业教育师范生1.8万人左右,真正进入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仅10%左右。另外,新引进的教师因为大多数均为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所学专业一线生产经验,缺乏教育教学技能和生产实践能力。

为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需要建立起一支既能讲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的教师队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设教育硕士点,为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开辟了新路。学生学习教学技能和进行教学实践,能有效解决教师教学技巧缺乏问题。新入职教师到企业实践后再上教学岗和五年一轮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建立,也将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

四、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认识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我国经历了以行业企业为主举办职业教育,到以学校为主举办职业教育阶段,再到以学校和企业均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也呈现不同的态势。以学校为主举办职业教育阶段,校企合作往往是剃头担子一头热,企业对与职业学校合作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

随着劳动力结构的改变,用工荒的持续发展,质量和品牌意识的提高,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举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校企联合招生培养,实行现代学徒制,通过办创新中心、质量提升工程、产品研发中心、职工培训中心、课程开发中心等形式,加强与职业学校合作,不断创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国际职业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税收—拨款制度”或者“津贴补助”能够有效推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等举措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明确企业的参与义务,向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退税,或者提供社会奖励等多元化促进参与校企合作的方式,让企业参与就能获得相关利益,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五、对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

从“质量工程”到国家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到各省的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都把重心放在“课程开发”,基于行动导向系统化课程开发工具已经在全国各地普及。通过调研、访谈、观察等形式提炼岗位工作内容,通过转化为学习内容,基本解决了“学的东西要有用”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吸引学生来到课堂认真学习,行动导向课程解决了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学生是否愿意到课堂上来学的问题。

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把重心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教学”上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的改革,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学的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缺少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缺少友谊、自信和自我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和谐友好的氛围,能看到学习的成果,能体会到自信自尊的提升,从而吸引、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尊、自信和成就感。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课堂不仅要教授有用的东西,还要让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能看到学习的成果,构建一个学生相互沟通、智慧共享、团队共建的学习环境。

六、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认识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划投入100亿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了实训基地建设、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示范校建设等,实际投入超过140亿元,投入的增幅远远超过其他教育投入的增幅。2015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达到一个年度170亿元,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明显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职业教育需要的投入比普通教育需要的投入大得多。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紧跟市场和产业发展转变,生产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的设施设备进一步更新,随着技术进步和更替的速度越来越快,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模式难以为继,需要探索新的投入机制。一是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用于生产的设备要先用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从买设备向租赁设备转变,获得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稳定投入,推动职业教育长久发展。

七、对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的认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资金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加快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9年开始,逐步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城市贫困家庭实施免学费政策,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通过10年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中央财政的负担越来越大,需要在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方面进行创新。

消费金融的发展为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创造了机会,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消费金融的独特作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学校应配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计划的实施,积极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作为学生的代理人,接受学生的咨询,帮助学生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职业学校的学生借助消费贷款的支持,接受教育、完成学业、收获工作,既保障了自身的生计、也稳定了企业就业率。

八、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认识

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通过选派校长和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的双元制办学,英国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VET)和TAFE学院,加拿大职业教育CBE模式以及亚洲韩国、日本、新加坡的办学经验源源不断被引进、移植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由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企业观念的不一致,这些在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不可简单复制,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策和制度,逐步内化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李克强在天津考察职业教育[EB/OL].(2017-06-28)[2017-10-10].http://www.gov.cn/premier/2017-09/09/content_5223963.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数据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