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水墨:从“玩”到“学”的自然转化

2017-03-24周亚君

江苏教育 2017年73期
关键词:水墨画水墨线条

周亚君

儿童水墨:从“玩”到“学”的自然转化

周亚君

在儿童水墨教学中,教师要能读懂水墨的“笔性”与儿童的“童性”,以“三有”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引导学生联想,使“神、韵、文、品、雅”这些文化元素渗入课程与水墨画技法的指导中,从而最终让学生领略“闲来月下听花语”的意趣。

美术;儿童水墨;从“玩”到“学”

要在水墨课堂中为儿童打开一道通向艺术的大门,避免“脱离儿童”“流于程式”“文化虚无”等偏离主旨的教学,教师需要基于儿童性与文化性,对儿童水墨从游戏到创作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观察,凝练出一种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

1.读懂:领悟“童性”与“笔性”。

读懂水墨的“笔性”。绘画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画家读画的深度。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能读懂水墨的“笔性”。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就很难读懂作品的内涵,更难读懂儿童画。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玩弄笔性”,体会水墨本质。我校利用宜兴“书画之乡”的资源,聘请宜兴知名画家担任学术“导师”,指导国画教学研究。在“导师”的引领下,教师们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品画弄墨、切磋聊课,自觉投入到专业发展的意趣中,形成了研究水墨的氛围。

读懂学生的“童性”。儿童喜欢水墨画都是从喜欢它的自由和有趣开始的。中国画很讲究线条,学生上第一堂水墨课时,笔者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画线条,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用毛笔描绘粗细、浓淡、干湿变化的线条来进行钓鱼比赛,或者用走迷宫的方式来练习画线条。初拿毛笔的学生兴趣浓厚,虽然笔法尚显稚嫩,但逐渐也会得心应手。接着,笔者和学生一起做以水破墨、以墨破水、浓墨破淡墨、淡墨破浓墨等笔墨技法游戏,不要求具体绘画的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蘸水,使水墨相溶,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各有特色的韵味。如此,学生能在无意之中学到水墨画的技巧,并体验到线条的流畅之美、墨色的层次之美、用笔的变化之美。

2.自述:展开“对话”与“表达”。

我们注重将文化观察、生活情境、内心感受等融入课堂教学,尝试构建“教学有故事,素材有意思,形式有玩头”的“三有”课堂。如:教学三年级《陶瓷上的水墨画》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欣赏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笔者先讲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然后再仔细观察画面,带着情感去欣赏人物表情、动作和情境的刻画,最后以故事画的形式在陶瓷器皿上创作水墨画,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作品题材广泛。将“故事”带入课堂,学生探索水墨的智趣得到自然生发。

3.学引:催生“转化”与“提升”。

中国写意画表达一种意向、情趣,水墨画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尽可能地帮助儿童将事物转换成水墨。中国画讲究形神合一,主体的精神和客观的形象应当相互交融。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联想,或者添画具体的形象。

实物写生,以画养“韵”。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教师把瓶瓶罐罐等日用品带进课堂,先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对比,再以水墨的形式表达感受。要求学生用浓淡干湿不同的线条来勾线,把枯燥的笔墨知识融入有趣的造型游戏中,使笔墨教学具有游戏的形式与趣味,再以点、线、面的方式来装饰,学生可以随意地用毛笔沾水使水墨相溶,画出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在无意之中画出了各种风格的生活用品。学生边画边乐,在这样的活动里,学生既在游戏,也在创作。

名作改画,以画养“神”。水墨改画是美术教学的新尝试,其注重培养学生用水墨工具来表现画面、表达情感的能力。朱新建的人物画线条含着一种笨拙的激情,神韵随着笔锋缓缓流出。有爱美的女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妖娆妩媚,于是笔者让她模仿朱老师的作品,并添加自己的想法。最后她在课堂上创作了一幅《照春天》,一个身穿旗袍手拿相机的古典美人正在拍摄春天的美景。

诗情画意,以画养“智”。我们将水墨画教学与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结合,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收集、整理、阅读与宜兴有关的经典名人诗作,行观景致,坐读诗文,或是自由呼吸、感悟诗意,或是尽情遐想、创作新诗,或是以诗作画、诗画璧合,在学生中营造浓浓的人文氛围。由古诗配画到咏宜兴诗词的创作,既可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诗文意境,又启发他们进行形象思维,以画抒发情感,多方面获得审美感受。

顺应潮流,以画养“品”。儿童的内心如同一面镜子,生活是什么色彩,内心就映射什么色彩。水墨题材通常能反映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化感受,如:环保主题的作品不仅透露着现代文化意味,还真切体现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见,儿童水墨画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紧密相关,俗雅美善在文化的有意与无意间悄然生成。

4.打开:探寻“视界”与“可能”。

学习应该是“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在水墨学习中,教师要注意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多读书,在文字的启发下用具体的形象来自由表现,外显他们的认识和情感。课堂教学中,我们设计“墨韵书声”环节,学生可以自由围绕“书中的故事”“我与书的情缘”等主题,尽情发挥想象,抒写童心,大胆创作。比如:学生画的《空中图书馆》,一边腾云驾雾,一边读着喜欢的书籍,别有一番妙趣。低年级学生把童话书上的插图改成水墨画;高年级学生以水墨画的形式给名著创作插图。

当学生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主题背景下学习,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兴趣势必没有初期浓烈,因此需要“推开窗户”,以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好奇。如:与异域风情相结合,与古文字相结合,与敦煌壁画相结合,与青铜器相结合。或者让学生“学一半,玩一半”,传授传统技法的同时,只是重点解读“人文意境、浓淡干湿、点线面块”,教到“半成”,剩下半成留给学生自由设计添加,既有文化技法的传递,又有儿童视界的创造,不失水墨味、文化味和儿童味。

水墨晕染,文化化人。当前面提到的“神、韵、文、品、雅”这些文化元素渗入我们的课程与水墨画技法指导中时,定会让学生领略到“闲来月下听花语”的意趣。

G623.75

A

1005-6009(2017)73-0073-02

周亚君,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水墨画水墨线条
牡 丹 (水墨画)
水墨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线条之美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泼尽水墨是生平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当代水墨邀请展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