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2017-03-24郭东霞
郭东霞
【管理案例】
一个都不能少
郭东霞
·案例 1·
在学校运动会上,一位来自毕业班的女同学王一朵(化名)表现出色。在跳高项目中,她不断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尝试着。在所有观众的目光中、呐喊中,她再一次跃起。可是,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却发生了意外。落脚时,一个重心不稳,她的小腿骨折了。
事后,她哭了。因为腿上隐隐锥心的疼痛而难受,因为不能再为集体争得荣誉而失落,更因为毕业考试很快就到来而哭。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将迎来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而由于腿伤导致了她无法坚持到校上课,医生再三叮嘱,一定要在家卧床休息。
这一消息不仅让王一朵着急,也让她的老师和同学们焦急万分。同学们朝夕相处六载光阴,相互之间的情谊非常深厚,大家纷纷想办法,帮她解决难题。
作为班级的语文课老师,宋红斌校长想到了开通空中课堂,在教室里架起了平板电脑,打开了网络设备,现场直播每一节课。王一朵在家中的床上,面对电脑屏幕,和平时一样跟着大家一起上课,一同讨论、发言。下课了,同学们还凑到电脑前跟她说话,逗她开心。
为了让这个特殊的学生感受到更贴心的关爱,班上的任课老师和“青年文明号”的老师们自发轮流在下班后到王一朵的家中,为她答疑、批改作业。台灯下,病床边,一课又一课,一天又一天,老师们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归于朴实的、家访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帮助这个学生。因为在老师们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念头:我们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同学们也想了办法。班长组织大家动手制作、书写了祝福的卡片,给王一朵带去关心和鼓励;劳动委员主动承担了她平日里的打扫任务;组织委员更是发挥了作用。由于很多同学都想去看望王一朵,所以组织委员做了统一的安排,利用每周五到周日的时间,分批安排同学以小组的方式前往王一朵家中。
同学们把一周的班级见闻说给王一朵听,王一朵也把心中对大家的想念一口气倒了出来。在欢声笑语中,同学间的友情不断深化。王一朵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庞,就好像自己并不是在痛苦的养伤过程中,而是已经回到了班级,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同学们的身边。大家像往常一样围在一起,一同感受着成长的滋味。只是换了个地点,只是换了种方式。不变的,是这一群好伙伴。是的,在每一位同学心中,都铭记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