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志愿者四维联动活动机制研究

2017-03-24秦美娟

江苏教育 2017年79期
关键词:海安县志愿者公益

秦美娟

学生志愿者四维联动活动机制研究

秦美娟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公益行动为重要抓手,引领学生行走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学校开发公益课程,成立“幸福树”公益联盟,开展公益行动评价,并与社会公益组织及社区合作,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四维联动的活动机制。

公益活动;志愿者;公益课程;幸福教育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是一所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学校引领学生循着 “感受幸福—理解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的阶梯,行走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

然而,追求幸福仅仅依靠校园生活是远远不够的。“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这决定了教育同样具有社会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改革战略主题的核心之一。培养有责任意识的新时代小公民应将学生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下,“将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高尚的生活之中”,具备向他人传递幸福、为社会创造幸福的本领。

那么,该将幸福融入一种怎样的 “高尚生活”呢?我们选择了公益行动,并将其作为幸福教育的核心要素。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被界定为 “社会责任”的重点之一。引领学生参与公益行动,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公益意识,在真情的投入与有意义的活动中,实现从浅层次的快乐向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行动中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以“温暖他人,幸福自己”为公益口号,大力倡导公益行动,加强公益行动引领,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四维联动活动机制的研究,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公益行动,用实际行动奏响一曲曲爱的旋律。

一、重视公益教育,提升学生公益认知

1.幸福公益引领,使学生乐为志愿者。

只有源自心底的公益意识与需求驱动,才能将学生“师长引领下的公益行动”逐步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激发其公益热情,我们注重公益引领,借鉴德国“善良课程”做法,学校开展了丰富的公益主题教育活动,如邀请专业播音员、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做幸福主题讲座,举行幸福公益微队会,组织观看公益微电影,创编、演唱学校幸福公益主题曲,编排公益情景剧……通过多彩的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断深入推进学校幸福公益行动,使“温暖他人,幸福自己”的公益行动口号更加深入人心,使全校学生人人乐为志愿者。

2.开设幸福公益课程,使学生善为志愿者。

西方国家的教科书里常常提及:“公益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公益行动是一场“知行合一”的教育。我们借鉴美国的“服务学习”模式,以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研发学校幸福公益课程,借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已有的公益经验和将要学习的公益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消化和吸收,最后做出行动决策,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公益的图式。我们将公益知识学习与公益服务相结合,让学生在公益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反思中积累公益经验,使他们在形成强烈的公益意识、开展公益自觉行动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公益行动能力,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仅乐为志愿者,更善为志愿者。

二、用好行动手册,完善公益考评机制

为推动幸福公益行动,学校设计、制作了《幸福公益行动手册》(以下简称 《手册》),《手册》主要用来制订公益行动计划、记录公益行动情况、评定幸福公益徽章。

《手册》的扉页为“幸福天使档案”,除了填写学生姓名、性别等个人基本信息之外,学生还可以张贴幸福天使照片,记录幸福公益宣言。《手册》内页分学期设有“幸福公益计划”“幸福公益行动记载”栏目。学期初由教师或家长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学期中学生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记录参与公益行动的情况。这本《手册》会伴随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不仅用于记录学生们的善行义举,更将成为他们逐步走向精神富足的最好见证。

公益行动是向善的行为,它同样需要评价的激励与推动。《手册》内的“幸福公益行动记载”栏下方还附有“家长或教师寄语”栏,由家长、教师对学生的公益行动作出评价。翻开学生们的《幸福公益行动手册》,我们常常会被教师和家长充满肯定与鼓励的话语所感动:“做得真好!妈妈相信你的人生会因有爱而精彩!加油,宝贝!”“希望宝贝常怀感恩之心,关爱身边的人,用一颗幸福的心去关爱别人,传递爱的希望!”师长的鼓励是一股强劲的动力,推动孩子们更积极地投身公益行动。

此外,《手册》还设计有“我获得的幸福公益徽章”专栏,该栏实行班队、校部二级考评。以班级为单位,由师生共同组建幸福公益行动徽章评定小组,根据学校制订的评价细则对每个学生的公益行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并为成绩突出者颁发幸福公益徽章。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评选“幸福公益小天使”,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电视台等平台展示公益小天使风采。学校通过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三、组建校级联盟,实现公益四维联动

学校层面成立了“幸福树公益联盟”,联盟理事会成员由学校德育管理人员、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构成。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学校、班级和家庭三个层面。目前,我校班班都有公益组织,各班都自主设计制作了公益行动队旗、队徽。公益活动的参与人员包含教师、学生和家长。我校教师人人都是公益志愿者,人人积极参与公益行动。如“我为学生开车门”服务项目虽小,却暖人心,获得了社会的高度好评;“成长加油站”定期为家长、学生提供成长咨询;“送爱到家”“助学送教”等公益活动长期开展。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级公益服务活动,如“金蔷薇故事妈妈”“爸爸讲堂”“超级讲师”等,家长们还在学校大型活动中担当志愿者,保障了学校各项活动的高效开展。学校、班级、家庭的合力,教师、家长的引领,带动了学生参与公益行动的热情,学生公益行动日渐丰富。

在组建校级公益联盟基础上,我们还与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合作,发挥公益组织的辐射作用以及社区的辅助作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四维联动机制。

在学校,教师成为公益知识的宣讲者、公益行动的指导者,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公益行动项目;在家庭,父母则成了孩子最好的公益伙伴。学校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函、短信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发出倡议,动员家长积极行动,陪伴孩子“存向善心,做微公益”,家长们积极行动,用爱心指引孩子公益行动的方向,更用恒心教会孩子守望与坚持。而海安义工联、惠心社、福缘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公益组织则及时为学校提供活动信息,接纳、指导学生参与公益行动。这些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拓宽了学生志愿活动的范畴,使志愿者行动系统化、长期化。社区为学生的公益行动提供活动场所等物质支持,保障了公益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推进项目建设,探寻公益有效途径

在 “学校—家庭—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四维联动机制指导下,我们努力探寻公益行动的有效途径,并主动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公益项目。

项目一:“有我不再寂寞”情系空巢老人行动。我们与海安县福缘志愿者服务大队及学校所属平桥社区合作,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该项目是南通市52个重点公益项目之一。首先由社区筛选空巢老人作为关爱对象,学校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学生申请加入此项目。第一期我们挑选10个班级参与该项目,每个班对应一位空巢老人,由班主任和家长联盟排定活动参与顺序,学生以家庭为单位,每周轮流到老人家中帮助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做饭;每个月带老人游览一处海安景点,让老人感受海安的变化;每个季度与老人搞一次家庭聚会,开展文娱联欢或快乐观影活动。关爱老人,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项目二:“小小鲁冰花”陪伴留守儿童行动。与海安县义工联合作,定期参加留守儿童陪伴活动,为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陪留守儿童玩耍、看电影。与海安县大公镇留守儿童建立“手拉手,一对一”伙伴关系,开展书信交往活动,给留守儿童送去关心与温暖。

项目三:“大美海安我的家”环保公益行动。以班级公益组织为单位,每周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开展环保公益宣传活动,还家乡美丽清洁的面貌,动员人人关注环保,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投身环保公益,孩子们记住了“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

项目四:“假日爱心义卖”助学募捐行动。与海安县义工联合作,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组织少先队员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并将募集到的善款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或援助灾区小伙伴。2016年,盐城市阜宁县遭受龙卷风自然灾害后,我校师生积极参加由海安县文明办、海安县义工联组织的“阜宁,我们来了”慈善募捐活动,其中一个班就捐款6100多元…… 《江海晚报》对我校公益行动作了特别报道。爱心捐助,使学生懂得了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项目五:“来自星星的你”爱心陪伴行动。与海安惠心社合作,参与自闭症儿童关爱行动,利用同龄人的优势,帮助自闭症儿童早日打开心门,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项目六:“我是小小安全员”校内志愿者行动。学校设立“我是小小安全员”志愿者服务岗位,招募队员志愿者,每天对上学、放学路队进行引领与疏导,在楼梯、走道进行检查与督促,提醒学生们文明游戏、不打闹。

项目七:“关爱绿丝带,公益在身边”行动。为生病的伙伴佩戴上绿丝带,每个学生看到戴着绿丝带的小伙伴时,都要伸出友爱的双手,送上温暖的微笑,递上一张纸,端上一杯茶,让“绿丝带”感受到伙伴的关爱、集体的温暖。

在公益这场“高尚生活”中,学生们的体验从最初的新鲜好玩逐步上升为责任与义务,他们感受着付出爱心所带来的幸福,更用爱心行动传递幸福,为他人创造幸福,“温暖他人”悄然成为城南实小学生的使命。公益行动中,他们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期小公民教育目标在公益行动中落到了实处。学校先后被海安县义工联、福缘志愿者服务大队授予“最佳公益组织奖”,多名幸福公益小天使被评为县“十佳美德少年”。联合国前任秘书长潘基文说:“在投身公益的同时,我们自身也会得到充实。善心会带来幸福,并有助于建设我们向往的未来。”幸福公益行动,让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阶梯上越攀越高!

G621.5

A

1005-6009(2017)79-0025-03

秦美娟,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江苏海安,226600)德育发展处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猜你喜欢

海安县志愿者公益
猴兵守山
志愿者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我是志愿者
公益
公益
公益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江苏省海安县表彰基层慈善组织“双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