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教学的自然性中观照儿童教育
2017-03-24王倩
王 倩
在对话教学的自然性中观照儿童教育
王 倩
对话教学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热点。对话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性,自然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只有在对话的语境里,儿童的诗意和本能才有可能获得充分的空间,儿童内在的完整的心灵世界才有可能得到充足的养分。
对话教学;自然性;儿童
在对于教育的思考与探究中,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就是说,教育要顺应人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
那么从对话教学的自然性出发,我们对儿童和儿童教育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儿童是自存自在的
从发生学上看,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体都遵循着自然的原则。儿童是复归于自然的得“道”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基于此,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法则:“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卢梭相信儿童有天赋的生长能力,放任自然、搁置控制的“不作为”中实质性地切中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要义。自发的自然行为中往往内潜着最为无限的丰富性。
儿童有着自己的内在自然法则,即便各方面呈现出全方位的不成熟,也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不可咄咄逼人的。在课堂上,我们也是一样,应该也必须予以儿童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成长。以笔者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为例,因为课文较长,笔者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后,便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还没完全读通课文,已开始检查字词。虽然多数学生能够读准确,但在理解字义的时候,他们已经出现问题,个别字词无法讲出意思。而后带着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又只让学生用很短的时间来默读,于是学生在分段的时候,对有分歧的段落无法形成准确的判断。这便是急于求成,忽视了儿童内在认知规律而造成的。
于是,第二节课,笔者特别注意了控制提问时的等待时间,结果,学生带来了意外的精彩。虽然节奏慢了,但学生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这才真正让学生讲出了心里话,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对话是顺应儿童自然本能的
儿童自人的原初状态而来,携带大量自然本能的因子。它并不能简单粗暴地等同于原始低级的人生状态,相反,大多数时候它意味着自然而然、不可或缺的生命序列。儿童天性中源生自发的“本能”是什么样的呢?杜威对此有详细的解释,他将儿童与生俱来的四种本能与四种兴趣相对应。其一是制造的本能(theinstinctofmaking),儿童原发性地具有建造和制作的兴趣;其二是社交的本能(thesocialinstinct),儿童具有内在的交流和交谈的意愿和兴趣;其三是艺术的本能(theartinstinct),儿童本然地具有艺术表现的兴趣;其四是探究的本能(theinstinctofinvestigation),儿童具有探索发现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杜威在此分类中所说的“兴趣”是可以获得内在满足的“真正的兴趣”。真正感到有兴趣的行动者抛却了单纯的意志努力,不再为压迫性的强制任务而痛苦,他们在自己的行动过程中获得趣味并乐此不疲。而对话教学,真切地触及了儿童的本能,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真正的兴趣,因此才有可能满足儿童真实的需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能和天赋之才,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
三、对话顺应了儿童的探究本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探究是人永恒的天性和欲望,而儿童对于探究的精神需求尤为强烈。探究作为儿童的本能之一,也应该成为儿童权利的应有之义。有效的对话教学正是基于儿童天然的探究心理和好奇心。好奇心是朝气与活力的表征,求知欲正是得益于好奇心。懵懂稚幼的孩童虽然身体柔弱,但感觉却十分敏锐,他们的眼神总是透露着惊讶的感觉,他们的嘴巴总是不停地提问,他们的思维总是经历着不断的冒险。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一课中,教师抛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李白送别孟浩然,当时的情景真的是这样吗?”这样一个有挑战性的话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学生联系课内外的积累和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儿童充满了好奇,因为目前的暂时“无知”,他们变得无所不想知。即便这些问题,在成人世界中已经固化成为常识,成为不再有意思的东西,在孩童看来仍是那么有意思。孩童尚未惯性地习得成人的经验和知识,一切事物在他们眼里仍然是新鲜的存在。教学的目的不是仅仅教授围墙之内的学问,而是打破生活现象与学校知识的隔离,满足我们共有的探究欲望。
对话教学正是本着民主的精神,还儿童以认同、沉默、质疑,甚至诘难的权利。如此,师生之间才能相互依赖,彼此之间形成一道安全的心理防线,展开真实自然的教学探究。基于探究,师生之间的交往与表达是轻松自由的,不论是教师的语言输入,抑或是儿童的主动加工都是自我愿望的满足。
四、对话观照着儿童的诗性逻辑
儿童葆有成人所不具有的奇异能力,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预留大量空间,于漫不经心处歧出众多可能。这些可能,拨开了乏味的绝对与单一,澄明了多元世界的本来面目。儿童虽然混沌、朦胧地看,却是真正地在主动体验与感受。儿童是开拓者与冒险家,儿童的世界充满大胆无畏的精神享受。儿童是画家,是诗人,他们与艺术家气质共通。儿童与生俱来就有“缪斯的本能”(布约克沃尔德语),即艺术的天赋。日常的大众生活在平庸、机械、刻板的现实世界,而艺术家想要逃离此处的生活,摆脱沉沦的日常生活,寻找别处的理想化、审美化、诗意化的世界。儿童的浪漫气质与艺术家相通,却比艺术家更为高明,他们无须寻找,因为他们自己就活在这个世界之中。
有学者说儿童也具有逻辑,不同于成人理性逻辑的“诗性逻辑”。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成人会诟病他们的“随心所欲”,但这也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先验知识来同化这个世界。成人看待事物,会把它看成是特征的载体,抑或是形式和质料的结合,他们在顺应世界。儿童看待事物,却是感官上感觉到的东西,他们将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自然物“强行”一致。成人大概是更本质、更抽象,却被动地在看;儿童总是善于将成人隐秘的第二存在着的内心世界活成现存的现象世界。更为简单地说,儿童的现象世界是“移情”的内心世界。他们是现象世界里持续性地葆有“诗性逻辑”的性情中人。
儿童是未来的成人,而成人也是曾经的儿童,这使成人与儿童自然地拥有了对话的可能。然而儿童有着自足的世界,他们观照世界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想与儿童达成真正的沟通,就必须尊重和了解儿童思维逻辑的特点,以平等和开放的姿态与儿童对话。只有在对话的语境里,儿童的诗意和本能才有可能获得充分的空间去发展,儿童的内在的完整的心灵世界才有可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去生长。
G623
B
1005-6009(2017)34-0068-02
王倩,南京市银城小学(南京,210036)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