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代学校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7-03-24陈大向
陈大向
核心素养时代学校转型升级的思考
陈大向
质量提升、素养导向是当前学校转型升级的方向。学校办学的价值立场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学校的课程设置是转型升级的重点,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需要建立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可选择性。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学校转型升级的基础,要突出自主学习,超越“双基”,走向素养。
核心素养;学校转型;课程设置;课堂变革
质量提升、素养导向是当前学校转型升级的方向。因此,笔者认为学校转型升级应从人出发,为了人的核心素养,关注人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从而使人们能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校长的价值便是追求和实践“素养取向”的学校转型升级。
一、价值追求:“素养取向”转型的关键
多年来,普通高中一直以追求升学率为自己的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价值的内涵体现教育返朴归真的思想,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更应成为学校转型升级的根本。
2008年,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确立了“差异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思想和“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身心健康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当时追求的境界:一是承认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差异,不搞“一刀切”,允许“不一样”,促进多元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形成鲜明的个性;二是承认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有差异,不搞“齐步走”,允许“不整齐”,实行异步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获得大的进步。从本质上说,就是从学生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积极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要求我们要用“素养取向”来进一步审视校本价值,找到自己的句子,诠释价值内涵,完善价值理念。为此,我们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师生从“差异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这一办学思想出发提炼校本教育理念——“尊重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尊重差异”确立差异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提供选择”彰显差异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开发潜能”展示差异教育“自我唤醒”的实现路径,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课程选择权,让每一位学生在选择中尝试、思索;“多元发展”构建差异教育“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模式,从差异出发关注每个学生差异性的智能构成,为学生可能的发展方向提供有效帮助。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运用最为擅长的方式学习,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提供能建立自我价值感的多元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精彩,在合格的基础上实现富有个性特点的、多元的、主动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素养取向”转型的重点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各学段、各学科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素养目标,为各学科在课程目标、内容和学习机会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目标依据,也为跨学科学习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校长应引导师生根据时代与实践的需要,对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丰富和完善,找到与课程目标的对接点,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基于此,当下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调整课程结构,由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转型升级为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
新课改后,一些校长在课程上不断做加法,导致学校课程不断膨胀。一些学校偏离国家课程标准和儿童成长需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开发数百门乃至上千门光怪陆离的所谓的 “校本课程”。用“核心素养”来审视学校教育,学校应回到育人原点——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上来,课程应满足人的“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这便要求学校在转型升级时要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以满足人的核心素养要求。最近,我校努力探究分层选班和分类选课制度,促进教育从“统一模式”走向“选择模式”,为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寻找路径。
实行分层选班制度,由同一水平的课程转型为多层次的可选择课程。差异教育不是给“学霸”吃“偏饭”,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学校首先要保证让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做到课堂教学“每个都教好”。基于此,我们将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按成绩高低分别设置A、B、C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人生目标等,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层次。各层次学习目标和学习形式因层设定,学生分学科走班学习:A层次要求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夯实基础,培养学科兴趣,学生“认真听讲”;B层次要求熟练掌握双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实行“小组学习”;C层次要求大量拓展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自我超越能力,“我的课堂我做主”。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制管理,学生的日常活动、文体活动、自主学习等在行政班内进行,由行政班主任管理;学科教学时学生离开行政班,带着学习用品到相关教学班上课,由教学班导师管理。分层选班顺应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存在的现实差异,为学生搭建了适合的平台,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跑道”上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成长。
实行分类选课制度,由单一应试的课程转型为“多样化”的可选择课程。学校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出发设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强项,发展自己的优势。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具体操作时,我们实行了分类选课制度。比如外语,以级部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统一外语课教学时间,每个级部都开设英语、日语、韩语课程,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人生志趣选择修习课程。再如体育大课堂,以级部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统一体育活动时间,每个级部都开设篮球、足球、网球、游泳等课程,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运动的类型。
三、课堂变革:“素养取向”转型的基础
当下的高中课堂教学主要是 “讲授式”,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应试能力。核心素养是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复杂交往能力为核心的高层次能力与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的融合,培育核心素养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让知识的生成过程变成教学与学习。在这转型期,校长不只是理念的倡导者,更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教师一起变革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最近,学校针对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按照差异教育思想,探究教学转型,从“以教定学”转型为“以学定教”,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型为“以能力为中心”,从“教教材”转型为“用教材教”,从“知识传授”升级为“思维训练”。基于此,我们建构了“学议练悟”四步教学法。
“学议练悟”四步教学法追求的境界:“学”是“学生自学”,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和核心问题(典型例题),独立地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学习材料。此环节要求教师承认和善待学生差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和体验自主感。“议”是“交流讨论”,全班或分小组交流自学成果,教师评点,师生互动。有争议的问题展开小组或全班讨论,教师讲解、析疑、释疑。“练”是“变式训练”,抓住思维训练的主线,恰当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悟”是“反思感悟”,学生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紧扣目标,反思思维障碍点,归纳解题规律,总结学习的得与失。
G420
B
1005-6009(2017)34-0012-02
陈大向,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四川广元,628000)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