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一体德育课程引领学生成长
——基于学生积极同伴关系的构建

2017-03-24周化光

江苏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同伴德育学校

周化光

“家校社”一体德育课程引领学生成长
——基于学生积极同伴关系的构建

周化光

学生积极同伴关系的构建是以充分的相互认同为基础,这种认同体现了同伴间互信、互爱以及共同的爱好和相互尊重。健全的人格是建立这种认同的前提。健全人格的培养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是学校在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德育资源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具有学校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积极同伴关系;人格;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元文化时代又是一个极容易被操纵、被引诱的时代,处于这个时代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个体意识和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然而,在社会、家庭对教育高期望值的影响下,学生也承受着较大的来自学业等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些影响的外显形式多样,集中表现在厌学、同伴交往障碍、孤僻、烦躁甚至校园暴力等。这些不良现象都基于一个共同的矛盾焦点:积极同伴关系的缺失。

积极同伴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因为有了积极的同伴关系,学生才会对学校有较强的归属感,对教师和同学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较好的协作关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树立更强的信心。校园积极同伴关系的构建对学生人生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现在各级教育部门已经关注到了此类问题,明确把制止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作为教育工作重点之一,不断采取各类政策等措施加以强化。

一、影响学生积极同伴关系构建的心理因素分析

积极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相互协作并能促进彼此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或者指同龄人之间、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人际关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爱及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青少年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同伴之间通过交往增进感情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皮亚杰认为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有较大的作用。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

当前导致学生积极同伴关系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从心理因素方面分析主要是由心智模式的偏执性、不完善性和两重性引起的。在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学生本能地强化了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难以客观、公正地观察和思考,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利益的存在。心智模式的不完善性和两重性又会造成学生在交往中对同伴产生偏见及善变,缺乏交往的稳定性。产生这些因素的根源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与子女间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等都会给学生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社会环境也是产生这些因素的重要方面。从哲学范畴来说,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学生的成长、发展受社会的发展、变化的影响。现代大德育的核心问题是德育社会化,德育社会化也是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德育概念也更为丰富和广阔,推动了德育活动更加趋于本真和深邃,重视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当前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学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并存。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影响学生积极同伴关系因素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主导影响因素中,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责任尤其重大,应该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建设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校在德育课程建设中充分调动三者资源,最大程度上体现德育课程的全面性和包容性,立足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全方位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二、“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是构建学生积极同伴关系的基础

“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建的一种基于生活观的、以“终身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它通过生活滋养、文化浸润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和实践中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互动为主要特征,父母作为教育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标,采取一定的活动方式教育和影响孩子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础。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或组织等对青少年和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广泛,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加全面。“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积极的同伴关系应该建立在社会共享的积极价值观基础上。“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建立在“人具有社会性这一本质属性”论断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人的社会性特征。它充分关注德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肯定和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求,促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

积极的同伴关系也应该建立在责任共担的基础上。敢于担责是学生良好品质的表现。这种责任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就德育课程而言,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结合学校特点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回报社会的机会,承担公民应有的责任。学校在社会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把品德教育与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开设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包括学农活动、水资源调查、走访历史文化名人和纪念馆、参加红十字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并合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体验了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懂得如何用知识去美化世界。

学校是学生心理发展实现的场所,学校的环境与气氛决定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学校要有正确的育人观,用正确的发展和成才理念引导社会。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环境,为学生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以开放、宽松、积极的心态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把积极的同伴关系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建设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因素。在构建积极同伴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分析并接纳学生行为背后的合理因素,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也是教师群体,尤其是班主任群体参与、感悟与学习的过程,学校通过成立班主任工作室,搭建班主任队伍学习平台,进一步发掘更多的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使德育课程有更广泛的基础,体现了全员德育的理念。

三、“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建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格发展。人格教育是指由学校发起的,通过影响年轻人的行为,帮助年轻人建立与他人和社会间具有伦理意义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形成对道德和价值观正确理解的教育项目。这些教育项目可以直接导致良好行为的、非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人格培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心灵的引领作用。人格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不仅仅发生在校园,也包括未来人生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

当代人格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年轻人的积极行为,减少或消除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性行为,培养对人类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促进符合健全的伦理原则的有道德性的自制行为。关爱他人是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学生建立积极同伴关系的前提。

关爱品质的培养受家庭教育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前提和基础。家长重视良好家风的树立,有正确的成长观和成才观,重视孩子品质培养。学校开设的“树人好家长学堂”和“百家课堂”已经成为常规的德育课程,从组织到实施以及后期的材料整理,有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特征,在学校文化内涵发展方面和对学生品质全面培养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这种课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定期邀请家长或在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研究水平的专家们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切身体验学校教育的同时,感受孩子成长,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长与子女、家长与学校的关系。这些家长课堂形式多样,既有家长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展,也有人文修养和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培训等,涉及面广,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地促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学生长期在这样融洽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更容易建立和谐稳定的同伴关系。

四、“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通过对德育人文精神的诠释,“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现以学习为核心,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的特征,有较强的实践参与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同伴彼此相互存在的价值。德育活动是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主动性的途径,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文化的展现方式。没有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文化认知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建设倡导价值澄清,让学生主动参与价值评估过程,选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确定自己在价值观问题上的立场,形成尊重和责任两种基本的道德价值观。

学校在德育课程社会化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德育课程体系体现了“关爱、责任、创造”的教育价值追求。德育课程以“规范约束,意义引领”为核心,以“激扬生命”为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关爱、责任、创造品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促进积极同伴关系构建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公民素养、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意志教育、理想教育、跨文化理解等六大德育课程体系。其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别开设了初一年级的军训、学农,初二年级的青春仪式、水资源调查和初三年级的拓展训练等课程,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走进社会亲身实践的机会。

佐藤学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指出:学习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和实现自我修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也是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实践。德育是一个最具有文化特性的事业,无论是德育目标的确立,还是德育过程、方法的选择,都无法脱离文化价值的存在。德育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规范相统一。“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课程正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人格,建立更加积极的同伴关系,为学生全面发展设定了一个相对普遍的价值坐标。

G423.04

B

1005-6009(2017)34-0049-03

周化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副校长,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同伴德育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寻找失散的同伴
学校推介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