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背后的“童子功”
2017-03-24
专家点评
“高大上”背后的“童子功”
徐 明
童子功;思想功夫;建构功夫;落实功夫
国庆长假后,到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调研。一进校门,就被电子屏幕上展示的荣誉吸引了,该校已成为江苏省STEM教育实验学校,其中,基于“STEM+”理念的“阳光小创客”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厅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同时,蔡艳校长还介绍了他们学校的一个全新实验:探索运用创客学习方式,努力建构适应校情、生情的小学生书法课程。蔡艳是个做事很投入、很注重学习钻研的人,曾经在另一所学校,和老师们一起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将儿童书法教育做得风生水起,办学质量也有了长足进步。而在她刚刚履新的江科大附小,坦率地说,书法教育的基础与资源并不算太丰厚。在这样的学校建构小学生书法课程,还搭上现在炙手可热的“STEM+”创客学习,这种“跨界混搭”未免过于新潮,某种程度上还会给人一种虽然“高大上”却“难落地”的担心。但是,蔡艳坚持认为,书法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只是为了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做项目以“夺人眼球”,而是为了将小学生书法教育引向深入,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和校长交谈的逐渐深入,在研读学校课程方案、参与课堂教学,特别是与课程团队老师热烈探讨过以后,原来的质疑化为了欣慰,甚至有些让我感动。原来蔡艳和她的团队在“高大上”的创客学习的背后,正在做着的,是实实在在的课程探索的“童子功”。
“新潮”背后的“思想功夫”。江科大附小基于创客学习的小学生书法课程的建设,其实回答了两个重要的课程思想:一是创客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落地小学教育,特别是如何渗透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必须找到既为学生喜闻乐见,又是学生成长必需的有效载体,而书法教育正是一个特别有意义也有意思的选择。这不仅是因为国家已经将书法教育正式纳入小学课程,更是因为小小的书法课程,其实内含着培养现代化的“中国人”这样一个宏大命题。二是小学生书法课程,到底是一门写字之“技”,还是一种成长之“道”。书法,首先当然是一门关于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技术或艺术,但是其中更隐含审美、个性、规范的文化特质,直接关联着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之“道”。换言之,如何结合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掘书法教育中的素养,就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和必须付诸的行动。因此,江科大附小的这种“跨界混搭”,确实体现了较为深远的思想价值和较高的课程定位。
“愿景”背后的“建构功夫”。有了课程的价值观,就有了共同的愿景和追求,接下来关键的是如何建构一个基于校情符合学情、融合资源又可操作的“适合”的课程。“STEM+”小学生书法课程的建构,凸显了四个方面的可贵之处:第一,它突出了课程建构的儿童本位。一门要生长在小学的课程,建构的却是有着五千年丰厚文化底蕴的书法文化,如果不从孩子的角度选择内容、制定目标、确定形式,这样的课程永远不能真正走近孩子。第二,它突出了“法”“技”“道”交融的课程追求。庄子云:“技进乎道。”书法有“法”,书法含蕴着中国文化精髓的“道”,但这种“道”是通过不断提升“技”而不断体悟深化的,“技”进才能“道”达,“道”明才能“技”精。书法的内在特质要求书法必然是一门要研磨要修炼的艺术。第三,课程突出了习惯养成的课程基础。良好正确的书法习惯对日后“技进乎道”也至关重要。“STEM+”小学生书法童子功课程细分了课程内容,将国家课程未具体化的书法习惯和书法技能进行课程化的开发,建设成有目标、有层次、有序列、有评价的“功”课程,采用童趣的形式,引导不同阶段的孩子在“好玩”的过程中修炼,进而感悟体会,真正找到了儿童学习书法的关键。第四,它突出了创客学习的创新性实践。创客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制造”的过程,这种制造未必都是创新,但指向“实用”,指向学生的“需求”。“STEM+”小学生书法童子功课程中项目化、主题化的创客实践活动,是基于问题,基于兴趣的一种可选择的跨学科学习,在本质层面是一种操作的学习,其核心是知、行、思、创各类素养能力发展的统一。翻阅学生完成的探究报告发现,这种新型的学习范式嫁接到内涵丰富的书法课程上,不是“拉郎配”而是“完美组合”,它为突发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平台,丰厚又含有哲理的书法文化让那些“强烈的问题,敏锐的发现,丰富的想象,适切的操作,精确的表达,自然的合作,有机的迁移”都有了发生的可能。
“行动”背后的“落实功夫”。课程的建构再完美不去落实也只是“海市蜃楼”。在这次的调研中得知,学校改变管理职能,建立了课程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建立STEM项目中心,建立与绩效工资联系的课程评审奖励制度,从组织制度和管理上保证了课程的发展。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今天调研参与的8个项目组分组研究,已经是这学期第四次,每一次都是有主题有重点,每个研究组都建立了研究课题和课程开发的目标,项目组成员各抒己见,研究气氛浓烈。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阳光“STEM+”教师成长档案,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团队的课程开发力和课程引导力。结合课程框架,针对书法课程,制定了校本化的书法课程指导纲要,制定了实验年级的评价体系。进行书法课的专项集体备课,设置课堂观测表,研究课堂的问题。学校开设了创客学习下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进行课程化的构造,一份份研究报告见证着师生探究的快乐、成长的足迹。此外,学校建设了书法专用教室,教室内为学生提供摆放书法工具的橱柜,为教师提供书法必备工具,从物质环境等各方面为课程落实提供了保障。
“高大上”的背后有着“思想的功夫”“建构的功夫”“落实的功夫”,而所有这些功夫就是着眼于学生当下、放眼于学生未来的“童子功”。这让我们有理由期待与坚信,伴随小学生书法童子功的不断“锤炼”,江科大附小校本化的书法课程必将越来越丰厚,学校也必将越来越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师生将在“高大上”背后的“童子功”中获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真实的成长。
J292.1
B
1005-6009(2017)85-0059-02
徐明,江苏省镇江市教师发展中心(212003)主任,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