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斑秃相关性研究

2017-03-24罗佳美

重庆医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毛囊病程淋巴细胞

罗佳美,刘 敏

(重庆三峡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404000)

·经验交流·

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斑秃相关性研究

罗佳美,刘 敏△

(重庆三峡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404000)

目的探讨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斑秃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2015年该院诊治的斑秃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10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采集斑秃患儿和健康儿童晨间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5-(OH)-D3水平。结果斑秃组25-(OH)-D3水平(13.91±6.6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3±9.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斑秃组患儿25-(OH)-D3水平S1高于S2(Plt;0.01),进展期低于静止期(Plt;0.01),病程小于或等于1年组低于大于1年组(Plt;0.01)。结论维生素D的缺乏与斑秃有明显相关性。

儿童;斑秃;25-(OH)-D3

斑秃亦称圆形脱发,以头部发生圆形或椭圆形、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的脱发,且无自觉症状。有关儿童斑秃研究报道较少,但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斑秃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既往研究结果显示与神经精神因素、家族史等密切相关。近年斑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钙磷吸收,对骨骼的健康和神经肌肉的功能有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其受体与毛囊的周期可能相关。本文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斑秃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2015年本院诊治的斑秃患儿128例,男71例,女57例;平均发病年龄(4.14±2.36)岁,男(4.98±3.16)岁,女(4.15±2.78)岁;病程小于或等于1年72例,gt;1~2年43例,gt;2~3年9例,gt;3~4年2例,2 例不明确,平均病程(1.2±2.1)年。0~3岁21例,脱发面积2.5%~18.0%;gt;3~7岁80例,脱发面积3.0%~26.0%;gt;7~12岁27例;脱发面积2.5%~28.0%。所有患儿均符合斑秃诊断标准[2],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脱发(雄激素减少、药物、各种外伤或疾病导致的瘫痕性脱发等)。近2个月内未使用钙剂、维生素D制剂及各种免疫调节剂。所有患儿均为轻型斑秃,脱发面积均小于50%。选择10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2个月内均未服用过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及各种免疫调节剂,男60例,女40例;年龄 3~7岁57例,gt;7~13岁43例,平均(4.76±3.01)岁,男(5.31±2.47)岁,女(4.09±2.45)岁。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方法

1.2.1斑秃的病情判断标准[3]根据 Olsen 的严重程度对斑秃评分(SALT评分)进行分级。S1:脱发面积0~25%;S2:脱发面积gt;25%~50%;S3:脱发面积gt;50%~75%;S4:脱发面积gt;75%~99%;S5:脱发面积100%。S1~S2为轻型斑秃,S3~S5为重型斑秃。

1.2.2判断病情 临床活动性参照张景政等的标准。进展期表现为拉发试验阳性,脱发斑不断扩大或仍有新的脱发斑出现;静止期表现为拉发试验阴性,观察1个月以上未见新的脱发斑。

1.2.325-(OH)-D3测定 对斑秃患儿和健康儿童采取晨间空腹静脉血3 mL抗凝,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再取上清液,采用德国罗氏2010 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Roche Elecsys 2010)及配套试剂,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3浓度。≤10 ng/L为维生素D 缺乏,gt;10~20 ng/L为维生素 D 不足,gt;20~30 ng/L为维生素 D 正常,gt;30 ng/L为维生素 D良好。

2 结 果

斑秃组25-(OH)-D3水平(13.91±6.6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3±9.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斑秃组患儿S1 95例,25-(OH)-D3水平(15.00±6.81)ng/L;S2 33例,25-(OH)-D3水平(10.75±5.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进展期53例,25-(OH)-D3水平(8.68±3.21)ng/L,静止期75例25-(OH)-D3水平(17.61±5.9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病程小于或等于1年组25-(OH)-D3水平(10.15±4.75)ng/L明显低于大于1年组(18.75±5.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 讨 论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的局限性斑状脱发。近年来,青少年、儿童斑秃患者逐渐增多,斑秃不仅有碍美观,更易造成患者心理障碍。儿童斑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近来多数学者认为,斑秃为遗传体质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5]。斑秃是以毛囊为靶器官,T 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生长期毛囊免疫赦免丧失,T 淋巴细胞介导的针对毛囊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在斑秃处的毛囊下部有T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6]。斑秃也与精神紧张、机体疲劳和遗传因素相关[7]。斑秃与Th1和Th2功能失衡密切相关。Th1是CD4+T淋巴细胞的一种,主要分泌IFN-γ、TNF-α和IL-2等,介导与细胞毒和局部炎症有关的免疫应答。Th1因子在斑秃皮损内活性增高,由CD4+T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通过诱导HLA-A、B、C及CD54在毛囊上皮细胞表达而促进CD8+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且CIM+T淋巴细胞通过细胞因子IL-2等介导CD8+细胞激活及细胞毒作用。分泌IL-10的Th2也是CD4+T淋巴细胞的一种,可抑制Th1免疫应答[8]。临床上常见到许多斑秃患儿,应用激素治疗有效,很快可以恢复头发生长,但一旦停用激素后头发又很快出现脱落,如果能够寻找出导致斑秃自身免疫的诱因非常重要。近年来,维生素D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其缺乏可参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多发性硬化、1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9-11]。

毛囊具有激素敏感性,维生素D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体内维持钙的平衡和正常免疫功能,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D的水平影响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如Graves病和银屑病[12]。维生素D抑制髓系细胞和Th1合成细胞因子,抑制抗原呈递细胞(APC)合成IL-12 mRNA,导致Th1介导调节免疫能力的降低[13]。斑秃作为一种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Th1和Th2功能失衡密切相关,所以同样受到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斑秃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病程小于1年患儿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病程大于1年,脱发面积越大的患儿25-(OH)-D3的水平越低,进展期患儿较静止期的25-(OH)-D3水平明显下降,提示25-(OH)-D3水平降低与疾病的病程及活动性密切相关。维生素D必须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VDR)在斑秃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活性与数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斑秃的发生和发展。VDR在角质细胞中的表达是维持正常毛发周期的必要条件,VDR与表皮分化数量及毛囊生长速度相关。国内蔡泽明等[14]的研究表明,斑秃患者毛囊的VD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本研究显示,斑秃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活性结构需通过与细胞核上的特异性VDR结合介导其活性,斑秃与VDR表达水平的关系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索。

[1]伊长英,范美丽,王玲.751例斑秃儿童血锌含量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3-4.

[2]章星琪.难治性斑秃的诊治经验[J].皮肤病与性病,2016,38(2):101-105.

[3]Oisen EA,Hordinsky MK,Price VH,et al.Aiopecia areata investigationai assessment guideiines-Part Ⅱ[J].J Am Acad Aermatoi,2004,51(3):440-447.

[4]Seetharam KA.Alopecia areata:an update[J].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13,79(5):563-575.

[5] Shah AA,Sinha AA.Oxidative stress and autoimmune skin disease[J].Eur J Dermatol,2013,23(1):5-13.

[6]王博,杨淑霞.自身免疫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临床皮肤杂志,2010,39(10):670-672.

[7]方晓,欧阳莹.斑秃治疗的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3):300-302.

[8]周静,杨勤萍,黄岚.斑秃毛囊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6):368-370.

[9]van Beiie TL,Gysemans C,Mathieu C.Vitamin D in autoim-mune,infectious and aiiergic diseases:a vitai piayer? [J].Best Pract Res Ciin Endocrinoi Metab,2011,25(4):617-632.

[10]Ritterhouse LL,Crowe SR,Niewoid TB,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autoimmune response in heaithy individuais and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upus erythe-matosus [J].Ann Rheum Dis,2011,70(9):1569-1574.

[11]Birmingham DJ,Hebert LA,Song H,et al.Evidence that abnormally large seasonal declines in vitamin D status may trigger SLE flare in non-African Americans [J].Lupus,2012,21(8):855-864.

[12]Ben-Zvi I,Aranow C,Mackay M,et al.The impact of vitamin D on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PLoS One,2010,5(2):e9193.

[13]杨守礼.维生素D研究的新趋势——维生素D免疫学[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1-6.

[14]蔡泽明,赵莹,章星滇,等.维生素D受体在斑秃皮损处毛囊的异常表达[J].广东医学,2011,32(10):1259-1262.

罗佳美(1976-),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保健研究。△

,E-mail:54818785@qq.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7.33.036

R729

B

1671-8348(2017)33-4717-02

2017-05-12

2017-08-10)

猜你喜欢

毛囊病程淋巴细胞
首个人工毛囊问世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辽宁绒山羊绒毛生长规律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