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作文教学“一课三学”模式初探

2017-03-24

江苏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三学笔者作文

程 锋

中职作文教学“一课三学”模式初探

程 锋

作文教学“一课三学”模式把作文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教”行之有效,让“学”真正发生,使作文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文教学;一课三学;自主学习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作文网络教学公开课,执教者打破了“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评讲”的传统模式,首先在课前组织学生就话题展开社会调查,自主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完成一篇作文,上传到教师邮箱。然后在课堂上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互批平台,对作文进行交流展示、互动评改,小组分析讨论,提出问题与建议,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长处与不足,习得写作方法与技巧。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填写自我评价表送交教师,并根据评讲要点进行修改,完成“二次作文”,让学习成为持续的、系统的过程。当时,这种不囿于课堂时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创造的作文教学模式,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如何,往往反映了其语文素养的高低。而仅仅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又怎能妄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绝不仅仅是作文课上的师生活动,上述课例的执教者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语文教师应当向其学习,在一节作文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全盘考虑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构建作文教学“一课三学”的新模式。

一、课前探究,披沙拣金

第一,生活实践,写作之源。作文实质上就是观察的产物,也就是生活的产物。作文教学如果离开了生活实践,缺少了观察体验,就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犹如一潭死水。自我实践可以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出游采风、观察体验、团队拓展,凡此种种,皆属此类。只有学生亲见、亲闻、亲历、亲行,才会有真切的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上述的作文公开课例,执教者就在课前有计划、有目标地引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自身体会、社会调查、搜集信息,自主感知、观察、分析、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为接下来的课堂授课环节做好准备。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用心感受体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练就一双慧眼,他们必将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现无穷无尽的美,披沙拣金。

第二,广泛阅读,写作之根。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也离不开阅读。学生在练习写作时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很多是从阅读、模仿范文开始的。当然,阅读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还在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宜给学生提供广泛阅读的条件,合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览,还要留出专门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订阅各类报刊,让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此外,“网上阅读”在学生中颇受欢迎。笔者在所教班级的网络群里会时不时地推荐经典名著或美文,学生也会向我推荐他们觉得值得一读的好书、好文。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阅读,这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第三,素材积累,写作之本。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写出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而素材是作文的关键,收集大量素材,做好知识储备,在写作上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好的素材来源于长期的积累,所以教师要在平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素材还可以是非实体的、只是作者的感情和思想的积累。譬如,笔者曾经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感悟亲情”的话题作文。我们每个人就生活在亲情之中,以亲情为话题训练写作应该不是难题,相关素材应该信手拈来。但从某种角度上说,亲情又是抽象的,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写来往往只是泛泛而谈,缺少感人的细节。这其中便是少了一味最重要的药引——感情。于是笔者布置学生回家去完成特殊的作业:回家看看父母的手和眼睛,和自己的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给父母烧顿饭,洗个脚,说声“我爱你”,仔细看他们的反应;听父母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等等。这样,在学生再次写作时,很容易动情,有人甚至是流着泪完成的,写出的作文也让读者感动。

二、课堂训练,学以致用

作文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笔者以为,教师应是授人以渔,在课前的社会实践、广泛阅读、素材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习得并运用合理的写作技巧,学会表达、创作,主动成文。至于写作方法的指导,上述课例另辟蹊径,给作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借鉴:一是“放开手”,让学生自行完成一次作文,自由发挥;二是“领着走”,让学生互评、互批各自的作文,习得方法。

整节课执教者与学生都是在平等对话,而非站在传统的“俯瞰”学生的教师视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评价者。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导航者,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把“想”的时间、“说”的机会、“学”的权利、“写”的自由都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及技巧,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师教授了方法,学生习得了技巧,貌似可以结束了,但上面这个课例告诉我们:不!

三、课后延伸,思者常新

课堂教学结束了,但学习仍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作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对学生的写作过程产生影响。此时的学生正值写作热情被点燃、写作灵感被唤醒、写作思维被激活之时,正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好时机。就上述作文公开课而言,课后要求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完成“二次作文”的方法很好。但笔者认为,还可以有其他更多形式,如将学生作品汇编成集、分享习作成果,鼓励学生笔耕不辍、润色投稿、尝试参赛等。

笔者曾经在所教班级进行过类似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写作、二次写作(有人甚至是三次写作)后,将学生佳作汇编成集,每篇作文后附上师生共评,然后交付印刷。当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作文集发到一双双激动的手中时,学生晶亮的眼中满溢的喜悦与自豪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自然地,学生们自发创作的动力也更足了。我还告诉学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以发表、获奖为目的的作文不算好作文。”看到我向他们展示的以前学生报刊发表、大赛获奖的作文后,学生内心的写作火花倏地就被点燃,于是他们也铆足了劲,认真写作,力争发表、获奖。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模式上求创新,在指导学法上下功夫,终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写作带给学生的快乐与成就感,则会使学生更主动地学、更有信心地写,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G712

A

1005-6009(2017)36-0043-02

程锋,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200)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三学笔者作文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Responses of Irrigated Winter Wheat Yield in North China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