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实践

2017-07-01王云清

江苏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零件图刀架数控车床

王云清 袁 洁

“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实践

王云清1袁 洁2

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备机械制图知识和AutoCAD绘图技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尤为重要和迫切。而目前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是将两门课程单独讲授的,影响了教学效率,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此,从思路、内容、实践、反思四个方面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进行了探究。

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实践路径

“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是机械、机电和数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现代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熟练掌握并利用机械制图知识和Auto-CAD绘图技术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与此同时,现在绝大部分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已经逐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要求技术图样都在计算机上完成,传统的手工绘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有关系的课程进行单独讲授,这会造成重复教学,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教学效率降低。为此,我们通过“机械制图及AutoCAD综合性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思路

本课题组织了多名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学科教学有精深研究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对江苏省常州市特别是溧阳地区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聘请了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遵循系统性、发展性、实用性整合原则,按照“专题调研—编写初稿—专题研讨—专家审定—组织实施—修订完善”的流程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独立的课程整合成“机械制图及AutoCAD”,建成了完整的教学资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聘请企业生产专家和技术设计人员参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引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真实使用的具体实物。

本课题在调研现状、专项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其课程内容由数控车床刀架制造实例引入,按照“任务书”“任务描述”“知识链接”“任务实施”“拓展知识”“拓展训练”“任务评价”几个部分递进完成。采用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按照2012年发布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最新国家标准,将机械制图与CAD技能和知识点融入任务之中,在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课题和二十八个任务,再细化为多个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每个任务从典型零件着手,选择实际的数控车床刀架作为载体,通过认识该刀架的零件以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供学习者在实践中掌握机械制图中的国家标准,提高CAD绘图技能和识图能力。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内容

本课题以数控车床刀架作为载体,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知识运用的能力,基本内容包括6个教学主题:平面图形的抄绘、组合体视图的识读与绘制、机件图样表示法的识读与绘制、常用件与标准件表达法的识读与绘制、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课程内容针对零部件绘图设计过程、知识的连贯性与深浅程度依次设计,安排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专业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体内容及其结构特征可以通过树形结构进行表达,如图1所示。

图1“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总体内容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调整“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以数控车床刀架为中心,围绕各个任务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工作任务,即读懂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图与装配图,能够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图与装配图。注重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模型、实物、工程图纸、PPT、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建立立体概念,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制造的实际工程中,使学生不仅会读图,还能够熟练地绘制常见零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技能,达到课程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目标紧密结合的目的。

(二)优化“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考核方式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借助教学资源平台,采用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分析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解决学生反馈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水平,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够用、实用”的目标

充分考虑实际工作对于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要求,以看懂图形为基本要求,以绘制图形为能力要求,降低了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计算机实际绘图的能力,作品的完成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实现了课程教学“够用、实用”的目标。

四、“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反思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动态性”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全面贯彻2012年发布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最新国家标准,有效处理新旧标准过渡,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并存、兼容的关系,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先进性。“Auto-CAD”贯彻最新“AutoCAD”国标,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制图领域中的运用。与此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坚持采取“实践—开发—反思—改进”的循环式开发模式,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不断满足企业技术更新后的岗位需求。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技术性”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三维零件图就能直接生产出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领悟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内涵,充分发挥任务驱动的教学功能,用三维模型替代三面正投影图,以基本绘图和基本编辑为重点,在学习机械制图与AutoCAD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形的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实用性”

针对中高职教育的需求,“机械制图及AutoCAD”内容的编写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循序渐进,大量增加机床零件与部件等实例,突出应用,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特别是在拓展知识和训练方面,不仅考虑到中职学生的需求,而且也能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使研究的成果适用度更广。课程整合以学生为本,彰显出鲜明的应用性特色。

(四)“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智能性”

“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将内容进行整合,而且采用“机械制图”与“AutoCAD”同步教学方式,运用机床零件与部件等实例,突出应用,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还依据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建设了包括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的信息库。

G712

A

1005-6009(2017)36-0047-03

1.王云清,江苏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213300)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2.袁洁,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213300)团委书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零件图刀架数控车床
两例CA6140 刀架卡紧故障的解决方案
一种加工偏心零件数控车床
C730B车床PLC改造
“轴承的配合制选用”的教学心得
浅谈机修钳工实训中的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中装配图的识读
车床刀架快速移动电机是怎样控制刀架横向和纵向移动的?
CH5116C/1数控车床换刀故障剖析
绘制工程图纸时常见问题分析及研究
基于GSK988T的数控车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