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7-03-24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激励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卞春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日趋重视,要求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长需要,而激励教学策略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激励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鼓励和促进中掌握跳绳技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有效实现跳绳教学的目标。
一、激励教学策略概述
激励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动机进行激发,继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其可分为负激励和正激励,需要正确选用激励教学策略。通常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策略时,其具有如下优势:①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通常小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以平和的态度面对教师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证体育跳绳教学氛围的和谐与良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当然教师在跳绳教学中采用激励教学策略时,可借助互动与游戏等方式加以实施,进而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跳绳的乐趣,增强教学效果[1]。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活动中采用激励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激励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强化自身的探究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有效掌握跳绳技巧,继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跳绳示范,向学生讲解单人跳的要求与技巧,然后要求学生自我练习,对有冲劲的学生进行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其更好地掌握跳绳技巧。③增强跳绳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教学策略时,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跳绳活动中,达到平衡能力提高和身体素质锻炼的目的。而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点,通过激励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达到激励,感受学习的乐趣,继而在跳绳活动中创新跳绳的花样,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激励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运用
(一)目标激励策略的运用
教师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策略时,需要恰当设置教学目标,如教师开展三人跳活动时,如果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跳绳技巧,这时教师可以设置“传授花式跳绳技巧”的目标,继而掌握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保证教学的质量与进度。另外,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内容往往属于较高的目标,会使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将其划分为若干小目标,并通过适当的鼓励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有效完成目标任务。以“30s跳绳”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目标,将其分为2~3个阶段完成,让学生逐步分阶段完成目标任务,获得学习的成功。
(二)竞争激励策略的运用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好胜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跳绳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恰当运动激励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2]。以“跳短绳”为例,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跳短绳比赛,通过多轮比赛后推选出优秀的成员参与班级比赛,最终荣誉属于每一小组。当然教师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适当组织对抗赛与友谊赛等,创设活跃积极的竞争环境,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掌握跳绳技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学生在创设的竞争环境中进行学习,往往会具有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意愿,活跃与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确保跳绳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言语激励策略的运用
教师的言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恰当的言语激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开展跳绳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内容,采用适当的言语激励,提高教学效果[3]。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跳绳时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绳子打到自己而不愿参与其中,这时教师可以用期待的言语激励他们:你是绳子的主人,可以自由掌控它,老师相信你可以掌握跳绳技巧;或者是在学生练习跳绳的过程中,教师用“你的动作很好”“你的绳子甩得真棒”等语言来激励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跳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激励教学策略应用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和言语激励等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以及文学艺术修养,对激励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努力学习,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精彩性和生动性,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李乐鹏,崔鹏鹤. 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8)
【2】邓湘琪.小学跳绳教学中激励性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