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文字体确定技巧

2017-03-24□舒

老年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指事印文书体

□舒 艺

印文字体确定技巧

□舒 艺

篆刻内容确定以后,便是根据内容选择字体。这里包括字形和书体两个方面的含义。古人说“不通文义不可刻,不深篆学不可刻”,就是针对篆刻字形和书体的选用而言的。字各异形,只有通过考证字义才能求得;篆有定法,只有通过对各种书体的学习才能使之相配。

1.考证字义,求得字形

汉字,是以抽象的符号形式和笔画结构来表现语言的。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概括了文字成形的基本方式。因为象形、指事毕竟有限,所以,在文字中存在着的大部分,是以形加形,或形加声合成的会意字、形声字,以及义同形异,或形同义异的转注字、假借字。在文字使用的漫长岁月中,由于书体的演变和使用的需要,不少文字的形体和含义发生了变化和转移:有的字由繁变简,如“学习”的“习(習)”字。有的字则由简变繁。除此,有的字在今天的楷书中是一个字形,但在篆书中,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时,写法就不相同:如“里”字,用作“里外”的“里”时,篆作“裹”,用作量词“千里、万里”的“里”时,篆作“里”。

因此,我们在确定印文每个字的字形时,一定要经过对篆书工具书仔细、认真地查考,从字的含义上,弄懂每个字的字形,不能自以为是地想当然。如果字形错误,原先确定的印文内容,就会变得文理不通。

查阅字形的工具书,可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基础,该书说文部首凡五百四十文。还有一部清代段玉裁著的《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说文》),在对文字的解释上,比《许氏说文》资料更多且准确,但篆字不如《说文解字》优美。只有字形查考无误,才能保证内容准确,不被误解。

2.书体配合,全局统一

借助《说文解字》,查检到篆字字形之后,并不等于拘泥于《说文》,把《说文》上的字形依样画葫芦地照搬进印章,而是应根据《说文》的字形,善于运用各种篆书书体,把文字有机地组合在印章的方寸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配篆”。

篆书,主要分为两大类:大篆、小篆。诸多的书体,都是可用于印章印文的源泉。但是,无论采用哪个朝代、哪种书体入印,都必须遵守一个宗旨:一方印内所选的书体风格要相统一,“务定时代,务合体式”。从秦则秦,从汉则汉;仿玉(玉印)则察玉性,仿铜(铜印)则会铜理。不能“秦篆杂汉唐”“混杂其文”。也就是说,古文、大小篆及彝鼎文不能同时杂凑在一方印文内,否则的话,犹如狐裘续羔、缁衣补缟,只能贻笑大方。

传世的古玺印,尽管风格和种类繁多,但就具体每方印来说,都“各有其体”,是一个独立单位,又体现了一种完整的艺术风貌,而不是大杂烩。我们在观赏前人或当代篆刻家的篆刻作品时,常常可以在边款上看到“拟汉印法”或“取xx碑意”的文字,实际上也说明了“全局统一”的问题。

一般说来,刻姓名印章,宜取比较规整、庄重的书体,如汉摹印篆或古玺文字。如果在姓名印中加“之玺”,就应用比较古远的书体,如古玺文字。当然,能否做到“全局统一”,取决于我们对各种书体特征的研习和掌握程度。

猜你喜欢

指事印文书体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画说汉字——百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