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多维贫困对其城镇定居的影响研究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
2017-03-24李宝仪
李宝仪,李 萌,杨 龙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农民的多维贫困对其城镇定居的影响研究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
李宝仪1,李 萌2,杨 龙1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城镇化和去房地产库存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农民城镇定居和购房意愿是能否实现城镇化战略和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出发,基于CGSS2010数据,研究了收入、教育、健康等贫困维度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定居偏好、购房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购房意愿均相对较低,经济条件是购房意愿的最大制约因素。收入、教育、健康等维度的贫困均对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购房意愿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小城镇,收入贫困者不愿意选择地级市和省城,教育贫困者不愿意选择地级市、县城、省城、直辖市,健康贫困者不愿选择地级市,但更愿意选择直辖市。改善农民的贫困现状,增加农民进城定居意愿,要将农业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将农村基础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相结合,改进贫困地区医疗水平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多维贫困;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偏好
一、 引言
城镇化和去房地产库存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特征,表现之一是房地产库存较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房地产库存待售面积近7.19亿平方米,较2014年增加近1亿平方米。鼓励农民进城,大力促进城镇化被认为是解决库存的手段之一。为此,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政策。农民的定居意愿、定居偏好、购房意愿是能否实现城镇化战略和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深化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
学界在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偏好和购房意愿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分析上,现有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农民的总体城镇定居意愿并不高,[1, 2]而另一类研究则认为农民有较高的城镇定居意愿。[3]一些研究更加深入地分析了农民城镇定居的偏好。部分研究发现小城镇、县城(县级市)是农民城镇定居的首选层级。[1, 4, 5]59而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偏好。[6]在农民的城镇购房意愿方面,现有研究结果总体上显示农民城镇购房的意愿并不高。基于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浙江省和重庆市五地246 户农户调研数据的研究发现,仅有14. 2%农户有购房意愿。[7]另外利用江西省34县区102个行政村的952份调查样本的研究发现,有购房意愿(包括已经购房)的比率仅为22%。[8]而基于北京、天津和武汉3 地357 份调查数据的研究也表明,农民工的城市购房意愿不高。[9]
在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城镇定居偏好、城镇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上,学界主要从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论述。人力资本方面主要研究年龄、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非农工作经历等特征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定居偏好、购房意愿的影响,[9, 10]19年轻、受教育年限较长、身体健康、有非农就业经历的农民更愿意到城镇定居或者购房;家庭资本方面主要研究家庭人均收入、住房面积、家庭自然资本等因素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购房意愿的影响。[8]35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年收入对农民的城乡迁移意愿、城镇购房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制度方面主要从制度文化,如户籍制度、住房政策、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展开。[11, 12]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城镇定居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富,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研究多关注农民城镇定居问题中某一方面的研究,如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定居偏好等,而对农民城镇定居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较少。其次,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上,较少从多维贫困的角度,研究收入、教育、健康等方面能力的缺失对农民的城镇定居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利用“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下文简称CGSS2010)数据,基于多维贫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的视角,提出相关假设,使用二元Logistic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定居偏好、购房意愿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多维贫困理论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紧密相关。森延伸了贫困的定义,即“贫困—基本需要被剥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贫困意味着福祉的被剥夺,基本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贫困的原因在于人的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13, 14]。因此,森认为不能仅仅以收入低下识别或定义贫困,但不否定低收入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低收入可以是一个人可行能力剥夺的重要原因。贫困应该既包括收入低下,同时也包含各种影响人的可行能力的其它因素。衡量贫困的标准也应该超越收入这一维度,从多个维度进行定义与识别。[15]在多维贫困维度选择上,Caizhen Lu在其关于中国贫困的著作中选择了人口学、人类发展、资产、就业、公共设施和服务、消费、参与等七个贫困维度。[16]Alkire 和Foster在研究多维贫困的测量与方法中,选取了收入贫困、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Self-reported Health)、健康保险、受教育年限四个贫困维度。[17]国内学者在近期相关研究中主要选取了收入、教育、健康、健康保险、资产、生活设施及其水平、公共服务等维度。[15, 18, 19]6结合已有研究以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收入、教育、健康三个方面来反映农民的贫困状态,并以此研究农民的多维贫困如何影响其城镇定居的意愿。
第一,收入贫困的界定。收入贫困的衡量标准为是否在收入贫困线之下。[17]479我国的农村贫困线为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2010年不变价)。这一贫困标准的制定是考虑了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要并兼顾部分发展需要[20, 21],如果低于此标准,则表明了个体衣食住等方面并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谈及到城镇定居或购房。此外,研究发现越高的家庭年收入对农民的城乡迁移意愿、城镇购房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 9, 22]43, 21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收入贫困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购房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二,教育贫困的界定。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17, 18]479, 17,本文将教育贫困定义为受教育年限低于或等于6年。在我国,个人受教育年限低于或等于6年意味着仅接受过小学或以下的教育。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代表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那么个人在城镇人力市场的竞争力则相对较低,这将直接影响其在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没有大学或以上的学习经历很大可能没有到城镇生活的经历,其城镇定居意愿或偏好相对较弱。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3],但也有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农民的城镇购房意愿影响较弱[7]49。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教育贫困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城镇购房意愿无显著相关关系。
第三,健康贫困的界定。已有研究中,健康贫困以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Self-reported Health)作为指标,衡量标准为健康状况的自我报告是否为“一般”或“差”。[15]7个体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较多,自我的报告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如果个体的自我健康报告为“差”,证明其身体状况一定程度上欠佳,给个体行动带来不方便,削减个体迁移城镇的偏好。此外,已有研究也发现,良好的健康状况会促进迁移行为的发生。[24]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健康贫困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购房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本文将分别研究农民的多维贫困对城镇定居意愿、城镇购房意愿及城镇定居偏好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文章将采用Logistic模型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由于城镇定居意愿与城镇购房意愿均为二分变量,结果只有愿意与不愿意两种,因此,将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的多维贫困对这两个变量的影响。而城镇定居偏好这一变量有“小城镇” “地级市”“县城/县级市”“省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5个选择,因此文章将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
(二)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CGSS2010年数据,它是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抽取了11783个样本进行调查。其中农业户口的样本数为6040,根据研究需要最终保留样本数为3008。本研究采用stata11软件进行数据的相关处理。
(三) 变量与测量
1.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农民城镇定居包括三个可观测变量,分别是城镇定居意愿、城镇定居偏好、城镇购房意愿。
通过询问被调查者“未来5 年,您是否计划到城镇定居”测量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被访者从“是、否、已经在城镇定居”三个答案进行选择,本研究在城镇定居意愿这个问题上只关注回答了“是”与“否”这两部分的样本。城镇定居偏好则根据问卷中“如果选择到城镇定居生活,您倾向于选择哪类城市?”这一问题来确定。按照提供的选择,将偏好分为“小城镇”、“地级市”、“县城/县级市”、“省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5类,分别赋值1、2、3、4、5。城镇购房意愿则利用问卷中“未来5年,您是否计划到城镇建房或者购房?”这一问题进行确定,同样在这个问题上本文只关注回答了“是”及“否”的样本。
2.自变量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CGSS2010数据的特点,本研究选取收入、教育、健康三个贫困维度作为核心自变量。
收入贫困根据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计算公式①得出结果,将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或等于2300元的样本定义为“非收入贫困”,赋值0;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则定义为“收入贫困”,赋值1,模型以“非收入贫困”为参照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在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计算中是以农村家庭人口规模作为常住人口,这是因为农村家庭中外出打工群体的收入通常会寄回家里。
教育贫困的测量中首先利用教育程度来衡量教育年限,计算标准为“没受过任何教育=0”、“小学或者私塾=6”、“初中=9”、“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或者技校=12”、“大专=15”、“本科=16”、“研究生及以上=19”。得出样本的教育年限后,将受教育年限低于或者等于6的定义为“教育贫困”,赋值1;受教育年限高于6年的定义为“非教育贫困”,赋值0,模型以“非教育贫困”为参照。
健康贫困是从询问受访者“您觉得您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中获得,受访者从“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很健康”中选择答案,将前两项定义为“健康贫困”,后面三项定义为“非健康贫困”,分别赋值为1和0,并以“非健康贫困”作为参照。
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研究中还纳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等作为控制变量。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并以女性为参照。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和其他两类,以未婚为参照。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通过询问“您目前是否参加了城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按回答分成“参加了”和“没有参加”两类,分别赋值1和0,以“没有参加”为参照。表1为上述各变量的统计结果。
四、 结果与分析
(一) 描述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相对较低,仅13.22%农民有意愿到城镇中定居。而农民城镇购房意愿总体上也不高,仅11.19%农民有意愿到城镇购房,88.81%的农民并没有这样的计划。从统计的数据来看,81.90%的农民是出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没有计划买房,由此可见,经济收入是限制农民进城买房的一大因素。从表2来看,农民的定居偏好主要集中于县城和小城镇,有35.55%的农民选择县城,还有31.46%的农民选择小城镇。
表3的结果显示,在收入、教育及健康三个贫困维度中不存在贫困维度、存在任意一维度贫困、存在任两维度贫困及存在三个维度贫困的农民,其具有城镇定居意愿的比重分别为23.61%、12.27%、5.77%和4.33%,而具有购房意愿的比重又分别为20.16%、11.09%、3.72%和3.61%,这表明随着农民贫困维度数的增加,其城镇定居意愿与购房意愿均下降。而收入贫困农民中,仅8.88%有城镇定居意愿和7.19%有城镇购房意愿,远低于非贫困农户的15.76%和13.53%。教育贫困和健康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均分别比非教育贫困和非健康贫困农民低。92.66%和94.02%的教育贫困农民并没有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而健康贫困农民中94.52%和95.85%并不打算到城镇定居和购房。由此可见,相对于非贫困者,收入贫困、教育贫困或健康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均较低,且农民越多维度处于贫困状况,其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更低。
(二) 农民的多维贫困对城镇定居意愿与购房意愿的影响
为了解农民多维贫困对其城镇定居意愿及购房意愿的影响情况,本研究建立了6个模型,前三者分别研究了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情况。而后者则研究以上三个贫困维度分别对农民城镇购房意愿的影响情况,详细回归结果见表4。
收入贫困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设1被证实。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收入贫困在模型1和模型4中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换言之,相对非收入贫困农户,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的状态会显著降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购房意愿。这与已有文献发现的农民家庭收入越高,其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也越高的结论是相一致的,说明家庭收入对农民的城镇定居有着重要的影响。不难理解,收入贫困农户的城镇迁移成本支付能力相对非收入贫困者必然较低,这导致他们缺乏能力承担未来在城镇生活的成本。加之,城镇房价居高不下,更是使收入贫困的农户对城镇的生活望而却步,大大降低他们进城定居与购房的意愿。
教育贫困与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及城镇购房意愿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4结果显示,教育贫困在模型2和模型5中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系数均为负,证明相对非教育贫困农民,教育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均较低。受教育年限是按教育程度计算,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越强,人才竞争力越高,更渴望到城市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并追求更高的收入。而教育贫困者只有小学的教育水平,处于劣势地位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机会出现也可能难以把握,因此,也就更不愿意到城市中定居或购房。
健康贫困对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均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设3被证实。表4的结果显示,健康贫困在模型3和模型6中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认为身体健康状况为“差”的农民有着较低的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这与假设2的猜想一致。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健康贫困意味着人力资本较低,在工作市场中的竞争力也相应较低,农民较难在城市中找到维持生计的工作,则其城镇定居意愿也必然较低。在城镇购房意味着将长期或短期在城镇生活,那么也必将面临上述问题。因此,健康贫困也同样使得农民的城镇购房意愿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变量性别除了在模型2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剩余的5个模型中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相对于女性农民,男性农民更愿意到城镇定居和购房。这一结果与梁志民[8]35等相关研究结果相反,这可能是由于其对象为农民工,且是研究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意愿。至于男性更愿意到城镇定居和购房的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可能是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更渴望到城镇中寻求发展机会,同时也更敢于在城镇中进行投资。
(三) 农民的多维贫困对城镇定居偏好的影响
为更深入地认识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农民城镇定居的偏好。多维贫困将如何影响农民的城镇定居偏好呢?基于上述分析和已有的研究[10]23,本研究使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城镇定居偏好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模型以小城镇(取值为1)为参照,分别估计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及健康贫困对农民城镇定居偏好的影响。
收入贫困对农民的城镇定居偏好有显著的影响。模型10和模型13中收入贫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与小城镇相比,收入贫因的农民更不愿意选择地级市和省城。对此的解释是,收入贫困会降低农民在县城和省城中的成本支付能力,而小城镇更贴近农村,生活质量相对农村较高而成本相对县城和省城又较低,因此农民更愿意选择小城镇。
教育贫困在模型8、11、14及16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均为负。可见,一定情况下,教育贫困者相比选择小城镇定居,更不愿意到地级市、县城、省城或直辖市定居。较低的教育投资必然带来较低的人力资本,这就意味着较低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这样在其他城市中也将难以获得维持生活的收入。
健康贫困对农民的城镇定居偏好有显著影响。健康贫困在模型12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而在模型18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相比小城镇,健康贫困的农民更不愿意到地级市定居,而更愿意到直辖市定居。一个可能的合理解释是,地级市的医疗技术水平与小城镇或者县城的差不多,而成本可能会较高,那么健康贫困农民就会更愿意选择小城镇或县城。而尽管直辖市的医疗成本较高,但是其医疗技术水平远高于小城镇,因此健康贫困农民就更愿意选择到直辖市定居。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研究了多维贫困对农民城镇定居的影响情况。从多维贫困理论出发,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了相关假设,并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了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对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定居偏好、购房意愿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相对较低,仅有13.22%的农民有意愿到城镇中定居。而农民城镇购房意愿总体上也不高,11.19%的农民有意愿到城镇购房,经济条件是农民城镇购房的最大制约因素。第二,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均对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购房意愿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自我健康报告为“差”、受教育年限6年及以下,其城镇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会较低。第三,相对小城镇,收入贫困者更不愿意选择地级市和省城,而教育贫困者则更不愿意选择地级市、县城、省城、直辖市,健康贫困者不愿选择地级市,但更愿意选择直辖市。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定居偏好、购房意愿均受到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推动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去除房地产库存,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农民的贫困现状,增加农民进城购房定居的机会。
第一,针对收入贫困,要将农业农村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一方面,利用相关惠农政策和扶贫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林果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持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并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带动贫困农民共同致富。另一方面,将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效衔接,保障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通过农民增收与保障基本生活,提高农民城镇定居意愿和能力。
第二,针对教育贫困,要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要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中小学教育学校布局,优先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接受基础教育。另外,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支持力度,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强化师资培训。针对农村地区劳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以此提高成年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第三,针对健康贫困,应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条件,缩小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此外,要特别关注农村污染问题,减少污染对农民健康的影响,降低因病致贫概率。
注释:
① 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计算公式:(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1]聂伟,王小璐.人力资本、家庭禀赋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基于CGSS2010数据库资料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马琳.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10县(区)40村的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3]周春芳.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调研世界,2012(8).
[4]陶树果,高向东,余运江.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和城镇化路径研究——基于CGSS 2010年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5).
[5]黄振华,万丹.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267个村4980位农民的调查[J].经济学家,2013(11).
[6]孙中伟.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J].人口研究,2015(5).
[7]胡建坤,苏强.农民进城买房行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
[8]梁志民,饶盼,杨国强.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9]程荫,韩笑,胡越.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2(10).
[10]彭长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迁居选择行为研究——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3).
[11]杜辉.新户籍制度背景下农业人口迁移意愿的调查与分析——来自河南省的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
[12]谭晓婷,张广胜.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3).
[13]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4]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王小林,Sabina 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09(12).
[16]Caizhen L.Poverty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Poverty Assessment,Routledge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 74[M].New York: Routledge,2012.
[17]Alkire S,Foster J.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1(8).
[18]杨龙,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与分解——基于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的农户数据[J].人口学刊,2015(2).
[19]方迎风.中国贫困的多维测度[J].当代经济科学,2012(4).
[20]王萍萍.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J].调研世界,2007(1).
[21]新华网.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详解2300元扶贫标准[EB/OL].(2011年12月02日) [2016年12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02/c_111212712.htm.
[22]王毅杰,武蕊芯.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3]钱龙,钱文荣,洪名勇.就近务工提升了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吗——基于贵阳市的调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1).[24]任国强,王福珍,潘秀丽.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责任编辑 刘传磊】
←上接封二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包心鉴等专家学者,针对“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活从延安起步”“坚定理想信念,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深化制度治党与优化政治生态”等问题畅谈了研究成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柯小海和特邀嘉宾围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交流实践经验;党校、干部院校、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参会代表围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对策探析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次论坛深化了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加深了对新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要性紧迫性的理解,总结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历史和实践经验,探索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与会代表还希望继续通过“延安论坛”这一党性教育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提升研究水平,促进党性教育改进提升。
(学报编辑部/ 文 钱竹/ 图)
On the Impact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on Farmers' Relocation in Towns or Cities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2010LI Baoyi1, LI Meng2, YANG Long1
(1.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2.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Urbanization and cutting excessive inventory in real estate are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 And the wishes of farmers to relocate and buy houses in towns and citi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n implementing the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reducing the excessive inven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nd based on the data of CGSS(201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poverty dimensions, such as income, health, education, etc. on farmers' willingness and preference to relocate in towns or cities, as well as their willingness to purchase houses the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willingness to relocate in towns and purchase houses are relatively low, with economic conditions being the biggest constraint. Poverty in dimensions of income, education, health, etc. all has a notable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settle and purchase houses in towns or cities. Compared with small towns, farmers with low income are less likely to settle in a prefecture-level city or provincial capital, farmers with poor education are less likely to choose a prefecture-level city, county, provincial capital or municipality, and farmers with poor health are less likely to choose a prefecture-level city, but would prefer a municipality. The paper, in conclusio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poverty due to income, education, and health respectively.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farmer; relocating in towns or cities; willingness, preference
2017-01-01
李宝仪,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李萌,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农村发展。
杨龙,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农村金融、公共政策评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维贫困和脆弱性分析的金融扶贫项目贫困瞄准研究”(16CGL03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维贫困和脆弱性视角下福建省农村低收入群体反贫困对策研究”(FJ2015C106);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农户脆弱性视角下产业扶贫项目减贫效果研究” (JAS160151);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17R0105);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F328
A
号】1674—0351(2017)01—01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