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日本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

2017-03-24罗莲萍刘琰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分类

罗莲萍+刘琰

摘 要:本文以中國和日本的语文教材中的战争文学作品为对象,分析两国的战争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战争认识、战争理念的不同及其背后的原因。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的日本,语文教科书的战争文学作品,作家多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和平生活的可贵,从而呼吁和平,但缺乏对日本发动对外侵略的直接反思。饱受外国侵略的中国,语文教科书的战争文学作品,出现许多直接描写战争、以及不怕牺牲、顽强抗战等英雄形象的作品,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教科书中战争文学作品的数量明显减少,并且以呼吁世界和平为主题的作品增加显著。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战争文学;分类;战争理念

语文教材中的战争文学作品,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对战争的认识和反思,也影响着国民的思想形成。本文以中国和日本的语文教材中的战争文学作品为对象,分析两国的战争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战争认识、战争理念,对于增进两国的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日本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

1.1 日本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的特点

日本的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注重实用性,有关理想、奉献、爱国的内容较少,战争文学作品选入的也较少。日本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以1945年美国投放的原子弹爆炸后的凄惨景象为主题。如描写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井伏鳟二的“黑雨” ,今西祐行的“广岛之歌”,井贯富子的“小河和纪夫”,原喜民的“夏天的花”,野坂昭如的“变成风筝的妈妈”等等。多是以故事的形式描写原子弹爆炸后的悲惨景象。“变成风筝的妈妈”讲述的就是原子弹爆炸后的一片火海中,为了让孩子不被烤干,妈妈拼命地用汗水、泪水和挤出来的乳汁去涂满孩子的全身。最后熬干了水分的妈妈,就好像晒干了的干菜一样飘上了天空,变成了风筝。孩子也最终随母而逝。

第二类则以战争时期和战后日本人的悲惨生活和心灵伤害为主题。如佐江众一的“哥哥的明信片”,太田章的“妹妹和子的像”,阿万贵美子的“小琪的投影游戏”,长崎源之助的“爸爸的风筝”和“铅笔头”,向田邦子的“没有字的明信片”,宫本辉的“信”,今西祐行的“一朵波斯菊”,山川方夫的“夏天的葬礼”等等。“夏天的葬礼”讲述的是主人公学生时代遇到空袭,疏散时由于胆小跑不动被同班女生广子所救,而那位女生却因此被子弹扫中。战争时期主人公就此离开了故乡,心中却一直怀着内疚,不得解脱,也一直没有勇气再回故乡。20多年后的夏天,主人公决定回归故乡,彻底地从痛苦的记忆中解放出来。回来的那天遇到一列送葬队伍,意外发现死者的遗像很像是因救自己而早已逝去的广子。情不自禁地去询问逝者是谁,发现的确是广子。心中一喜,原来广子没有因为救自己而死!可是详细一问,得到的却是广子当时被子弹扫中,虽然没死,但却疯了,直到前天去世!主人公的心情几起几伏,不得解脱。

第三类是以战争时期的亚洲各国为背景,反映战争对人性的扭曲的作品。如武田泰淳的“坏蛋”,描写的是在中国发生的故事。大岗昇平的“野火”,则描写了战争时期日本士兵在菲律宾的生活。主人公由于肺病没有回到部队,也不能入院,最后浪迹于原始森林,遇上了永松和安田两人,将猴子肉分给自己吃。后来却得知所吃的“猴子肉”实际上是日本士兵的肉。之后,永松和安田内讧,安田被杀被吃。作者通过描写人吃人的故事,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性和潜藏在人性中的兽性。

总体来说,第一、二类的作品最多,第三类较少。第二类的作品中也是以日本本土被轰炸、日本国民不得不疏散去乡村等战争时期的苦难生活为背景的题材为多。但作为二战时期的对外侵略方,却缺乏对自己国家在对外侵略时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人民所造成的伤害的直接描述。

总之,日本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间接性。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出现“敌人”,也不表现敌人的残暴。而是用淡淡的笔触,描写战争时期发生的故事,间接地反映战争对生活对人性的伤害,从而说明和平的可贵。二是所选多是日本作家的作品,外国作家的作品入选的很少。这可能与其文化背景有关,因为日本是一个“私小说”很发达的国家,以个人体验出发的作品,描写原子弹爆炸、日本人战时战后的艰难生活等题材,更符合日本人的心理需求。

1.2 日本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的变化

总体来说,日本战后的语文教科书中入选的战争文学作品变化不大,但也不是说没有。其中典型的一例是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

日本最早于1902年翻译了都德的“最后一课”。1927年入选三省堂的《新选国语读本》。1937年日本社会战争色彩浓厚,日本政府宣传国民团结和天皇崇拜,而“最后一课”爱的是法国,反对的是敌人的侵略,所以被撤出了教科书。然而,由于“最后一课”主张的是热爱祖国的语言。热爱日本皇国也要热爱日本语言,所以“最后一课”很快又回到了教科书中。

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占领日本,开始民主化改革,“最后一课”从教科书中消失。但是到了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开始需要日本的支援,对日本的管制放松。日本原有的民族主义精神抬头,12家出版社出版的25种教材中都收录了“最后一课”。小说中的阿尔萨斯被德国占领,会令人联想日本的冲绳被美国占领,从而唤起日本人的民族意识。但是,到了1986年,“最后一课”从日本的所有教科书中都消失了。理由是阿尔萨斯原本就是德国的领土,有很多人说的就是德语,小说的内容并不合适。

2 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

2.1 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的特点

中国在1986年以前是全国统编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统一使用。1986年制订了新的教育指导纲领,以此为契机,教科书由国家制定改为国家检定,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教科书。但是去粗取精,现在采用最多的依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人教版),其次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苏教版)。1949年到2001年,中国的语文教科书以“全日制小学(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指针,经过了7次大的改订。2001年以后的教科书则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而制定。本论文以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调查对象。具体调查的是1995年版和2002年版(至今一直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2001年版和2002年版(至今一直在使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

中國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和正面冲突,反映战争的残酷和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如“圆明园的毁灭”“十六年前的回忆”“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等。第二类是描写被侵略者拼死顽强抵抗的身姿,讴歌被侵略者的顽强、勇敢和爱国之心。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冀中的地道战”“千里跃进大别山”“黄继光”“丰碑”等。第三类是描述战争年代普通人的生活或革命家的逸话,表现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如“飞机遇险的时候”“手术台就是阵地”“毛主席在花山”等。第四类是反对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题材。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有些作品是几类混合在一起的题材,但大多数可以分成如上四类。其中最多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

2.2 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的变化

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02年版和之前的版本之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第二类作品的减少。

1995年版小学教科书和2001年版中学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大约80%都属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但是2002年版的小学教科书和中学教科书,全部大幅度减少,降为60%左右。特别是第二类作品,所占比例不到20%。如1995年版小学教科书中的“我的战友邱少云”,“飞夺泸定桥”“冀中的地道战”“千里跃进大别山”, 2001年版中学教科书“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全部消失了。“黄继光”“丰碑”等虽然留下来了,但也是作为选读教材放在书后。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二类作品,几乎都是宣传爱祖国、爱人民,牺牲自我救助他人、为国献身的精神,可以说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在反抗外敌侵略的战争年代具有强烈的鼓舞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理念被认为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国情、不适合时代的要求,所以这样的作品开始从教科书中消失。

(2)第一类作品的增加

从人教版教科书来看,2002年版教科书增加了第一类描写战争场面或正面冲突的作品。1995年版教科书中属于第一类作品的只有“圆明园的毁灭”“十六年前的回忆”两篇,但2002年版教科书增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等,达到了六篇。

(3)直接呼唤世界和平的作品的增加

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科书中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都是这类作品。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加里先生的一封信。这个孩子的父亲作为联合国的军事顾问,在维持和平活动中牺牲了。怀着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两年后这个孩子作为中国儿童的代表,向全世界呼吁“拯救孩子。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则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呼吁“我们祈祷战争中的孩子也能拥有大大的书桌和洁白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在花海中读书,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4)外国文学作品的入选

2002年版教科书的战争文学题材更为广泛,特别是收录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如“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等等。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反映战争的残酷、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悲剧。

与这些外国文学相比,中国的战争文学一是缺乏悲剧意识。中国近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内忧外患,国民处境悲惨。中国人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我们作品却感觉不到战争被害者的悲哀,我们对于那场战争,更多的是表现出胜利者的骄傲,以及对战斗英雄的讴歌。

3 中日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的相异之处

以下主要从作品的数量、题材、理念、整体印象四个方面分析中日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的相异之处

第一,战争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不同。从战争文学作品在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中国远多于日本。中国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都存在很多的战争文学作品,同时,小学又多于中学。1995年版和2002年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分别为30篇和25篇,约占全体的7%。而日本只占2%。

第二,战争文学的题材与来源不同。从战争文学的题材来看,中国语文教科书中战争文学作品来源丰富。虽然中国的战争文学占了绝大多数,但也有俄罗斯、德国等国外的文学作品。战争文学作品以日本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最多,大约占了五分之一,但也有国内战争、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题材广泛。而日本语文教科书中的战争文学作品,以原子弹爆炸为背景的作品最多,国外的战争文学作品却很少,以日本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几乎没有。这是因为日本作为唯一的一个被爆的国家,直接体验到原子弹爆炸对日本、对日本人民所造成的巨大伤害,更多的作家将战争文学作品的焦点集中到原子弹爆炸这一点。

第三,对战争题材的描叙方式和理念不同。日本注目于描写战争和原子弹爆炸给人类带来的悲剧,从人道、人情、人性的角度对战争进行反思。而中国则出现许多关于描写英雄人物形象的作品,通过歌颂为正义战争而牺牲的人们的伟大精神,传递爱祖国爱和平的理念。

4 中日教科书战争文学的相异的原因

中日语文教科书战争文学的相异,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是因为中日两国的战争的性质和结果不同。中国是反抗侵略者的正义战争,并且是战争的胜利者,通过反侵略战争、国内战争,建立了新中国。而日本恰恰相反,他们是侵略战争,并且战败,战后由美国管制了十年之久。是在美国的强制指导下建立的战后民主政治实行的土地改革、教育改革,以及和平宪法的制定与和平国家的形成。因此中国的战争文学更多的是讴歌战争,纪念那些为了国家和理想不惜牺牲自我的英雄,对于战争背景也无所避讳。而日本的战争文学则是通过讲诉战时战后的悲惨故事,以情动人呼吁和平。

二是,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作为大陆文化,感情的直露、表达的明快也是大陆文化的特点之一。而日本作为岛国文化,注重关系的和谐、习惯和擅长于间接表达。

参考文献

[1]王君临.浅析中日战争文学的不同及其原因[C].时代教育.2010

[2]王立波.中日教育的比较[J].(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纪要.1998

[3]王立波.关于日本小学教育的反思[J].(日本)留学生新闻.1999

[4]高宁,韩小龙.试论中日教科书里的日本二战小说——从文学批评的历史把握谈起[A].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

[5]徐冰.第二次世界大戦戦前における中日間教科書摩擦について[A].日本学研究.(11)[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6]王立波.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内容分析[A].外国教育研究.2002

猜你喜欢

分类
2021年本刊分类总目录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星星的分类
我给资源分分类
垃圾分类不能有“中梗阻”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