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高中是中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职普融合的必由之路

2017-03-24王集会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

王集会

摘 要:目前我国教育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中等教育阶段的性质和目标定位,职普分离各行其道,偏离了人才培养正确方向。应大力发展综合高中,中等职业教育要端正职业类综合高中的办学目标,普通高中要积极探索发展特色高中,实现普通高中综合化。逐步构建职普协调发展、互相融通的立交桥。

关键词: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综合高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教育发展到今天,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中等教育阶段的性质和目标定位,两类教育形式约定俗成,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就业教育职能,普通高中教育则主要承担了升学职能。使得两类教育截然分开,形成了职普并行却各行其道的教育模式。但是职业教育仍然难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普通高中又难逃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责难。产生了职普发展不平衡,虽然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但重普教、轻职教倾向依然较为严重。

1 职普分离,各行其道

一方面,以单一的就业教育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社会知信度,招生难。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普通高中综合化、特色化发展进程较慢,加上普通高中容纳量有限,而社会上又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迎合这种倾向,扩大招生规模纷纷开办综合高中,但大多以“升学兼顾就业”为培养目标,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按普通类招生,文化课采用普高模式,一年或两年后可以分流到职业中专。毕业生可报考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高校,也可由毕业学校择优推荐,选择自主就业。

以“升学兼顾就业”为培养目标,是一种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权宜之计。这种把培养目标直接归结为“升学”或“就业”这样外在的结果,往往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升学兼顾就业”的培养目标颠倒了职业教育的主次功能,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职业类的综合高中应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在实训基地、培训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以就业教育为主、升学教育为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忽略了受教育者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的培养过程,把中等职业教育降格为技能培训,搞“终结性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简单地归结为技能培训或就业,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背离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实质和核心,其结果是束缚了人的发展,妨碍了教育自身的发展。

2 科学定位,殊途同归

从宏观上看中等教育阶段的性质仍然属于基础教育,而不是“终结教育”。由于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个性、潜质及其需求是多样的,其培养目标定位也应是多元化的,既不应是单一的大众化教育,也不应是单一的精英教育,而应是面向大众教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精英教育(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定位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也不是单纯地定位为了培养后备劳动大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青少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落实人生轨迹服务。从受教育者的个性看,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为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从受教育者的潜质看,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受教育者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在中等教育阶段,把普通高中的升学职能专门化、单一化,或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职能专门化、单一化的倾向都是片面的。上述倾向在办学思想中掺入了更多的功利性因素,把其作为服务于某一个既定的目的的工具,不可避免的偏离了教育的本原。

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定位,应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终结性教育”,又是为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性教育”。所谓“可持续发展”既包括继续升学,也包括其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就业后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高其转岗、再就业和岗位提升的能力,满足其具备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也应向学生提供宽泛的普通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资格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应更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全面提高的培养过程,而不应把目光只停留在是否实现了就业上,急功近利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定位,正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这一描述说明了普通高中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应是面向大众教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精英教育(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把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仅仅理解为是面向大众教育的基础教育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多元化,其培养目标是综合的、多元的,为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潜质及其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发展的平台,者也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公平不意味着将鹤的腿剪短让其和公鸡一样。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讲的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公平,而“因材施教”则是对个性的重视和培养。

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一直是近现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和热点,而高中综合化的趋势是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主流,综合高中是目前西方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高中教育实施机构。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规模(比例)各异的、兼有职业和普通两类性质和功能的综合高中。如美国、英国、日本、瑞典等国都是综合高中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科学界定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积极实现“三教合一”,并根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职业类的综合高中。不顾自身的特点、抛弃自身的优势,盲目跟风潮办以“升学兼顾就业”为目标的综合高中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出现的无奈和误区。而普通高中应以内涵式的发展为特征,大力发展特色高中。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发展个性,实行学分制,提供多样化的选修模块,重视多元化的连续性的评价体系建设,在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

从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看,中等教育阶段的各种办学形式不应是划地为牢、各行其道,而应是交叉发展、融合生长、互相借鉴。二者融合的接入点恰恰是综合高中。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应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受教育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普通高中则应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实施特色化、综合化发展。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办学模式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综合高中,构建职普协调发展、互相融通的立交桥,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繁荣中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