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2017-03-24苟林北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苟林北

摘 要:在新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各种新的思潮可谓是鱼龙混杂,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复杂的思想特点也必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可寻的规律,本文旨在研究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相继出台,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国际范围内“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不断努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做为高校学生来说,承担起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这份重任更是义不容辞,与此同时,每逢改革必有新的思想涌现,如何把握好和鉴别出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强有力的保障,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更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2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传统型

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主。一是课堂教育。即全国高校统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读本做为公共必修课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优点在于将最理论化和最权威的政治思想传授给学生,普遍学分化和考试化的制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育的目的。其缺点在于老套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往往出现的情况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成绩去死记硬背的现象。二是辅导员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由于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于学生的教育也重在课堂纪律、安全教育等方面,侧重点的偏移导致教育的结果收效甚微。其次就是教育的模式老套,针对学生的教育往往都是通过点名会、周会等形式进行,难以达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目的。总体来说传统型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思想发展进程了。

(二)创新型

这种类型的教育方式应该说的打破常规,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显著区别的一种,即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来教育。譬如,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从参观的过程中感受革命先辈在革命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的奋斗历程,如此寓教于乐的方式就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很深刻的感受和印象,依次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

近年来,我国民办院校发展快,主要表现为规模发展较快和新建或改建的民办院校较多,但民办院校是社会力量办学,所有经费都来源于自己,这就导致了我国民办院校发展落后,存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或学生均占有量低等问题。可是,建设和办好一所现代化民办院校不仅需要土地、校舍基本建设,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图书馆与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软件设施作为保障。而作为自收自支的民办院校,很难为硬件和软件建设所需要的大量的、持续的、经常性的投入提供有力保障。有部分学校领导意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当它与学校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特别是招生阶段,为了让学生招生,可以随便取消思政课或其它一切教育活动。然而,站在校方角度说,生源是民办高校的经济来源,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学校,没有经费,也就没有教职员工了。

(四)民办高校生源的复杂性

民办高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在生源结构上较复杂:既有普高生,又有来自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还有来自社会的成人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还可能存在以下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方面,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心理素质方面,民办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容易形成逆反心理,甚至是边缘性格[1]。思想意识方面,处事比较感性,少数学生存在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责任感缺乏、利己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学习态度方面,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极个别学生甚至是“混日子”,成绩令人担忧。

3 民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一)双向互动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因而,教育活动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认知开始的,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双向认知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以对方作为自己认识和活动对象的必然的趋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认识关系的确立以及相应认识活动的开展,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提条件[2]。

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施教传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对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的认识是教育者确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的依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与道德的教化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将教化实践确立在对学生的深刻认识之上。当下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的关于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深入分析处于现实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作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实际状况、思想意识接受能力和接受倾向等,从而为制订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创造首要的、必备的条件。此外,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不仅仅是在活动之前,还包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及活动之后,即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下的相关反应的认识。只有教育者了解和理解教育对象,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关心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解决他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主动开展思想斗争,实现矛盾转化,自觉形成思想政治品德,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受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受教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受教地位。但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作用。受教育者能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前提也是基于对教育者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对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教育方式、人格魅力等方面的认识。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怀有崇敬和爱戴之情,他们才有可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适应和配合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进而对教育者所传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相反,就会排斥教育者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此外,由于教育者是在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向受教育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图、传递教育内容的,因此,教育者开展的实践活动就必然也成为受教育者认识的内容之一。

(二)参与互动规律

参与互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内化、外化或反馈检验阶段,都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思想、信息及情感的积极交流。

首先,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双向交流。在这种信息双向交流中教育者始终处于引导的一方,而受教育者主要是处于能动地接受信息影响的一方,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承担的任务是不会改变的(但在此丝毫没有违背二者在教育中人格平等的关系)。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及接受能力,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育者还要注重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其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能力,最终实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就受教育者而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积极配合教育者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促使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把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克服困难,反复训练,最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其次,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所谓情感互动,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心情感体验,是通过语言、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达到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相互激发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互动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情感的积极互动,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交流、教育效果的落实和受教育者思想的转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情感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教育过程的情感、对受教育者的情感、对教育内容的情感以及自己主导情绪的状态等受教育者的情感则包括对教育者及教育活动的情感,对教育内容的情感、自己主导情绪的情感等。可以说,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情感的交流,就不会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最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等中介。离开了这些中介条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就失去了活动基础。而这些中介也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选择及活动过程中才能發挥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还要注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之间的多向互动,最终形成合力,顺利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4 结语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总体来说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在资金、师资力量、学生构成方面都和公办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在建设和发展好各项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还有着很长的发展道路,但只要掌握了规律我们就能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变革和创新方法,才能培养和教育出更适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建华《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德育论坛》2005。

[2]杜威、赵祥麟.《学校与社会》,第143页—144页。

[3]郑应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管理教育》2008(5):77-79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