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2017-03-24王虹孙宗春
王虹+孙宗春
曾多次有幸参加了县内组织的语文听课,聆听了各乡镇听课教师精心准备的优质课。随着课堂情境的演绎,我不得不惊叹各位教师扎实的课语文教学基本功和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触发了许多新的理解,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想:
1 在教学设计上,以问题为出发点,带动全文的教学
学贵有疑。 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源头活水,问题也可以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是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当然,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提倡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题。但是学生设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琐碎肤浅,这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多个小问题,整合成一个能够推进阅读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覆盖了全文,可以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又可读,又可想,可说,可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并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不仅较为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有言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在“高”“阔”的空间里,才能“任飞”“凭跃”! 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就能实现阅读结构的优化,关键是我们老师能深入的理解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课堂,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长文短教,提高效率这个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长文短教,教师“教”的时间压缩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感受、进行理解、进行欣赏,进而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2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主题,教活一课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情操的感染。所谓“课眼”,就是指一堂课藉以展开的关键性内容。如果把一堂课比成一张网,“课眼”就是纲,纲举则目张。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不惜下功夫去寻找课眼,把选择课眼看成是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怎么选择课眼呢?
(一)以文章的主题为课的主纲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一个主题,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有人形象的称之为诗眼或文眼。诗眼,是一首诗的画龙点睛的词语;文眼,则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教学中如果能以文眼为课眼,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文眼的选择因文而异,小说的文眼经常设在高潮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富饶”最能反映西沙群岛特点,是文眼;散文的文眼设置则不拘一格,或即标题,或以人物形象、或以用来比拟的事物的意象、或以一句警句为文眼。比如,《想别人没想到的》,表现小徒弟的聪慧,标题即文眼;《白杨》,用白杨象征边疆建设者,描写白杨的特点的语句即文眼;。“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寻找文眼作课眼,就是探寻作者思路,深入文本的过程。
(二)把握情感的聚焦点为一堂课的源动力点。
有的课文,并没有很明显的文眼;或虽有文眼,却不大适宜用来设置课眼。对这样的文章,可以在深入的备课中,找到文章情感的聚焦点,把情感的聚焦点作为课眼。比如,《检阅》,写的是一群儿童队员为参加本国国庆节的检阅是否带上已被截肢的博莱克所进行的讨论,最终大家还是让博莱克站在第一排上得到了观众的赞扬。从表面看,观众的评论仅仅是两句话;但从深层次看,作《月光,是博莱克有颗勇敢的心,而他的队员更有无数颗善良、友爱的心。因此,把“善良”作为课眼,用“善良”去串起关键词句段感悟、品味、朗读,能更好的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曾一位老师教学《月光曲》,就是以“感动”为课眼。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悲痛”,是全文情感的聚焦点,鲁迅的逝世,悲痛的不仅是他的亲人, 还有“数不清的”“各色各样的人”。“悲痛”,是全文的情感的聚焦点。另有一位老师上这一课,学完第一段,就以“还有谁悲痛”为问题,直接切入“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的教学,引导体会鲁迅先生的“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尚人格。
3 在“双基”落实方面,从细节入手,突出重点词句的品味与感情朗读,使语文学科味充盈
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重点句段的朗读,应构成教学细节的主体。
先说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如《盘古开天地》中的“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躯创造了世界万物。”,是全文的中心句,教学中,对“创造”做了浓墨重彩的处理,先是在检查预习效果时听写“创造”一词,体会“盘古是怎么样进行各部位的变化的”,接着,要求学生用上“创造”等词语,说说课文内容;然后是在讲读过程中,在学习课文有求学生想象盘古还会进行哪些变化呢?。又如《七颗钻石》一课中,有句描写小姑娘睡着的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小姑娘会梦见什么来形象地表白小姑娘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
再说感情朗读,可以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读,可以是聚焦情感,在情感的聚焦点上朗读,更可以是在老师的点拨中读。在教师的点拨中读,一堂课中,可以经常地适时地加以应用,比如《七颗钻石》 中母亲的唯一一句独白“我反正死了,还是留给你喝吧?”这一句的教学,对学生提出的“此时,母亲真的不想喝这罐水吗?”,“借助你的生活经验,想想为什么母亲要这样做?”,一个学生体会到这是“母爱似金”时,老师要求他读读这句话,表现母爱似金之美;老师开导他,“把你感到这一点一滴母亲对你的关爱与呵护的感觉读出来”,再后来是齐读,老师在过渡语中点拨“作者的心在动,你们的心也在动,齐读这段话”,最后是引读,引读其实也是点拨,要学生读的都是语段中的重点词句。
总之,选准课眼和设置好主问题,能突出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學重点更加突出;落实关键性细节,能使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课眼、主问题、关键性教学细节,丝丝相扣,和谐交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学生转变思维角色后的自主感悟、体验的深入度、透彻度,是传统教学硬性灌输所不能达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刻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自己不断增长的教学能力为动力点,让我的学生受到他们应有的教育。
作者简介
王虹(1980-),2000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就任安图县松江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在校内、县级和州级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孙宗春(1980-),2000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八年级班主任,任教数学学科。从事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钻研业务能力,曾参与学校多项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