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3-24蓝桂莲袁兆康徐群英原玲玲姜红英郑辉烈
蓝桂莲 袁兆康 徐群英 原玲玲 姜红英 郑辉烈 王 莉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社会支持对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蓝桂莲 袁兆康1徐群英1原玲玲1姜红英1郑辉烈1王 莉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对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者(PLWHAS)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法在2013年3~4月对浙江省舟山市、江西省南昌市及萍乡市的70例老年PLWHAS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简易调查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老年PLWHAS的生存质量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社会支持及对老年PLWHAS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 PLWHAS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得分为(70.68±13.27)分,心理领域得分为(70.99±15.06)分,社会支持总分(满分66分)为(31.20±7.105)分,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明显相关(r=0.562,P<0.05)。PLWHAS的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情感职能、精力呈正相关,与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PLWHAS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社会支持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生存质量越好。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者;社会支持;生存质量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部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感染者(PLWHAS)得到有效的治疗〔1〕,但至今仍无有效方法对PLWHAS进行彻底的治疗〔2〕。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结合有形和无形资源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助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改善生存质量最有潜力的指标之一〔3,4〕。Gielen等〔5〕对287例女性PLWHAS进行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研究中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改善女性PLWHAS的生存质量;Bastardo等〔6〕对委内瑞拉118例PLWHAS进行调查发现,社会支持对于改善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社会支持对老年PLWHAS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4月浙江省舟山市及其所辖嵊泗县、普陀区、定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萍乡市及其所辖上栗县、芦溪县、安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老年PLWHAS患者,意识清楚、知情同意。男50例,女20例;年龄60~77岁,平均(66.07±1.922)岁;60~69岁42例、70~77岁28例;在婚/同居16例、其他(未婚、离异、丧偶)54例;小学及以下40例、初中25例、高中及以上5例;就业13例、无业57例;城市45例、农村25例;收入稳定15例、不稳定55例;感染途径:经血液感染16例、经性途径感染54例;感染身份暴露:是14例、否56例。
1.2 方法 由相关医院工作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及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参加调查,问卷内容:①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等)、暴露情况、感染途径等;②健康状况简易调查表(SF-36)〔7,8〕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测量(HRQOL)的8个方面,即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另外还有健康变化(HT),前4个维度为生理健康领域(PCS),后4个维度为心理健康领域(MCS)用于评价过去1年内健康改变〔7〕,分析中分别用Y1~Y9表示;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9〕有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分别用X1、X2和X3表示。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 70 份(93.3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典型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 老年PLWHAS患者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10〕,在PF、BP、RE、VT、PCS、MCS及SF-36总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P<0.001),见表1。
表1 PLWHAS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与常模的比较±s)
2.2 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 客观支持为(5.17±2.187)分,主观支持为(20.37±5.588)分,支持利用为(5.66±2.783)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1.20±7.105)分。
2.3 社会支持与老年PLWHAS生存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以生存质量为应变量组(Y变量组),社会支持为协变量组(X变量组)。结果显示,第一对典型变量(U1,V1)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为0.562,说明生存质量(Y1~Y11)和社会支持(X1~X3)两类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贡献比为60.2%,表示第一对典型变量所蕴含的信息量占全部观测变量相关信息的60.2%。典型冗余分析结果提示,第1典型变量V1(对应Y,应变量)可以解释协变量组(X1~X3)31.1%的变异;第1典型变量U1(对应X,协变量)可以解释协变量组16.7%的变异;第1典型变量V1可以解释应变量组(Y1~Y11)25.7%的变异;第1典型变量U1可以解释应变量组14.1%的变异,见表2。典型变量V1是生存质量因素Y1~Y11的综合指标,V1的表达式为:V1=0.059Y1-0.240Y2-0.785Y3-0.383Y4+0.345Y5+0.908Y6-0.699Y7+ 0.660Y8-0.206Z9。从V1表达式可知,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由Y3(BP)、Y6(RE)、Y7(SF)和Y8(VT)来反映;典型变量U1是社会支持X1~X3综合指标,U1的表达式为:U1=0.404X1+0.861X2+0.608X3。从U1的表达式可知,社会支持的高低主要为X2(主观支持),其次为X3(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RE、VT呈正相关,与BP、SF呈负相关。
表2 PLWHAS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说明PLWHAS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原因可能是:①本次调查对象均为老人,原本身体素质不高,自身免疫水平较低,在患有AIDS的基础上,身体频繁出现各种不适症状;②大部分患者处于未婚、离异、丧偶状态,外加由于身份暴露导致亲戚朋友等的歧视或者担心身份会暴露而不敢融入社会大家庭,接受大家的帮助与关怀及自身对死亡的恐惧及AIDS的知识普及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患者处于精神生活质量较差。
社会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在促进个体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中具有重要意义〔11〕。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PLWHA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使其树立生活信心,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维持良好心理状态,进而提高生存质量〔12〕。本研究显示,PLWHAS的社会支持分数较低,其中在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这2个维度上得分尤其低。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的是老年PLWHAS患者,大部分处于无业和收入不稳定状态,经济状况一般,生活水平不高,而相关的经济救助也较少;由于身份暴露导致外界对他们的躲避和歧视,以致大部分的PLWHAS无法加入社会行列中,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及关怀或由于担心自身身份会暴露而主动疏远自己的亲戚朋友,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里,不能正确认识AIDS,而无法接受外界的帮助和关怀,导致老人PLWHAS整体的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差。BP和VT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生理状况,而RE是反映心理状况的指标之一,SF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社会参与情况〔13〕。社会支持的好坏主要是由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来反映。提示这两方面出现问题更易导致社会支持差,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和帮助,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创造出相互信任、相互尊敬的社会氛围,这样有利于PLWHAS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接受社会支持。在对社会支持各维度进行评分时,客观支持得分是最低的,但在典型相关分析中却未能显示出客观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的病人数太少或客观支持得分过低,而无法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
1 Baalwa J,Mayanja-Kizza H,Kamya MR,etal.Worsening and unmasking of tuberculosis in HIV-1 infected patients after initiating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Uganda〔J〕.African Health Sci,2008;8:190-5.
2 Nikolic DS,Viero D,Tijé VC,etal.Alopecia universalis associated with vitiligo in an 18-year-old HIV-positive patien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s first choice therapy〔J〕? Acta Derm Venereol,2014;94(1):116-7.
3 Oppong Asante K.Social support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Ghana〔J〕.African J Psychiatry,2012;15:340-5.
4 Serovich JM,Brucker PS,Kimberly JA.Barriers to social support for 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J〕.AIDS Care,2000;12:651-62.
5 Gielen AC,Mcdonnell KA,Wu AW,etal.Quality of life among women living with HIV:the importance violence,social support,and self care behaviors〔J〕.Soc Sci Med,2001;52:315-22.
6 Bastardo YM,Kimberlin CL.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social support and disease-related factors in HIV-infected persons in Venezuela〔J〕.AIDS Care,2000;12:673-84.
7 Turner-Bowker DM,Saris-Baglama RN,Derosa MA,etal.A computerized adaptive version of the SF-36 is feasible for clinic and internet administration in adults with HIV〔J〕.AIDS Care,2012;24:886-96.
8 Chang CH,Wright BD,Cella D,etal.The SF-36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factors were confirmed in cancer and HIV/AIDS patients〔J〕.J Clin Epidemiol,2007;60:68-72.
9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10 朱燕波,王 琦,陈柯帆,等.一般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预测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54-9.
11 Atkins JH,Rubenstein SL,Sota TL,etal.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cognitive symptom burden in HIV/AIDS〔J〕.AIDS Care,2010;22:793-802.
12 Hansen NB,Cavanaugh CE,Vaughan EL,etal.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indication,social support,and grief on alcohol and cocaine use among HIV-positive adults coping with AIDS-related bereavement〔J〕.AIDS Behav,2009;13:375-84.
13 Anderson JP,Kaplan RM,Coons SJ,etal.(1998)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well-being scale and the SF-36 results among two samples of ill adults:AIDS and other illnesses〔J〕.J Clin Epidemiol,1998;51:755-62.
〔2015-09-29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CSO-2012-研01);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41BBG70067)
袁兆康(1956-),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环境医学研究。
蓝桂莲(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治研究。
R183.9
A
1005-9202(2017)04-0986-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4.090
1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