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配合艾灸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2017-03-24王玉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去势艾灸骨质

王玉清

(黄淮学院体育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运动配合艾灸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王玉清

(黄淮学院体育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观察运动及艾灸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卵巢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组、艾灸组、运动+艾灸组。治疗12 w后,检测大鼠体重、血清钙(S-Ca)、血清磷(S-P)、血清雌二醇(E2)、 血清骨钙素(BGP)及骨密度(BMD)。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骨质疏松大鼠体重增加,S-Ca降低,S-P上升,E2 降低,BGP降低,BMD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增长受到抑制,但差异不显著(P>0.05);S-Ca上升,S-P下降,其中运动+艾灸组有显著差异(P<0.05);S-P明显下降(P<0.05或P<0.01);BMD均明显上升,运动+艾灸组BMD值高于运动组或艾灸组。结论 运动+艾灸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异常旺盛水平,明显提高其BMD,运动+艾灸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运动;艾灸;骨质疏松;骨代谢;骨密度

骨质疏松(OP)使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引起全身性骨折〔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费用昂贵、副作用大。运动疗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和疗效持久等特点,而艾灸治疗操作简便,无痛舒适,患者参与度高,在民间早已广泛为患者所乐于接受。然而在既往研究中,运动配合艾灸治疗方法疗效优劣和疗法特点目前却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血清钙(S-Ca)、血清磷(S-P)、血清雌二醇(E2)、血清骨钙素(BGP)及骨密度(BMD)检测,评价运动配合艾灸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和BMD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造模及分组 7个月龄雌性健康大鼠体重280~320 g,共70只,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书:豫医动字第4104035号。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18只,其余52只为去卵巢模型组。大鼠在实验室适应性饲养7 d后,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2〕。手术后第10周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随机选出6只大鼠处死后取右侧股骨,将附着肌肉和结缔组织去除,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进行检测,用来验证造模成功与否。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留10只大鼠。将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运动组、艾灸组、运动+艾灸组,每组10只。

1.2 治疗方法 运动组大鼠术后在倾角为7°的跑台上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大鼠跑步速度为18 m/min,每天练习1 h,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12 w〔3〕。艾灸组根据大鼠穴位图谱《实验针灸学》〔4〕,对艾灸组大鼠的脾俞、肾俞和三阴交穴进行艾灸。将去势大鼠固定在灸鼠盒内,保持清醒的状态,选取双侧的脾俞、肾俞和三阴交穴进行无烟艾悬灸,艾条距离大鼠穴位大约5 cm,以施术者的手部皮肤感觉到温热为度,每穴每次艾灸10 min,每天艾灸1次,1个疗程为5 d,休息2 d后再继续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13 w。运动+艾灸组,运动和艾灸方法同上。假手术组每次给予蒸馏水10 ml/kg 灌胃。在治疗的过程中,本组大鼠的活动和饮食不受限制。

1.3 试剂和仪器 S-Ca、S-P、E2、 血清BGP由159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的试剂盒,采用比色的方法和放免法,根据计算公式分别求出各指标水平。各组大鼠治疗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收集血清,放置在-20℃的冰箱里待测。每组大鼠采血处死后,摘取右侧的股骨,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CHALCENGER法国DMS产品)对BMD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试验前后体重的变化比较 试验前各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卵巢切除造模,各组去势大鼠体重增长显著超过假手术组(P<0.05,P<0.01)。模型组体重增加最多(P<0.01);运动组和艾灸组能够抑制体重增长的趋势(P<0.05)。运动+艾灸组体重虽然比假手术组有所增长,但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运动配合艾灸能有效地抑制去势大鼠体重的增长。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试验前后体重比较

与假手术组比较:1)P<0.01,2)P<0.05,与模型组比较:3)P<0.01,4)P<0.05,下表同

2.2 各组大鼠S-Ca、S-P和BGP比较 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组大鼠S-Ca明显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和艾灸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动+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S-P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提示造模成功。运动组和艾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运动+艾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运动组及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运动+艾灸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BGP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GP均上升,其中运动+艾灸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见表2。

2.3 各组大鼠E2、BMD比较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E2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E2均上升,其中运动+艾灸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切除卵巢后,模型组BMD显著下降(P<0.01),表明造模成功。各治疗组大鼠BMD下降趋势不明显,表明运动和艾灸可起到抑制BMD下降的作用。运动组和艾灸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模型组与运动+艾灸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见表3。

表2 各组大鼠S-Ca、S-P 和BGP比较

表3 各组大鼠E2、BMD比较

3 讨 论

卵巢切除对体重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运动或艾灸对体重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运动配合艾灸联合作用比单纯运用运动或艾灸抑制体重增长作用明显。

本文结果说明运动能够增加去卵巢大鼠E2、S-Ca和BGP水平,但却不能使其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与多数报道相似〔5,6〕;运动能够使去卵巢大鼠血清E2、BGP、S-Ca和股骨BMD水平显著增加。可能机制是:运动使脂肪代谢加强,而血管和骨骼肌等组织器官的代偿性促进E2合成。雌激素的降低使血磷增加。户外体育运动能得到充足阳光的照射,促进维生素D增加,从而使钙在肠道的吸收能力增强;运动可以增加骨量,同时对钙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经常运动的人,因骨骼得到应力刺激,常常可获得较好的骨质量。因此,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去势大鼠的高转换型骨代谢,对OP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中医学认为肾精亏损是导致OP的主要原因,肾精的亏损使骨质无力脆弱。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属于“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胃气血化生之源,为后天之本。这就指明了肾虚、肝郁、脾虚、血疲相互影响是OP发生的根本原因。

艾灸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经通络、温阳散寒、温熙内脏、行气升阳、散瘀活血之功效。通过热和艾条的协同作用于体表的腧穴,具有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之功效。众多研究表明穴位治疗能调节BGP、性激素和降钙素水平等等,从而达到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纠正骨代谢的负平衡状态,提高BMD,预防和治疗OP〔7~9〕。本实验结果显示艾灸脾俞、肾俞和三阴交穴,对E2、S-Ca、BGP和股骨BMD的下降均有抑制作用。说明灸脾俞、肾俞和三阴交穴可以提高大鼠血清 E2和血清BGP的含量,具有补肾精滋养骨髓、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本实验表明,去势大鼠E2 、S-Ca、BGP和股骨BMD显著降低,S-P显著上升,运动和艾灸组大鼠在各指标都起到抑制其下降或上升趋势。而运动配合艾灸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这说明运动和艾灸有协同作用。运动+艾灸组大鼠,有两种因素干预,即运动和艾灸,一方面运动增加了骨的负荷,引起骨较大的应变,另一方面艾灸穴位在刺激经络的同时,也起到了艾灸的治疗作用,艾灸调节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神经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轴刺激有关BMD指标的分泌,从而建立了卵巢与垂体之间的负反馈关系。脾俞、肾俞和三阴交起到健脾益胃,养血培元、益肾补精,强壮筋骨之效,提示运动和艾灸联合对OP的防治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

综上,运动联合艾灸在调节动物骨代谢、增加BMD具有显著疗效。但也有研究证明大强度运动对改善OP的程度作用不大〔10〕,中长期的大运动可导致骨量减少〔11〕,但如何制定合理的运动量和艾灸的穴位选取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肖建德.实用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2 高志成,邓晓东,王心愉,等.复方补骨胶囊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4;26(1):16.

3 李 靖,陈一冰,张 颖,等.运动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2):705-7.

4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3.

5 章晓霜.不同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35-7.

6 Tabensky AD,Williams J,Deluca V,etal.Bone mass,area,and volumetric bone density are equally accurate,sensitive and specific surrogates of the breaking strength of the vertedbral body:an in vitro study〔J〕.J Bone Miner Res,1996;21(11):1981-8.

7 曾 奕.艾灸作用的实验研究新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3):187-90.

8 刘 飞,任 平,徐雅丽,等.艾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1655-6.

9 范琳燕,赵可伟,江钢辉,等.艾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12):116-7.

10 章晓霜,高顺生,李青南,等.不同运动强度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2):147.

11 王人卫,高 勇,陆爱云,等.大强度运动训练对雌性大鼠性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2):121.

〔2015-09-25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No.152102310243)

王玉清(1970-),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运动保健与康复研究。

R285.5

A

1005-9202(2017)04-083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4.023

猜你喜欢

去势艾灸骨质
骨质疏松知多少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去势与不去势对公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大畜去势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