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实施策略

2017-03-24门淑娟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课堂教学

门淑娟

摘 要: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课改要求,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有利于规范学生,促进其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便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深刻地把握以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启迪、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自我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敢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消化和充实课堂讲授的内容;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健康思想的发展;还有助于教师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吸收各种有益的见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如何使课堂讨论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主体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呢?根据笔者的课改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法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量,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1 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讨论前师生都要在思想、知识和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准备,讨论中学生就可能陷于被动,教师也可能难以引导讨论深入下去。所谓准备,对学生来讲就是要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对教材进行预习;对教师来讲就是要把重点部分揭示出来,还要指导学生的准备过程,如认真划分小组,培养学习骨干,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发言。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的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有过三次相遇、相处并成了好朋友的故事。这时,我提问:“一个世界有名的大科学家和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不仅有利于导入新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

2 选准课堂讨论焦点

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待,怀着与学生有同样的好奇、兴趣、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去,相互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并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学生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充满激情的心情将思维发散开来,积极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如有学生做出错误判断时,不能立即否定,错误的资源也将成为展现学生思维障碍的重要契机,教师适时利用这些资源引导讨论,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体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但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而且明白了道理,统一了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得到民主平等情境下的修正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总结,一直享受着学生间交流辩解的乐趣,自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听到有的教师说,课堂讨论真累,有时候冷冷清清,有时候没完没了,弄得该上的内容没上完,甚至拖堂。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组织讨论时没有合理组建讨论小组以及选准讨论的焦点,导致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也使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紧张不安,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难以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所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学生的契机,选准讨论的焦点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思辨能力。

3 把握时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抓住了时机也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因此,要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教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1、当需要突出重点时。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重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使得突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讨论的方法,则是突出重点的有效办法之一。这样不仅准确把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需要扩展和深化知识时

大纲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必须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教授的内容全部就是照本宣科,照念教材。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进一步拓展、充实、深化,以拓宽视野和发展思维。

3、当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偏差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与学习活动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利用它引发讨论,对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有效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4、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受智力因素(比如认知结构等等)和非智力因素(比如兴趣等等)的影响,课堂中出现卡壳、冷场现象并不少见。当一出现这种状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给他们灌输知识,也不能“穷追猛打”,一定要逼迫他们说出答案,更不能冷言相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团队精神,依靠集体智慧,使”卡壳”的学生茅塞顿开,明确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哪里。

5、当学生的思维进入“低谷区”时。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为中心。从一节40分钟的课来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非时时刻刻都处于亢奋状态的,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进入“低谷区”时,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拉开发散思维新的一幕,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使学生对文本解读更加深入。

4 小组讨论和大组讨论结合

对于全班性的大组讨论来说,小组讨论可以起较好的酝酿作用。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喜欢以及习惯在大众面前发表自身的看法,小组讨论的气氛适于学生敞开心扉自然真实地畅谈发表言论,同时也能够方便大家集中精力,使大家的话题有所集中,认识有所明朗。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活跃大组讨论的课堂气氛和效果,特别在人数较多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尤为突出。当然,小组讨论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对于一些简单性话题不需要进行大组讨论,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讨论话题或者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话题,则应该开展全班性的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打开视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在大组讨论中老师可更有效地发挥对學生学习过程的启发引导作用,使讨论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以及更广的范围内进行。

5 准确评价讨论结果

课堂讨论结束之后,各组可推荐代表发言。此时,教师要对讨论结果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讨论的气氛是否热烈,讨论进行中存在哪些问题,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结论是否合理等等,对于课堂讨论中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点名表扬;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未曾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不点页名批评。这样做有助于维护课堂纪律,更好地组织下一次的课堂讨论。对于讨论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对于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则要客观对待。对于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条理而富有逻辑性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肯定;而对于学生在语言表述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语法问题,教师要认真指出,及时纠正。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恰当的讨论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讨论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罗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讨论[J].基础教育研究.2002(S2)

[2] 温雪梅.课堂讨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15)

[3] 陈丽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讨论艺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6)

[4] 陈兆岭.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实施策略[J].文教资料.2006(02)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