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7-03-24卢兆丰孟凡收徐栋
卢兆丰+孟凡收+徐栋
摘 要:面对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在技术和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各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培养。发达国家在师资培养渠道、任职资格和培养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我国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各高职院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与方法,但也存在着各种不足。
关键字: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成长规律
1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德国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德国的職业教育以“双元制”闻名于世,对于我们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经过文献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即为“专兼结合”,这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宝,德国建立了立体的师资培训渠道,培训机构的性质和类别多种多样,培训所需费用均由政府买单。
(2)美国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鉴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职业教育教师提高的关系,美国不断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分析职业教育教师的困境,关注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研究很多,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对新入职教师培养的研究、对职教教师专业全面发展的研究、对职教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的研究。
(3)英国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充分考虑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培训提高在教师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所安排,逐渐呈现“三段融合”现象,即“职前培养、入职辅导、职后提高”三个阶段,保证职业教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院校均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全国高职院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40%左右。文化基础课程教师一半来自师范类院校,专业课教师大部分来自非师范类院校,这些青年教师基本上都缺少教育专业背景,职业技能较弱,同时在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课程知识、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并且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没有相关行业工作经历,也没有经过长时间系统的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大学课堂直接走上高职的讲堂,身份、任务以及心理认知都快速发生了变化,然而教学技能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和锻炼的过程,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还有待提升。青年教师大多是近几年新进的紧缺专业的教师,他们毕业后立即就承担了繁重的授课任务,相对空余时间较少,无暇参加各类集中培训和学习。
(2)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研究
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其主要矛盾决定的,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也不例外。有关研究针对“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设计了包含个人努力、人际关系、用人机制、学校环境等20个选项的问卷调查。经调查统计,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主要体现在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进取精神、对教师职业的持久稳定的兴趣以及坚实的教学、科研能力。外因方面,领导的培养和指导是教师成功的保证; 老教师的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环境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年教师普遍认为,个人努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成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学校用人机制和环境。同时,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消极因素: 57% 的教师认为青年教师在教学初期的收入、生活条件在当地属于中下水平,待遇得不到保障; 45% 的教师认为没有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内因和外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3)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研究表明青年教师成长存在内在进取规律和外在导向规律。内在进取规律是指对青年教师成长、成熟起主要影响的五个方面:一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先进的人生观,二是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奉献进取、创新的精神,三是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四是注重教学实践,五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外在导向规律是指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外在导向规律是指他们成长的特定的外部环境,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需求和正确的教师政策导向,二是高校的精心培养和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的转变。内在规律是成长的决定因素,外在规律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只有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最佳状态的融合才能保证他们全面的迅速成长成才。
(4)青年教师成长阶段研究
研究认为青年教师成长分为“适应期、稳定期、发展期、成熟期”四阶段。其中“适应期”一般是指踏入教师岗位的前3年,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知识完善、技能培养以及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而在此阶段的青年教师,多数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就业,缺乏教师基本规范和专业实践经验,并且上岗后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导致不能按时参加各类集中培训,最终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据调查,在这一时期青年教师出现不适应现象的比例约为87. 6%。
(5)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综合国内研究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对于师资队伍建设都非常重视,从整体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师资培训的内容、师资培训的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培训内容涉及了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改革理念、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等,培训方式有新教师入职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顶岗锻炼等多种形式,均取得了相应的培训和研究效果。
3 山东省关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山东省现有高职院校78所,分析其师资培训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入职前的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大约用10天左右的时间学习完高等教育学、高等教学心理学、高等教育职业技能等课程,随后通过考试者获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不能够系统的进行全面学习;二是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的访问学者项目,此类项目给予青年教师业务知识上的进步很大,但受众面小,每年仅个别老师有机会参加培训;三是出国项目,此类项目和访问学者一样,均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受众面小;四是教育部、教育厅统一安排的国培、省培项目,但这种培训多是针对专业技能开设,对于教师全面成长涉及较少;五是各行业、团体组织的社会培训,时间短、收费高,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六是校内培训,此类培训受众面较广,但部分培训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多数教师也是应付了事。
4 研究现状的不足
从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们分析了整体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针对问题提出了师资培训的一揽子培训策略。但是没有针对教师各发展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尤其对于初为人师的高职教师如何顺利渡过“适应期”,快速找到职业成就感没有相应研究,忽视了青年教师处于“适应期”的“有学历无经历(缺实践动手经验)”、“有专业无教功(缺教师教学基本功)”、“有精力无时间(缺乏培训时间)”的特点,也没有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方式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适应期”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静. 五位一体,分层培养,提升双师素质团队[J].考试周刊.2014(8):15-16.
[2]王萍萍. 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J]. 中文信息》,2013(9):61-61.
[3]柯招.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 2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