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2017-03-24汪迎冯家慧
汪迎+冯家慧
摘 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较宽口径专业。实验课、实践课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操技巧及其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在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实验教学情景不容乐观,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析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写成此文,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教学;创新发展;探讨与实践
1 引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工作,并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融合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主导方向侧重于对实验教学。也就是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要根据学科的发展规划来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这就要求他们应该具备更加专业的技能。
总体来说,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打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学好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例如物理、工程数学、电子技术等课程。而学生要全面掌握该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就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以此来加深理解理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独立完成课程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现实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客观现实,比如很多高校由于资金和教育理念的落后,仍然使用着陈旧低效的实验仪器,既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也不便与学生的实验学习,此外还存在着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等的原因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推进学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学习,促进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2 实验课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主要以三种方式组织教学,即理论课、实验教学和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其中实验教学、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高校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组织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能否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行学分制是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相当繁重,在全面实行学分制尚不成熟的时候,首先在实验课教学中实行学分制,将是一个建设性的尝试,是完全必要的。其必将开创我国大学理工科实验课程学习一项新的变革,成为大学课程全面实行学分制的先河。从而打破传统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限制实验课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用的局面,使其真正体现出工程意识。因此在国内,长春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将首先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两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实行学分制,把实验课真正从理论课中解脱出来。
“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它不包括学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的课外讨论与交流、准备考试以及从事其他与课程有关但与课程教学无直接联系的学术工作的量。这个关于学分的定义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便是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认为学生若要获得某个学术性的学位。与之相对应,实验学分制就是用来衡量理工科学生们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数量的一种单位,首先,学院老师根据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选出本学期应掌握和了解的实验,将必须掌握的记作一个学分,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上,对于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群体,可以让他们拔高开展了解提高性实验,提高性实验的学分记作两个学分。再次,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完成实验要求,基础实验为必须完成的,是学习的最低要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扎实,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提高性实验,获得相应的学分。最后期末期间,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实验课程各项目由多位教师参加指导的,由实验室进行成绩汇总后,将实验成绩交课程任课教师。各实验室要结合实验教学学分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调整各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增大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使之在规定年限里年达到50-60%。
3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课程改革之后所发行的新教材,新教材在编写思想、总体结构安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等方面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但又不完全囿于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发展。这就对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3.1 重视实验,以物明理
这次使用的新教材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作用,从教学的角度讲,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虽然不全是实验探究,但是通过学生的探索,将未知变已知,他们与初中阶段的探究具有相同的特点,只是研究手段更丰富。比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相信加速度的表达式”等等。
以前,实验教学是薄弱环节,这套新教材加强了实验的教学。有大规模的定量计算的“验证机械能守恒”,也有“实验”栏目,要求学生自己做的,但是多数是定性的实验,也可以随堂处理。“做一做”栏目也是实验,但是大多数是拓展性内容,期中有的器材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所以对于实验的要求层次比较广。
这套教材还加强学生的活动,加强教学的互动性。比如第一章第5节的“思考与讨论”目的是电子信息的关系,而不是有教师正面讲述,先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再到另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勤思考,敢于质疑的好的學习习惯。
这套教材还在很多地方利用了数学的极限的概念。对于极限概念的接受有很大的难度,数学里也是略微提到,所以我个人认为引入的地方太多不好。
加强电子信息实验,淡化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突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和地位,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课外化、微型化、兴趣化和生动性,课本中随处都可见类似的电子信息实验。
3.2 转变教学观念
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过程的过程中,首先大学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要转变。要多给学生自主性、多给学生时间、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如:验证平电子路线实验: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探究,其他同学在底下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在一旁引导启发并设置相关的探究问题;再分组实验验证定则,以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动手实验并思考的机会。要特别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过分强调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例如:有意识地或总结或点拨,在学习电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学生提出意见的构想并进行实验后,老师应该进行适时的总结,对大家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提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同时也不打击学生自信心,对取得的成就进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我动手能力的培养。
3.3 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发展是以众多的理论和实验为基础的,可以说,理论知识来自于实验,也就是说,没有实验就难以获得理论,同时得出的理论又以实验为现象继续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促进实验的进一步完成。
实验教学是促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科学思维产生交叉复合作用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诞生的摇篮,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必须建立起具有较强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因此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4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时压缩、内容增加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院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探索: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以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的内容,大多是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加强理论学习的认识性而设臵的验证性的实验。对于此类实验,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验的主动性,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技能。
通常实验箱上有一些便于学生实验的功能。但使用实验箱会带来接线不能太复杂、支持芯片不多、实验范围有限和部分复杂功能无法实现等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对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掌握了测试方法的同时也强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促进了理论教学,激发了实践兴趣。
5 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实验室考虑到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有些学生需要用课后的时间来继续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开放实验室是将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科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必要条件,时间、仪器设备、房间场地、必要经费、各种资料、指导人员等,,要部分或全部向实验者有目的地开放。开放实验室可以变学生“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增加学生进入实验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实验室开放初期,在学生没有习惯开放性实验方式时,实验室的全天开放并没有什么效果,大部分学生都拖到最后时间完成,甚至是在最后一下午来完成实验。实验室拥挤不堪,实验效果不但不好,反而达不到原来的目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虽然作出具体的实验日程安排,但这种安排应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既可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又可在实验课外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完成实验任务。
6 结语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实现知识一能力一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共同开创高校实验教学的新局面。钟对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研室各位老师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结合大家多年来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的体会,我们提出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思路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9.
[2]孙洪宇.关于对电子信息创新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15):52.
[3]何宝祥.陆桂荣,储开斌.电子信息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
[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9-22.
[4]陈小虎,刘化君,朱晓春,等.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4):55-56.
作者简介
汪迎(1965-),女,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实验师,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实验系列研究方向:基础电子技术(电工、模电、数电、电路分析)实验或計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