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诱发学生内驱力?发展学生自主性

2017-03-24庄秀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明治维新内驱力学会

庄秀梅

摘 要: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在自我监控下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只有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和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会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诱发内驱力 学习

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是促使学生自主性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内驱力,是指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有了内力,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无时无处不想学。内驱力,是来自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历史之后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只有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和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会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探究中诱发内驱力

诱发内驱力,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在自我监控下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老师在教八上《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并由学生进行质疑,这是比较开放的教学方法。学生比较兴奋,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都想尝试着提问一些有新意、高质量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上升到了最活跃状态。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首先进行梳理,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已知的历史知识和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解答,甚至是一些合理的想象,让大家充分发表看法,各抒己见,互相补充。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答,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小小议论或辩论形成答案。对有的问题,不要确定唯一答案。如学生没有涉及到的问题,老师再进行补问并做好各问题的补充完善。(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肤浅还是深刻,老师都要给与鼓励。)

老师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为什么还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它和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利是否相矛盾?

2.倒幕中武士集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为什么还要废除武士集团?

3.为什么要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4.既然提倡“文明开化”,为什么义务教育还要“强制性”?

5.西方国家不愿日本强大,日本能请到外国专家吗?

6.日本国家面积很小,为什么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7.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为什么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呢?

8.我很讨厌日本,我们应怎样看待日本呢?

从问题中不难看出,学生也动了一番脑筋,但因为书中内容过于笼统,使学生在某些知识上不能理解,如4,但也能看到,学生的确提出了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如1、7、8等。

作为老师,看到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燃烧,真是有些激动。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再进行点拨。最后把问题集中在了7、8上。第7题老师引导他们从两国当时的掌权者、领导力量、新旧势力的对比、社会背景、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因这一问题局限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很难圆满解决,于是在他们热切期盼的眼神下,老师趁热打铁,布置了一篇研究性报告:我看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在讨论第8题时,学生联想到了很多,大家普遍认同的就是日本民族的好学精神。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无不说明了日本重视引进先进文化,重视教育,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在弹丸之地顽强的生存与发展,重要的原因就是借助全世界的雨露精华发展起来的,于是想到了中国,日本民族的崛起的确应该给我们带来启示。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这是介于“发现法”和“指导法”之间的学习方法,被一些教育心理学家称之为“指导发现法”。让学生去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尽管学生不能轻而易举的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但他们努力去做了,经过独立思考和探索有了“发现”,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汇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在合作学习中诱发内驱力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料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

在学习七上“百日维新”一课时,老师设计如下问题:

1.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

3.在学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4.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和想法?

5.这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能与今天的事情联系起来吗?

6.能否结合课文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现编现导一部小品“总理衙门的辩论”?

在学生充分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想到的问题,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控课堂气氛。

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结果涉及到了很多的问题:如变法的曲折性;康有为对变法维新的执著;对戊戌变法内容的理解;为什么商鞅变法成功了,而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如果没有袁世凯告密,戊戌变法能否成功(这涉及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对谭嗣同死的看法;谭嗣同就义前说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理解等等。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中诱发内驱力,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成功通道,实现其知识迁移和能力遷移。

猜你喜欢

明治维新内驱力学会
培养内驱力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学会分享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一十三) 日本明治维新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明治维新”为例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明治维新前西方军事思想在日本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