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

2017-03-24依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重视阅读教学

摘 要:朗读能加速对读物的理解,朗读能迅速巩固认读成果,是感知课文内容的主要方式,能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培养正确而丰富的语感;朗读课文还有利于陶冶情操.

关键词: 抓好 阅读教学 重视 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并且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抓好了阅读教学,就能带动写、听、说的教学,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小学阅读教学包括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朗读是阅读课文的第一基本功,是进行阅读训练的第一基本技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好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一、朗读能迅速巩固认读成果,是感知课文内容的主要方式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认识陌生词,掌握汉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汉字,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字一个形 ,一个字一个义.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是历史的活化石.阅读课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否则是无法进行阅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习生字、难词,正音读、辨形符、记字义,日积月累,达到掌握汉语言文字符号系统.而进行朗读,能最迅速,最便当地巩固认读成果.

朗读,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使课文中的人物、景物跃出纸面,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知课文内容.朗读,它要调动多种感官投入: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有了多种感官的投入才能看清字形、读得正确响亮、不掉字、不添字.通顺流畅,聚精会神,心驰神往.陶冶性灵,才能更深地感受课文内容.同时,多种感官得到训练,能够形成多方面的素养,使眼更明、耳更灵、口齿更伶俐,心神更专一。

二、朗读能加速对读物的理解

学生通过朗读这座“桥”进入课文,文中的景物历历在目,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自然而然地关心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同时还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三、朗读能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培养正确而丰富的语感

朗读课文,字字入眼,声声入耳,对于语句的形态、句式、语调、语境等都有明确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模式,历久训练,就形成了规范的语感,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朗读出来,这就把两者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口头语言日渐规范,对提高语言能力大大有益。

四、朗读还利于陶冶情操

朗读课文,佳词美句,精彩篇章,以及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感情,都从心上流淌,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心灵得到感染,人格就会高尚起来。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是语文教师的本份.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然而有个别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只要求读正确就可以了.学生读起课文来,要么是唱读,要么是一字一顿地读.一篇课文读下来,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语气,既没有轻重起伏,也毫无感情色彩.使读的人没有兴趣读,听的人没有兴趣听.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本人从小学语文朗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要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主要方式有:

1.范读

教师给学生做朗读示范,意在给学生做朗读的榜样,当学生朗读时,就照老师那样读.教师范读时,字正腔圆,依情赋声,声情并茂,使学生移情动容,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染.所以,范读成功,不仅是朗读的表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认读、感知和理解.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教师,说一声“读得真好”,从而产生亲师向道的光环效果.

2.领读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对于学生难掌握的问句和感叹句,以及感情色彩较浓的词语,教师要多领读几遍,让学生细细体会.并朗读出来.对课文中的对话,也是朗读指导的重点,通过教师的领读,让学生找到不同语气、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的长句,学生掌握不好停顿,同样也需要教師的领读.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中的第23课《看雪》,有这样两个长句“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那里的小朋友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学生弄不清哪里需要停顿,哪里要读重音,读出来的效果很不好,通过教师的领读“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玩儿呢!”。学生很快就找对了感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了。

3.齐读

全班学生一起同声朗读课文,齐读既可以朗读全篇,也可以朗读某些精彩段落.齐读声音洪亮,可以造成全班同学好学上进的氛围,但也容易给个别学生偷闲提供机会,所以,齐读要和其它方式结合使用。

4.轮读

指令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既可指令学生个别轮读,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轮读或男女分开轮读.它的好处是:能进行朗读竞赛,一组读,另一组评,谁优谁劣,对比分明,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

5.分角色朗读

这是一种近似表演性的朗读,它是按课文中的人物分派角色进行朗读.朗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角色的心理、感情、语调等准确地传达出来,给人以情真意切的感受.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

此外,在提高学生朗读技巧训练中,除了感情充沛、注意停顿、处理重音、运用语调等基本要求之外,尤其要把课文的内容化为“内心视象”,即在学生的内心中要想象文中的人物、景物、事物,把自己置身其间,这样的朗读就会自然,就会以情动人。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抓好阅读教学,为听、说、写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依甩,女,傣族.1977年12月15日出生,勐腊县勐满岔河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大专本科,2016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重视阅读教学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