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色彩

2017-03-24滕爱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验作文教学

滕爱云

摘 要:习作教学不容乐观,最主要的症结是脱离生活,内容空洞。那么,如何改变目前习作教学之现状?惟有让其走生活化之路。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我们何不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来进行课堂延伸呢?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农村生活 体验

作文教学似乎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堡垒,成了语文教学的围城,提起它,教师总是苦笑叹息说“不好教”,学生则是一脸茫然说“不好学”。尽管我们总在突围,方法林林总总,流派形形色色,可我们总感到不尽人意,为什么?

习作教学之所以这般不容乐观,最主要的症结是脱离生活,内容空洞。那么,如何改变目前习作教学之现状?惟有让其走生活化之路。

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我们何不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来进行课堂延伸呢?毫无疑问,当然可以。

一、体验自然——夸家乡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油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的幸福,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再次,这几年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我带着孩子参观养殖专业户、经济农作物种植专业户、成片的蚕桑绿带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路的更新说起……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

二、走进生活——累素材

“农活”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地,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同学们的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

同學们叙述着自己的 “家事”,叙说着自己的感悟,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要的作文吗?

生活中那些不为成人注意的小东西,都会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就连一根废弃的绳子在他们手里也可以用来跳绳、拔河、爬树,还可以系在两棵树之间荡秋千。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爱玩的天性,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机会,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空间,投身到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尽情地玩耍、嬉戏,玩出童心玩出水平,在玩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总之,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解放心灵——说真话

现在的小学生作文的程式化、成人化、政治化现象相当普遍,而反映少年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童韵的作品却廖若辰星。因此,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

在一次习作课上,我布置了学生写一篇《我的语文老师》的作文。第二天我认真地阅读着同学们的习作。大多学生在习作中写到我是如何地关心学生、爱岗敬业,读到这里我很是高兴,想到平日的辛劳没有白白地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篇学生的作文本上,他竟然在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滕老师,她脾气太暴躁了,平时我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就严厉地批评我。”当我看到这样的字眼,刚才那股高兴劲一下子荡然无存。这篇习作被我抛在了桌旁。我继续批改着学生的作文,但后面的作文大多是一些赞美性的语言。读着这些写法不同但内容千篇一律的习作,我也有些乏味。我又忽然想起桌旁的那篇被冷落的习作,再次翻开阅读起来。当我重新阅读那些文字时,静下心来思索着:平时我们都提倡学生在作文时说真话,然而学生遇到我这么一位严厉的老师时,他们却不敢说真话。后来,我找到那位同学肯定了她在作文中敢于写真人真事,并帮她纠正了他作文中不足之处。在作文讲评课上,我让那位同学隐去了我的真实姓名在全班范读。读完以后,同学们异口同声就说出那位老师就是我。我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那位敢于说真话的同学。而那位同学听了我的表扬也露出了微笑。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的答案的唯一性,思维的同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思维发展。翻开一份份作文总有种“千人一面”的感觉,无论是形式上、内容上,甚至遣词造句都有相似之处。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真正给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初学写作的学生敢想敢说,能大胆地把生活的体验反映在自己的作文中,写真人记真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想抒发的情,这样才能在他们的习作中找回实实在在的真感觉。

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定能给农村的孩子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勤于开拓,定能让孩子找到一个写作活水的源泉;只要我们科学引导,定能让孩子找到写作的快乐。如果我们农村教师长期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习作定会盎然生机,学生原汁原味的作文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享受。

猜你喜欢

体验作文教学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