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探讨

2017-03-24牟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语文

牟兰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课程当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关乎着小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等多项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学生后续学习以及其他科目学习的效果也有决定性作用。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并寻找出高效合理的优化措施,以下将进行针对性讨论,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是帮助学生培养知识基础的重要科目,特别是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建立与强化来说不可或缺,不但关乎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对于其他科目知识点的理解与笑话也有着决定性作用,认清其重要性,便自然能够理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完善在教学计划中应当占有怎样的比重,了解其本质,并找出更高效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改进措施,才能确保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顺利,最终得到更好的语文学习成果。

一、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内涵

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处于基础建设时期,各项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培养,才能确保后续学习进程的跟进以及学习的最终效

果[1]。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更快理解所学文章及知识的内涵,并迅速消化,使其成为自身识体系的一部分,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在后续的语文及其他科目学习过程中更加一帆风顺,事半功倍。综上所述,毫无疑问当前对于国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完善与创新是刻不容缓的首要课题,其落实关乎着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被轻视、被忽略的,在阅读过程当中,阅读材料选择合理、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便会自行对文章进行分析与解构,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只是依照教师的安排,读一些自身并不感兴趣的文章,并被教师的思想影响,以教师要求的方向去进行思考与理解,则完全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强化自身的理解能力,而且思想会被禁锢,会被教师的思想奴役,这对学生后续的语文及其他科目学习是毫无益处的,会让学生形成被动性思维,不再习惯以自身的视角去看待任何问题,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是最为迫切的首要任务。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创新措施探讨

语文阅读教学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具体的完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思考与讨论,目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对于阅读材料选择失准、阅读过程由教师主导,会导致学生兴趣无法被激发。教学思想过于单一,对于教学方法疏于计划,会降低教学效率,使阅读教学真正作用无法发挥,学生思想能力的提升也自然无法谈及。只有抓住重点,详细计划,才能保证教学改革作用的发挥。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个人观念与喜好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自身的思维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小学阶段也不例外,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被自身兴趣与脑内想象引领的,对于过于晦涩的文章是根本无法提起兴趣,也无法完全理解的,但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用自身的思想作为主导来教导学生,决定学习的内容,这是对于学生个体意识的忽视,不尊重学生自身的想法与特点,教学自然无法得到好的效果[2]。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当先转变自身思维,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依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个人喜好、观念、需求去进行引导,才能让学生投入阅读情境。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小红帽》这篇国外经典童话故事时,教师应当以学生作为主角,根据剧情推进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小红帽遇到大灰狼时,教师可以提出诸如“你认为小红帽这时候应该怎样做?”这类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学生自然会开始对剧情进行深入的阅览与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而且教师不应对学生的答案立刻进行评判,而是可以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后续的阅读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才是对学生自主思维的尊重,也只有这样以学生为主的引导才能真正确保阅读教学作用的发挥。

2.针对性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材料的选择对于学生的阅读过程来说有着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选择的阅读材料如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继续阅读下去,就等于是徒劳的,因此在开始阅读前,教师应当先对学生的喜好、细微特点及阅读需求进行思考分析,并找出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投入进去的文章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文章阅读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个被强硬安排的任务,进而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与思维。比如根据小学生图像化的思维特点与理解方式,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阅读材料选择时可以以绘本作为主要选择,或询问学生,最近是否有比较喜欢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的阅读能够有选择,而不是被困在教师选择的范围当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完善教学方式,让阅读课程更多彩

阅读应当是一个愉快的故事探索过程,而不应是被强迫完成某一任务的执行过程,教师想要让学生更主动的进行阅读与思考,得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就要对当前教师一言堂的枯燥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巧妙安排阅读的导入环节、在阅读过程当中,应当以学生理解为主,以适当引导为辅,带动学生的热情,在阅读后,应当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总结与整合,表达出完整的阅读感想,进而完成一次阅读过程。例如在对《孔融让梨》这篇经典故事展开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以提问代入内容,可以让学生针对“如果家里只有一个梨子了,你會把梨子让给父母/兄弟姐妹还是选择自己吃呢?”学生针对文章有了疑问,便自然会对文章中的内容以及文中人物的选择更加好奇,阅读便自然开始了。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配合图片或配合文章即时作画,让学生配合图像加深理解,在文章阅读结束后,教师则可以提问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感想,如“你认为孔融做的是否正确?”“孔融这样做是否有必要?”“孔融这样做有着什么样的目的?”等等,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回想,并巩固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才是更为完整且有效的[3]。

结语

阅读教学是建立学生对于事物理解的关键,不但对语文科目来说是重要环节,对于其他科目的后续学习也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对其应用不断进行深入思考与改革,是我国语文教学领域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宁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10):40-41.

[2] 朱成友.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01):50-51.

[3] 丁立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 才智. 2013,(05):30-31.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