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课程体系合理衔接建设探究
2017-03-24赵雅婷陈建超
赵雅婷+陈建超
摘 要:文章针对“建筑力学”课程在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合理衔接的应对措施和课程体系建设意见,为今后编制真正适用于不同层次职业技能人才专用的衔接教材,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整体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高职;合理衔接;课程体系;应对措施;“建筑力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我国中高职衔接主要以传统的五年制大专、“3+2高级技工”及近两年出现的“3+3分段大专”等培养模式呈现,在职业教育中仍存在着缺乏配套的衔接教材、课程设置重复或脱节、培养目标不统一的尴尬窘境,这阻碍了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输出。
二、现状分析
以“3+3分段大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建筑力学”为例,在中职、高职这两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内容重复,层次不鲜明
现行高职教材虽与中职教材分属不同系列,却将中职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几乎不变的顺序和形式进行重复呈现,甚至例图、例题也有相似或雷同之处,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课时的浪费,也不能有效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培养重点有偏差,教学目标不对接
相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我国中职教育阶段的培养侧重点普遍存在着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特点。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后,又将面临高职教学内容过于丰富、专业知识覆盖面过广、难度过大的挑战,这使得一些文化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又相对欠缺的中职毕业生很难持续保持学习兴趣并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3.技能训练不对接,评价标准差异大
中职阶段对学生的技能培养重点主要集中于基础素质教育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职业定位主要是能熟练进行测量放线、砌筑、钢筋绑扎的施工员、安全员等工作;而高职阶段更多指向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技术及管理人才,职业定位层次更高,更具发展前景。两者在培养目标、教育引导模式及实施结果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对接,直接导致中高职教师对教育目标把握不准,学生对学习方向认知不清。
三、应对措施
1.课程内容的编排应逐级增加深度和广度
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通常都比较薄弱,在此前提下,课程内容的编排要尽可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建筑力学”课程在中职阶段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力系平衡求解、主要结构构件构造要求;而在高职阶段则可相应减少基本理论的教学,转而面向岗位需求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将学习任务模块化、综合化,要求学生熟练识读施工图,并进行简单计算,深入把握知识点。
2.知识点应在呈现形式上推陈出新
中高职学生通常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但往往缺乏系统而连贯的学习方法和严谨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如进行静力学基本知識的介绍时,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和常见现象为引导,代替传统的大篇幅文字叙述以及难以理解的公式模型,使知识点更加切合实际,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实训内容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无论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应当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特色。在进行技能实训时,要注意评价标准的统一协调。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中职阶段的实训内容主要为泥瓦工、钢筋工实训,知识原理主要集中于“建筑力学”课程中的水泥砂浆配合比、钢筋的品种规格分类、梁柱的配筋等。而高职阶段的实训内容则可进一步深入构件设计、承载力计算的知识层面,使学生不仅仅会动手,更能够手脑并用,成为懂理论、熟操作的多元化人才。
目前,保障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虽仍停留在探索的层面,许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尝试先从一个专业做起,逐步摸索,依据成效,改革推广。文章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探索性地提出了若干观点和实施建议,以供实际教学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何万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及问题探讨[J].教师,2014(32).
[2]王 龙,吴 磊,丁立刚,等.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
[3]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