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白头”现象发生原因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03-24杨凯然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影响因素心理健康

杨凯然

摘要:少白头现象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还有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少白头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及药物因素、生活方式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为了清楚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对陕西省渭南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开展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整理相关信息,分析引起渭南市中学生少白头现象的相关因素,发现渭南高级中学学生少白头现象较为常见,主要与遗传因素及睡眠质量相关,但并未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 少白头;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研究背景】

“少白头”是指青少年时期头发过早变白,头发呈花白状的现象。白发的病因很复杂,遗传、营养状况、精神因素及全身性疾病等都可以影响白发的形成。现如今,“少白头”现象正在不断蔓延并严重影响着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少青少年还未及加冠就让丝丝白发爬上梢头,“少白头”现象让许多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为这提前到来的“衰老”头疼不已。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苦恼值得整个社会去重视。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过大的精神压力、个人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使“少白头”现象愈演愈烈,而此现象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目的】

探究高中生少白头现象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及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影响。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搜集国内外对于少白头问题的研究进展,了解理论基础和发病背景,寻找创新的研究视角。

(2)问卷调查法:对于作者所在学校的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归纳整理问卷信息,对高中生少白头现象的原因、心理影响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

1.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86.5%。调查对象包括高三年级男生84人,占调查样本的48.55%,女生89人,占调查样本的51.45%,男女比例基本反映渭南高级中学学生性别比例情况。其中,出现过少白头现象的学生有60人,占总人数的34.68%,比例较高。性别比例方面,参与调查的男生共29人曾出现过少白头现象,占参与调查的男生人数34.52%,女生共31人出现少白头现象,占参与调查的女生人数的34.83%。总体上参与调查的女生少白头现象出现的比例略高于男生,两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

少白头的严重程度方面,共有60人面临少白头困扰,其中45人表示少白头现象不明显,只有零星几根白发,占少白头人数75%,8人少白头比较明显,占13%,7人头发几乎全白,占12%。可见大多数出现少白头现象的同学白发现象并不严重,尚未对个人形象造成较大影响。

2.少白头成因分析

2.1 遗传因素

我们调查了同学父母出现白发的时间。父母在20岁以前出现白发现象的同学共有8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少白头现象,其中2人头发几乎全白,3人少白头比较明显。父母在20- 35岁之间出现白发的情况共18人,子女中出现少白头的有6人,占33.33%。35- 45岁出现白发的共103人,子女出现少白头共36人,占34.95%。45岁以上出现白发共32人,子女出现少白头共7人,占21.88%。截至调查时间,父母未出现少白头共12人,子女有3人出现少白头,占25%。可以看出父母出现少白头年龄越早,子女发生少白头现象的比例更高。20岁前出现白发的父母子女几乎均出现少白头,20- 35岁和35- 45岁组间无明显差异,父母45岁以上出现白发,则子女出现少白头比例较低。

家族聚集倾向的调查中,有少白头的同学的兄弟姐妹出现少白头现象的共16人,占少白头同学人数的26.67%。而没有少白头的同学兄弟姐妹中出现少白头现象的共10人,占无少白头同学人数的8.47%,可见出现少白头现象的同学兄弟姐妹中同样出现少白头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少白头的同学,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2.2化学物质影响

我们调查了同学染发以及生活环境周围有无化工厂、核电站等情况。共3人经常染发,但均为重度少白头同学(几乎全白),大多数同学从未染发或很少染发。大多数同学家附近无化工厂、核电站,部分同学生活在化肥厂附近,但是否生活在化工厂附近对少白头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2.3生活方式

2.3.1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方面,101位同学饮食较为均衡,其中34人有少白头,67人无少白头。34人偏爱肉类(少白头11人,无少白头23人),19人偏爱蔬菜(少白头7人,无少白头12人)其余同学偏爱零食、淀粉类等不一。但总体看,出现少白头的同学与无少白头同学饮食习惯无明显差异。

2.3.2睡眠习惯

我们采用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两个指标来衡量学生睡眠情况。大多数同学在12点- 1点之间入睡,其中83人无少白头,50人出现少白头。11点前入睡的同学共9人,其中少白头2人,占22.22%。而凌晨1点以后入睡的同学共8人,其中少白头3人,占37.50%,比例明显高于入睡时间较早的同学。睡眠质量方面,睡眠质量较好的同学共84人,其中少白头同学31人,占36.90%。但在各组出现睡眠问题的同学中,少白头同学所占比例均高于无少白头同学。入睡困难的同学共80人,其中少白头46人,占57.50%。睡眠中易醒的同學共57人,少白头同学33人,占57.89%。早醒的同学共25人,少白头同学14人,占56.00%。睡眠中多梦的同学共62人,其中少白头同学40人,占64.52%。

2.4精神压力

在针对同学“是否经常感觉到紧张焦虑”的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选择经常偶尔或者很少焦虑。16人经常焦虑,其中少白头6人,占37.50%。从不感到焦虑的同学共15人,其中少白头6人,占40.00%。有无少白头现象的同学在精神压力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3.少白头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在对少白头观点的调查中,113位同学认为少白头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占所有同学的65.32%。其中有少白头的同学共37人,占全体被调查同学的21.39%。45名同学(26.01%)认为少白头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可以反映身体疾病,其中少白头同学占17人。分别有5名和9名同学认为少白头是正常现象,其中有少白头的同学分别占2人和3人。

少白头对精神心理的影响方面,50人认为少白头不会给自己造成影响,其中少白头同学占其中42%。24人认为会对自己造成影响,少白头人数占其中29.17%。66人认为白发量多会对自己造成影响,少白头人数占其中40.91%。32人持模糊态度,其中有少白头现象占15.63%。

在少白头对未来求职就业方面影响的调查中,有93人认为“少白头对求职有影响,但主要看能力”,占据调查总人数的52.2%,有49人认为“对求职毫无影响”,占调查总人数的27.52%,有29人认为“取决于专业”,占调查总人数的16.29%,并且有6人认为“对求职影响很大”,占调查总人数的3.37%。是否为少白头同学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如下问题:

一、少白头在高中生中并不少见。

本次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不同程度受到少白头現象的困扰,可见渭南地区少白头现象的发生率较高。由于本地区既往无相关调查资料,尚无法评价少白头发生率是否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渭南地区青少年中少白头并不少见,需要引起当地教育部门及卫生部门重视。

二、少白头成因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同学基本反应渭南地区高中生性别比例,男女生出现少白头的比例大致相当,表明少白头现象的发生与性别并无明显关系。调查中我们发现,父母白发出现年龄较早、亲属中有少白头现象与青少年发生少白头显著相关,表明少白头现象与遗传因素之间关系密切。

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食品、放射线、药物、香烟、一氧化碳以及阳光中的紫外线都可诱发体内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在人体内产生连贯性的破坏作用,使黑色素细胞中的蛋白质络氨酸氧化,黑色素不能形成,导致过早白发。本次调查中高中生染发现象较少,并且染发较多的同学均为严重少白头同学,通过将头发染黑的方式掩盖白发现象,故无法得出染发与少白头现象的形成有关的结论。部分同学生活在化工厂附近,但对少白头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由于处于高中这个敏感的时段,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部分青少年甚至产生对前途、未来的忧虑及焦躁,大脑长时间紧张,遇事多愁善感。高中生的上述特点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紊乱、免疫力下降,使供应毛发的血管挛缩,细胞分泌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影响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及运输,从而黑发变白。但在我们的调查中,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压力方面,少白头同学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特点,这与我们的预期并不吻合,可见渭南地区高中生少白头现象的发生与饮食习惯、精神压力无明显关系。但是睡眠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少白头同学晚睡、出现睡眠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少白头的同学。

因此,渭南地区高中生少白头现象的普遍主要受遗传因素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与营养状况、化工原料污染及精神心理压力无明显关系。

三、同学对少白头的观念分析

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少白头现象是一种疾病,或者反映了躯体方面的其他疾病,但是大多数同学并不会受到少白头现象的影响,并认为白发现象对未来求职等影响不大。可见,调查中高中生对少白头现象的看法较为客观,但仍有部分同学,特别是少白头现象较为严重的同学,心理健康会受到少白头现象的影响,这部分同学需要学校、老师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根据上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减轻对学生的课业负担,注意提高学习效率。课业负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过重的课业负担可能是加重少白头现象的原因之一。考虑到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学校应尽可能减少题海战术,均匀分配每天的课业量,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二、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三餐规律且均衡。加强锻炼,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杜绝富含精制糖和面粉类的食物。

三、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少白头现象。虽然大部分同学并不会受到少白头现象困扰,但仍有部分同学因为少白头感到痛苦、压抑。学校、老师应注意关怀个别心理压力较大的同学,耐心疏导,帮助同学们正确面对自身特点,减轻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田宏现,彭司英. 385名大学生白发情况调查现状及白发原因分析 .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 第04期

[2] 方彦华,徐依依.青少年白发的病因及其治疗、预防 .医学与社会 , 2005年 第07期

[3] 李斌,耿琳.少白头,怎么办 .家庭医药, 2005年 第01期

[4] 王晓伟,陈莎,曹莹,田野,钟嶷盛.居住环境中微量元素与白发现象的关系研究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07年 第06期

[5] 吴凤英. 华发早生的自然疗法, 2008年

猜你喜欢

高中生影响因素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