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科技与人文“两手抓”

2017-03-24高文玲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两手抓坚持课程建设

高文玲

摘要:为迎接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更难服务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我们也必须同时认识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需要足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养成对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的人是不可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去服务于社会的,也不会很好地产生他的社会价值的,更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此,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科技与人文的统一,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手抓”。

关键词:课程建设;坚持;科技与人文

科技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的现象,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但不能解决价值观的问题;而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 亦即追求“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如果人文德行修养欠缺,纵使掌握先进科技,那么危害程度反而会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大量的现实表明,有文化的人,一定有知识,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这里的文化,就是指一种“精神”的底蕴,一种人文精神的素养。曾发生在北京某高校的一个大四学生,而且是一位高材生,居然用硫酸泼狗熊做试验,导致狗熊身上的皮肤大片大片溃烂,这一高材生的行为,就是其心灵深处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不足所致。再有某高校的两个学生,仅因为其中一个在做值日时把拖把水不小心滴到了另一个同学身上,就导致了一场恶性事件的发生。双方打动干戈,一方拿铁链,一方拿匕首进行殴斗,结果两败俱伤,都被送进了医院。试想,假如人与人之间若胸怀美德,多些宽容,多些谅解,多些气度,多些默契,又何尝这么一点小事会导致那么恶性的血的事件的发生呢!归根结底,是人文素养的欠缺—“缺德”所致。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学校往往偏重于学生知识方面的掌握与提高,缺少对学生人文、人格的完美塑造。只重知识的结果最终必然导致对情感和美感方面的忽视。这样的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教育。

加强人文教育,重视学生人格的陶冶,这不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一个人性和人格不健全、畸形发展的人是不可能在科学领域做出多大成绩,或者能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的。

在校大学生作为“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寄托了许多人的希望和梦想。然而近年来,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触犯法律的案件频繁发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更甚者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名校学子频频出现在黑名单上。从北京市大学生服务中心组织的一次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获悉,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其中盗窃约占七成。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都会痛心疾首.我们多么希望这样的现象永远不在校园里发生,但现实就是现实。

曾有報道指出,大学扎堆的北京海淀区,就屡屡发生大学生盗窃案件。仅一年的时间海淀法院就审理了60多件大学生盗窃的案件。半年就有30多个大学生被判刑。在这些被判刑的大学生当中也不乏科研能力很强的高材生,有读硕士的,有读博士的,甚至还有会6种语言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欠缺,价值观念偏差,人文底蕴薄弱所致。

与其说是学生素质的偏差,不如说是教育实施过程中价值取向的偏颇。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余英时在谈到“中国的大学如何向世界级的大学看齐”时,强调说“有一个原则要提出来,大学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大学的发展在人文方面,中国尤其应该急起直追!”,让人警醒。

宋代哲学家陆象山曾说:“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也有读书之功。其心不正,其事不善,虽多读书有何所用?用之不善,反增罪恶耳!”近年来,国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现实真正付诸于教育领域,往往只偏重于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亦即人格素质、美德素养。知识教育的灌输乃至拥有最高学历,都不过是就业的试金石,不能决定成就的空间和舞台;而人文教育与人格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前者,缺乏后者,就不能算是学会做人,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建设,不但要培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更为重要的还是学会做人。忽视学生人格陶冶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可见,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科技与人文的统一,坚持科技与人文“两手抓”。

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要建设一支知识功底扎实、教学技艺精湛、人文底蕴丰厚,作风优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善于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只有坚持科技与人文“两手抓”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也才是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两手抓坚持课程建设
监管与服务草根社会公益组织要“两手抓”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两手抓”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