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2017-03-24周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唐老鸭创造性创设

周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揭示矛盾,解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困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则更是一门艺术。“问题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朽的话题。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体现趣味性,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圆的认识》,在课末用电脑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唐老鸭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唐老鸭还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经过学生改进后的汽车上“嘎嘎”直叫,教师语言配合:唐老鸭在谢谢我们大家呢!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的过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质疑解难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教师要布疑、集疑、辩疑,学生要动脑、动口、解难。如教学“四舍五入取近似值”这一内容时,我说:“今天老师有一道非常难的题,请同学们一起与老师解决这一难题:小松的妈妈是鸿运商店的售货员,商店规定一捆铅笔10枝卖9.75元,可是小松的妈妈昨天卖一枝铅笔收了9.80元,这是为什么?”同学们被老师这一挑战性的问题难住了。这时老师恰到好处地诱导:“如果不知道,大家认真听讲,学完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怀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投入学习。很快,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找到了答案,李敏举手回答:“小松的妈妈昨天是这样卖那捆铅笔的,每枝0.975元,四舍五入每枝應收0.98元,卖10枝的钱就是9.80元。”

可见,教师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为学生提供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条件,通过动脑、动口和动手操作,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才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四、创设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小学生感到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数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已经学过有关‘比的知识,你们知道人的身体各部分有许多有趣的比吗?”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人的身高与两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有的说,人的胸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2。有的说,人的身高与脚长的比大约是1∶7。我继续提问:“知道了这些有趣的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学生兴趣浓厚,认真听老师介绍,若你到商店买袜子,把袜底在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自己是否合穿;公安人员破案时,如果发现罪犯的脚印就能推测出他大约有多高,为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老师顺势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这里是应用了什么数学知识来计算的,同学们想知道吗?其实,这里是应用了‘比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的知识。”这样就使学生从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中受到了启迪。

五、问题情境创设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造性的教就没有创造性的学,没有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空谈。问题不同于常规的可以简单模仿例题的习题,也不同于起反馈作用的考题,不能光靠熟练程度来解决,它应是知识的升华,具有新异、变化、创造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2米,一个身高1.3米一点也不懂游泳的小孩不慎掉进池塘里,会不会淹死?这个创造性的问题,不能光凭学生对平均数的求法的熟练程度来解决,而要靠对“平均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将学生引入“不平衡——探究发现——问题解决——平衡”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

猜你喜欢

唐老鸭创造性创设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为什么唐老鸭是迪士尼世界的真主角
Donald Duck Day唐老鸭节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唐老鸭”老帅
德国有群“唐老鸭主义者”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