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化作用

2017-03-24石学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教育 优化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1]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探索的主题,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等。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有效运用,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2]

1.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这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先让用动画引出现猪八戒和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里由于孙悟空没有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师兄弟产生意见,为了搞好团结,共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现在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问题。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了起来,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的。[3]

2.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时,先在屏幕上用动画显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和合并不断出现的画面作为主题画面,通过一只小兔骑着摩托车在长方体的棱上绕圈,并加上美妙的音乐,一下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对于老师要上的数学课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作为一线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应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作业改革,从注重人的未来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来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

1.信息技术可以将声音和动态图像相结合,其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减少疲劳,焕发精神,使他们愉快地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学生都能学得好,练得好。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设计一道“帮助小猫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

2.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的评价变的更生动丰富。在练习中还可以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如果解答对了,可以说“你真棒!”同时翘起大拇指或出示一个笑脸,如果回答错了,就说“再试试”或出示苦脸等。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适当地指引和帮助,而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累积性知识误差,有利于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的培养,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通过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协作化

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为数学教学建构一种理想的平台,即互动式学习。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通的环境。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教和学生单纯地学的枯燥局面,而转变为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在信息接受的同时也在表达。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活动,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合作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协作式学习。

如在上完“轴对称图形”后,教师预先在电脑中设计好一些有关于轴对称图形方面的知识,电脑可以判断你输入答案的正误,一道题做完后由电脑系统自动判断正误,用欢乐和哭泣两种声音表示判断结果。可以设定答题时间,超過答题时间就显示下一题,全部做完后再提交,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系统的统计功能,及时统计出全班有多少人做对哪一题,还可以统计出谁做对得最多和最少。通过这样的反馈,可以让教师适时调整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变换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路宝民. 巧用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绽放异彩[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2] 代振业.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3] 张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5,(11)

作者简介

石学素(1982年10月-),性别:女,民族:苗族,籍贯:贵州省湄潭县,文化程度:大专,现有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