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拥抱“互联网+”的姿势
2017-03-24齐传干
齐传干
云百科、云视频、云空间、云教室、网络教研……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中,不知不觉中,“指尖上的教育”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但教育拥抱“互联网+”的姿势,究竟该是怎样的呢?在热烈的拥抱中,教育者是否仍需保持一份冷静,时刻警惕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呢?
远程实时课堂,为精品课程插上翅膀
“越域学习”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新事物,让课程超越学校,传播得更远。想像一下这样的课堂情景:北京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在学习《丁丁冬冬学识字》,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河南滑县等全国1000多个小学的孩子们,也在《丁丁冬冬学识字》的课堂上,只不过黑板变成了屏幕,而“站”在他们面前的是清华附小的老师……
这是远程精品课的共享。在这样的课堂上,互联网技术消弭了空间的阻隔,孩子们共享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同听课的本地教师也会眼界大开,还能与授课教师进行在线互动。课后,教师之间还能通过微信群、QQ群、公共邮箱等方式,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我们还可以在课程开发上进行校际合作,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的远程协作,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不同地区的学校和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比如,在广州、肇庆、中山的三所“姊妹学校”进行的远程协作,联合开展了“传统与传承——让粤曲唱响校园”等一系列基于课程的项目活动,安排三校语文科、信息技术科、音乐科和美术科的教师,共同作为项目实验者参加了这一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研讨会上,三所学校合作的这一项目获得最佳展示奖。
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区域差异,拉近了强弱学校之间的距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让教育公平显得前景可期。
“我的学习我做主”,因材施教更现实
登录“一起作业网”,选好年级、单元,页面就自动生成词汇、听说练习。你会惊喜地发现,与寻常作业不同,这些练习其实是电脑游戏。比如“农场英雄”,朗读红色文字的内容,就能指挥小鸟击退入侵者;比如“海豚乐园”,发音的标准程度决定了海豚跳跃的高度……一轮游戏结束,语音识别系统将自动生成分数。
作业完成后,系统自动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筛选出来,让他们再次练习。练习情况存入数据库,供教师上课时参考,测试结果以短信方式自动通知到学生父母。借助耳机和麦克风,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即可高效地完成课程知识的习得。
现在,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的课程资源就会扑面而来,无论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借助互联网学习。
课程资源变成了购物超市,而学习行为成为菜单式的自选动作,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掌控学习进程。“互联网+”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现实。
大数据精准分析,讓教学与管理更加智能
上课前,云空间的学情分析数据,让教师准确地掌握学生在家自学的达成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重点;
课堂上,电子书包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从而帮助教师做到有的放矢,直击难点;
放学回家,学生在电脑题库中,能够收到根据自己的学习达成程度而自动匹配的家庭作业……
对学生来说,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可以精确地分析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薄弱点,定向推送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通过更少的练习、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对教师而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会在第一时间生成班级在知识点方面的共性问题,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网络空间答题时,会生成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向教师揭示:哪些题难度太低,哪些题难度过高,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了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等等。
不仅仅教与学的面貌在悄然变革,学校管理形态也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家长通过智能手机登录学校平台为学生请假,平台自动生成每日到校学生人数,食堂及时调整进餐安排;教学管理人员手拿平板进行教学巡视,实时传送每个教室的上课学习状况……这些每天在武汉市育才小学校园里上演的一幕幕,就是“互联网+教育”为我们展现的智慧校园。
除此之外,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智慧校园的一大亮点。每天推送不同内容,家长们关注后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发生的事情,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复习功课,家校联系更加频密、高效。
“互联网+”热潮裹挟之下,仍需保持一份冷静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合作学习、尊重个性……现代信息技术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
但是,拥抱之余,我们仍需时刻保持冷静。的确,“互联网+教育”带给我们学习的趣味、海量的资源、精准的反馈,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教育”还会带来什么呢?难道就没有什么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吗?
有人说,电脑比教师更了解学生;也有人说,互联网将取代教室、教师和学校。但笔者更赞同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的观点,他说:“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
一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教育需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人的社会性一定会促使他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与师生的交往,令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人的生命意识,需要同伴的交往、师生的交往才能习得,而很难孤立的在网上获得。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要回归到人的因素上来,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实施者的教育观如果不能遵循规律,与时俱进,再好的技术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教与学的内涵,不能令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本质的变化。
微课、慕课等作为适应于网络时代的知识传授方式,改变的只是知识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不变的是教学的核心、授课的设计。正如淘宝改变了商品流动的模式,但不管在哪儿卖,商品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教育技术也并非越先进、速度越快,就一定越有效率。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板书,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学生的具体反应,进行的随机的、最有效的交流,而触摸屏则很难有这样的效果。互联网技术如果使用不当,师生也会陷入新的“预设式”教学里,失去自我。
顺应时代潮流,是教育的不二选择,但必须认识到,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永远只是工具和手段。当我们在享受“指尖上的教育”时,确需保持一份冷静,牢记教育的本质和使命,以我们的智慧来驾驭技术,造福众生。
(作者系武汉市旭光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 周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