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的修行

2017-03-24许红宝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圆融道场平常心

许红宝

“人生是一场修行”,读书是提高修行的必然手段。读书让我们采一瓣馨香,教书让我们撒一地光明。以教入道,修正行止,以期用禅心启迪智慧,在知行中升华生命。

一个月以来,每天睡前捧读《跟禅师学做教师》,一位位入道高僧仿佛在我眼前表演着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让我浮躁之心渐渐清明、安宁下来。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即苦,解脱这苦,需要修行——通过修行,回到内心,在清明、澄澈的心境里,了解生命的真谛,求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至圆融、喜悦的人生。

“圆融”二字,不是第一次听说,但却一定是我一生难以达到的境界。修行就是“修心”,因为人生的烦恼、痛苦,都是从“心”而来的——不是旁人束缚了你,而是“心”束缚了你;不是外界给你的苦,而是“心”让你觉得苦。所以,在禅者看来,心就是道场,心随己在,随时可修,“行住坐卧,无非是禅”。正所谓:“生活无处不功德,人间处处为道场。”对于我来说,道场的瓶颈就是“圆融”,若能突破“圆融”,我也许就能达到“道”的另一境界。

教学生活是教师的道场之一,是教师修行的主要手段。修行,即修正行止:“正”是修的目标,正的就“行”,不正的就“止”,就“修”。能够忍受孤独,也许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封闭,是必须摒弃的习惯。但于我而言,却是“正”,因为我本不善于交际,八面玲珑永远与我无缘,所以我安然享受“静”带来的快乐。

享受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修正行止”的过程。今年接手三(7)班,班上有两个很特殊的学生。一个女生因先天智力缺陷,其家长在带其报名时跟老师说,不奢望孩子能学到什么知识,只希望老师多关注她的生活。这孩子也的确没有半点学习意识,上课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撕紙玩。一个新发给她的小字本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废纸渣。还有一名兔唇的男生,学习习惯极差,基础自然很薄弱。

我和其他老师经常交流这两个孩子的情况,也和他们的家长做了三、四次沟通,但对这两孩子来说,想短时间有所改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郁闷之余甚至也有了那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只要吃饭的时间让孩子吃饱了,课余的时间不要出什么安全事故就可以了,至于学习,听之任之吧。但随着谢云老师的笔尖,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教育,既需要我们有信心,也需要我们有耐心,更需要我们有恒心——所有这些‘心,都必然建立在‘平常心的基础上。”“平常心就是道”,失去了一颗平常心,仅将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问题学生及其他特殊学生就想要摆脱,想要摒弃,实在是坏了良心,失去了一个教者的“初心”。谢云老师说得好:“对学生要尽可能地理解、尊重、随顺,尽可能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心态去面对,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尽可能地冷静思考,平和处理,既让鲜花开放,也让野草生长。”其实,这两个孩子也不是“野草”,他们仍然是“鲜花”,只是这两株鲜花更名贵,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浇灌罢了。于是,我课里课外更加地关心他们,给予他们关怀与爱护,渐渐地,他们的学习情况均有所改善。

以平常心,做本分事,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变化策略,调整方法,让自己的教育路更加快乐幸福,这就是我目前要体悟并不断实践的东西。这些体悟和实践都需要以教入道,修正行止。这种修行,除技术和能力层面外,还包括生命状态和精神境界。通过“修正行止”,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丰富,正如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诗人品达的人生追求:“我不想生活得更多,只想生活得更充分。”

以教入道,“普度众生”。当然这个“生”就是学生。教室和讲台是我们的道场,平等、敬畏、慈悲、博爱、虔诚、执著……让这些美好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布道,尽量让学生去获得。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去关注和发现自己的内心,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用佛家的惯用词语,就是“精进”自身修为,不断努力,向上向善。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周小益)

猜你喜欢

圆融道场平常心
以平常心看婚姻
无尽圆融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圆融中心
稚拙率真 圆融大气
圆融和美,上善若水——邹惟山十四行诗管窥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保持一颗平常心
二间高夹新解
凡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