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017-03-24朱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情境思维

朱剑

[摘 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是当下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供学生乐学的渠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情境;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49-02

柳斌同志曾指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能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将会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乐学的渠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动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过程。因此,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教学“小数乘法”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花博会的场景:“同学们,这个双休日,我们准备外出搞一次集体野餐活动,去花博会领略百花争艳的美景。我们不但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和游戏奖品,还要购买花博会的门票,并包一辆专车接送我们,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呢?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算一算吧!希望大家遇到问题都能动脑筋想办法。”

(1)一张花博会的门票是15元,全班学生有45人,加上2位老师,购买门票共需多少元?

(2)购买了9瓶雪碧(4.5元/瓶),15袋蛋糕(25元/袋),20个气球(2元/个),共计多少元?

这里,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花博会的美景图,从学生已有的“整数乘法”这一旧知入手,引入新知“小数乘法”。因为是现实生活场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美丽的场景:一栋小洋楼前有一块郁郁葱葱的菜地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这块菜地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教师追问:“这块平行四边菜地的面积有多大呢?怎么计算?它的面积与哪些量有关?”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把这些问题弄清楚。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空间,促进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學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量有关?然后在电子白板中将平行四边形进行不断调整,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量有关。

通过图形的变化,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与它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在屏幕上出示以下图形: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探索:

(1)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和宽各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底和高各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有学生提出:“我在平行四边形的左边割下一个三角形,补到右边,就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之前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相同。”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继续研究,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这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拓展了视觉空间、猜测空间、思考空间、交流空间……大大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获取知识。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乐学渠道,增强学习成功感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观念,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为学生提供乐学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认知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在 “圆锥的体积计算”的课堂检测练习中,先以CAI课件的形式展示了几道选择题,让学生在电脑上用鼠标作答,以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当学生选择正确时,屏幕上除了显示红色的“√”外,还能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当学生选择错误时,就会出现小动物的头像并配有几声怪叫。这种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种表象刺激学生的方式,和传统的提问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的形象性思维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之一是“审题”,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带领学生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整理和摘录相应的条件和问题,创设相应的活动场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爱学、乐学的渠道,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先在电脑屏幕上显示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思考以AB边为轴旋转一周将会得到什么形体。

在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基础上,可用电脑作旋转演示的验证。

接着,利用电脑中相应的功能,对圆锥体作一定的变化,引导学生研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提问:“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你有什么方法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在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将平面图形动态变化为圆柱体和圆锥体,又将一个圆锥体动态变化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锥体,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锥的体积与哪些量有关,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借助多媒体不断动态变化、形象具体的特点,带领学生不断地探索、思考、想象、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总之,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