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二十载,护航打工路

2017-03-24梁欢李力农清清李荣亮

人事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丽顺德务工人员

梁欢 李力 农清清 李荣亮

春节过后,八桂壮乡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尚未褪去,又有数量庞大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踏上外出打工的旅途,为了家中亲人的期盼,为了新年的希望和愿景。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广西每年都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到与广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且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打拼,他们凭着广西人的朴实和勤劳,为粤桂两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这支劳务输出大军身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为漂泊在外的广西籍务工人员排忧解难、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驻粤劳务办事处(以下简称“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涓涓细流,滋润外出务工人员心田

2015年元旦前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某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18死33伤重大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后,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顺德工作站站长杨有广第一时间与顺德区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获悉在此次爆炸事故中有3名广西籍务工人员死亡,6名受伤。随后,杨有广与赶赴顺德的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的同志一道前往事发企业和收治伤者的医院了解相关情况,慰问严重烧伤的广西籍务工人员,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问候。在做好事故死、伤者家属的安抚工作之外,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的同志们还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协助处理事故死、伤者的赔偿和善后事宜,为他们争取最大限度的补偿。在事故中不幸遇难的广西桂平籍农民工胡加新是家中独子,其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小妹还在上学,家庭比较困难,在综合考虑其实际情况后,有关部门在按政策规定赔偿的基础上对其家属给予了额外的补偿,最终家属拿到了百万余元的赔偿。事故死、伤者家属表示,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在此次事故中反应及时,处理得当,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顺德,哪里有广西籍务工人员的投诉和求助,哪里就有顺德工作站人员的身影。2008年4月29日傍晚,广西扶绥县东罗矿区失业人员张辉打来求助电话,诉说其春节后从南宁乘火车到广州,后转东莞长安镇找工作,被非法中介骗到寮步镇安排到一家工厂做工,因忍受不了工作的苦累跑了出来,由于身无分文,便从寮步镇一路行乞到了顺德。接到求助后,顺德工作站工作人员立即找到张辉,见其衣衫褴褛、满身臭气,便带其回到工作站,了解事情经过,并安排食宿,在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后,买好车票送其返乡。

顺德某制衣厂新入厂的广西武鸣籍工人反映该厂工资低、车间干部态度恶劣、殴打工人等问题,要求换厂。顺德工作站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赶到工厂,开展调查,并召集劳资双方进行调解。经查实,该厂仅有个别工人因没有熟练掌握技术而工资偏低,个别车间干部确实存在催工人赶货时态度粗暴的问题。经与厂方交涉,该厂严肃处理了态度恶劣的车间干部,并保证以后杜绝类似现象发生。经调查处理,工人们表示安心在该厂继续工作。

广西柳州籍务工人员罗素萍投诉厂方三个月不发工资,工人们多次催讨无果,无奈集体罢工,结果不但没有讨要到被拖欠的工资,反而被赶出工厂大门,并被胁迫写下自愿离职书。顺德工作站工作人员在核实情况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情况,请求调解。接到投诉后,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迅速组织人员赶到工厂进行调解,责令厂方立即发放工资。第二天,罗素萍等人全额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

杨有广说:“外出务工人员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最需要帮助。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就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这里的工作繁琐却非常有意义。为外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保驾护航是我们的光荣职责,只要我在工作站一天,就会守好这片‘责任田!”从2006年9月入驻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顺德工作站以来,这位皮肤黝黑、踏实干练的汉子已经在这里默默坚守了10年,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平凡工作温暖务工人员的心田,成了在顺德务工的广西老乡最信任的“杨大哥”。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至2016年上半年,顺德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共下企业收集、审核传递用工信息3300次,直接参与和协助组织劳务输出12000人;协助处理突发性事件118起,工伤、死亡事件200多起;协调劳资纠纷700起;接待来人来电求助、政策咨询6000人次,深入企业探望劳工2000多人次;处理广西在顺德务工人员被骗事件50多起,为广西籍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50000余元,为稳定广西籍外出务工人员队伍,维护社会安定,促進粤桂两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执著坚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2017年2月6日,由横县人民政府主办,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宁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南宁市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办公室承办的2017年横县“春风行动”专项活动暨春季企业用工招聘周在横县人力资源市场正式拉开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招聘会不仅有广西区内众多企业参加,还有来自广东鹤山市的15家企业前来招贤纳才。而与这个由15家企业组成的外省招聘团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身材娇小、年轻靓丽的来宾姑娘——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珠海工作站站长刘丽。刘丽自己也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带着广东的企业回到家乡招聘,反正每年春节长假结束后,“春风行动”这场企业和求职者的“相亲盛会”,她从未缺席。

自2003年应聘到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珠海工作站以来,刘丽已在服务广西籍外出务工人员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13年,从天真烂漫到成熟干练,她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留给了珠海工作站。刘丽说,在到珠海工作站工作前,她曾在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工作过,深知外出务工人员的困难和艰辛。一个外出务工人员背后往往寄托着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希望。从“打工妹”到外出务工人员的“娘家人”,是那种给困难家庭以帮助,给茫然的人带来希望的满足感,让她放弃了知名企业的高薪,在这个事务繁琐又寂寞清贫的岗位上坚持了13年。

由最开始的“企业对员工百里挑一”到现在的“一员难求”,就业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刘丽始终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劳务协作、校企合作的路子,充分发挥了珠海工作站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珠海工作站加强与广西大、中专和职、技校的联系,积极为学生跨省就业提供服务。刘丽与工作站的同事经常为广西的院校和珠海的企业牵线搭桥,并带学校有关人员到企业参观、洽谈校企合作事宜。对学校输送到珠海就业的学生,珠海工作站精心组织,积极协调,从企业确认、时间安排、落实名单到联系车辆、接送学生、协助入厂、稳定情绪等,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学生输送就业顺利完成。一次,广西某技工学校输送一批学生到珠海藤仓电装有限公司。刘丽于凌晨4点35分接到学校电话后,即冒着蒙蒙细雨起身赶往上冲检查站等候。学生乘坐的车辆因临时在中途卸货晚点至6点多才到达。带着学生到公司后,刘丽联系公司负责人事的人员接学生入厂,并协助公司安排学生吃早餐、入住、体检,下午又带着随队老师到公司看望、回访学生直至晚上9点多。此后几天,又协助学校将体检不合格的学生送回。同时,根据学生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到公司了解情况,协调解决,并针对学生的思想波动,耐心说服教育,直到学生情绪基本稳定、安心工作。

这样的情景,几乎已经成了刘丽的工作常态。2009年6月,到珠海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20多名广西贵港籍学生,因试用期不合格被公司辞退。他们一时找不到新的工作而陷入困境。接到学校的求助后,刘丽一面了解情况,一面联系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爱普科斯公司、藤仓电装有限公司等待遇较好、适合学生就业的企业,并前往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抚学生情绪,征询他们的就业意愿,最终为学生确定了接收单位。

刘丽笑说:“从我们珠海工作站输送到珠海企业工作的广西老乡,很多都比我们收入高得多,有的甚至在大公司积累了经验和人脉后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能帮到这么多人,我觉得很满足,这种满足感是金钱不能比的。”13年来,珠海工作站的服务惠及广西14个地级市及广东珠海、中山、江门,该站共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业务、协调关系约700次;下企核实用工信息约 1200次,向广西各地发回招工信息约2000 条,完成劳务输送约 13000人。2011年,珠海工作站被珠海市人民政府评为“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奖励10万元,刘丽被评为“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不忘初心,一切为了群众满意

2016年4月6日,任职于中山市某快件公司的广西岑溪籍务工人员罗军源致电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中山工作站请求帮助。当年2月22日,罗军源乘坐快件公司的轻型箱式货车前往客户处收货,途中被一辆小型普通客车擦撞,导致骨折,经医院治疗后病情基本好转,医生建议其办理出院手续回家静养,但罗军源担心后续的治疗费用问题,遂向中山工作站咨询相关政策并请求帮助。中山工作站站长于军接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看望罗军源,详细询问其治疗康复情况,并送上救助金。为解除伤者的后顾之忧,于军向其宣传劳动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协助其申请工伤认定,下一步工作站还将协助其与企业协商补偿事宜,并进行跟踪服务。

广西横县籍务工人员徐家彬2012年从横县平马镇老家到中山市小榄镇一家物业公司当保安,2016年由于罹患尿毒症,物业公司不愿与其续约,且拒绝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万般无奈下,徐家彬听说在中山有个专门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地方,只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中山工作站寻求帮助。于军接到求助后,毅然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前往中山市小榄镇看望徐家彬。在仔细了解相关情况后,于军告诉徐家彬物业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可以准备相关材料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劳动仲裁。10天后,徐家彬来电告知物业公司已按法律规定支付了补偿金。

虽然刚来到中山工作站两年多,可于军却是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的一名“老兵”,1996年至今,他曾三次被派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局的驻外机构,广州、珠海、深圳、中山,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笑言:“我就是驻外劳务工作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整个中山工作站只有他一个人,他既是站长,又是工作人员,大到联系企业为广西老乡找岗位,四处奔走为农民工兄弟维权,小到修理工作站的水电,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虽然是位临近退休的老同志,可于军的干劲一点不输给年轻人。初到中山,人生地不熟,于军主动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商会、企业建立联系,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要更好地服务广西的外出务工人员,就要发挥好工作站的“牵线搭桥”作用。

2016年4月11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与中山市香山衡器集团有限公司对接洽谈校企合作。

5月26日,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及黄圃、石歧、小榄、火炬开发区分局携中山市15家名优企业赴广西参加2016年粤、湘、桂部分市县精准扶贫劳务输出合作联盟龙胜洽谈会。

5月27日,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携15家企业到广西三江县洽谈劳务合作项目。

11月17日,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10家企業参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优质岗位192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5人。

……

这些都凝聚着于军辛勤的汗水。老骥伏枥,志在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道路上,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将从未停歇。据统计,仅2016年,中山工作站就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协调关系24次;下企业核实招工信息8次;看望劳工136人次;探望工伤、住院病人2人;协助处理工伤事故1起;接待来人来电咨询劳动政策法规25人次;救助困难劳工1人;向广西各地发回用工信息545条,提供就业岗位3155个;协助组织劳务输出106人。

1992年至1996年,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及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惠州、顺德等7个工作站先后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其间,工作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心系群众、履职为民的热诚。二十余载的守望和坚持,是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外出务工人员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生动诠释,也是对为人民服务庄严承诺的忠诚践行。

猜你喜欢

刘丽顺德务工人员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开启密码锁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去郊游
如何上好会计岗位实践课
拍写真集让我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