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17-03-24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局

人事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求职者倍率用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局

一、供求状况数据来源

本供求状况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6年度全区14个地级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采集和汇总的供求状况数据,均为年度有效数(包含2015年登记但2016年仍在有效期的供求数据)。数据经汇总分析,反映了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二、供求总体状况

空缺就业岗位需求人数1061297人,与2015年度相比,需求人数减少了194949人,同比减少18.73%。

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857317人,与2015年度相比,求职人数减少了91402人,同比减少10.66%。求人倍率(简称空岗率)为1.24,说明每100名求职者可以选择124个空缺就业岗位。与2015年相比,求人倍率下降了0.08。求人倍率微小的变化,说明了2016年度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职者的就业岗位竞争的压力与2015年度基本持平。

从各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的供求情况来看,需求量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是玉林市、南宁市和百色市,这3个城市需求人数合计455258人,占2016年度全区人力资源总需求量的46.67%;求职人员则主要集中在南宁市、玉林市和柳州市,这3个城市合计求职人数451137人,占总求职人数的52.62%。

供求对比方面,桂林市的求人倍率为1.02,最接近求人倍率=1的供求平衡理想状况;南宁市和来宾市的求人倍率小于1,分别为0.80和0.72,说明在南宁市的每100名求职人员需要竞争80个就业岗位,来宾市每100名求职人员需要竞争72个就业岗位,就业压力要大于区内其他城市;其余12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在1.16-1.90之间,同样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人力资源供需矛盾趋于平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与2015年度相比,相对于其他城市,用工需求方面,南宁市、钦州市和来宾市需求量的减少较多,需求分别减少了52639人,46358人和27493人,而北海市的需求则上升了2.1万人;求职人数方面,求职减少最多的3个城市分别为钦州市、南宁市和河池市,分别减少了23411人、21077人和16115人,在来宾市呈现则是求职增加13637人的状况;求人倍率变化方面,各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均是小幅度的增减变化,都属于就业市场的正常动态变化。

三、供求状况特征分析

(一)产业需求分析

2016年,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继续保持稳定。与2015年度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都下降了0.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44个百分点。

从需求总量看,2016年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9.25%、26.28%和64.47%。与2015年度相比,虽然每个产业的需要人数都在减少,但需求比重的变化却不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需求比重都下降了0.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则上升了0.44个百分点,仍然是用人需求的主要产业。由此可见,继续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的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在保持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特别优先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和信息传输服务等各类现代服务业,可促进广西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求职者尽快实现就业。

(二)行业需求

从行业需求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行业占据行业需求前三位,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46.58%。

从各行业需求看,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需求98165人,占需求的9.25%;第二产业中则是以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为主,2016年制造业需求158163人,建筑业需求88537人,分别占年度总需求人数的14.90%和8.34%,与2015年度相比,制造业虽然需求减少了10782人,但需求比重卻上升了1.45个百分点,建筑业的需求减少了18140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量较大,分别占总需求人数的16.49%、15.19%和7.72%,三者合计占了20个行业需求的39.40%。

(三)用人单位需求分析

企业类用人单位占据人力资源需求比重98.59%,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公司占用人需求的前三位,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59.36%。

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2016年度,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8.59%,用人需求总体格局保持不变,内资企业的需求占需求总量的83.04%。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的需求量仍然占据着前三位,三者合计占需求总量的51.36%,说明在三种类型的用人单位继续保持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的位置。与2015年度相比,国有企业的需求增长最多,增长了19621人,而有限责任公司的需求减少最大,减少92663人。

(四)职业需求分析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生产运输操作工排在用工需求的前三位,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岗位空缺和求职人数比率最高,为1.29,说明2016年选择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类岗位的求职人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见表1)。

1.按职业大类分析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2016年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用人需求的主体,两者合计占全部用人需求的52.52%。此外,生产运输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7.42%和13.75%。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比重的50.1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生产运输操作工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6.89%和13.88%。

从供需状况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29、1.25和1.23。

按职业大类分组的各个职业求人倍率均略高于1,说明2016年度的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等人的现象,求职人员有一定选择岗位的机会。

2.职业小类供求排行情况

(1)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2016年度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其中商业和服务业的工种占了7个,制造业的工种占了3个。其中缺口数最大的前3个职位是餐厅服务员、饭店服务人员和推销展销人员。

目前,一些餐饮服务业的用人单位正通过提高员工待遇,增加员工休息时间和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技能等多种方法留住有价值的员工。但商业、服务业的工作中餐厅服务员和饭店服务员等餐饮服务类的工种由于工作时间长、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使从事服务行业的求职者经常变换工作已经是习以为常的现象,所以用人单位已经对这类工种形成了长期的需求。

薪酬主要以业务提成为主的推销展销人员,已经多次出现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十个职业中,如果求职者愿意选择从事推销展销方面的工作,那么将有较多的选择岗位的机会。但做好此类工作常常需要面对较大的业绩压力,因此这类职业长期维持着用人单位需求多、求职人员应聘少的供求状况。

治安保卫人员和保育、家庭服务员这两类工作由于受到职位发展空间限制,使得从事此类工种的求职者工作时间都不会很长,求职者如果找到更好的发展,就会立即辞掉原有的工作,因此造成了用人单位需求与求职人员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说明商业服务业就业容量较大,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由于供求双方匹配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相关岗位的需求,从而造成上述职业的缺口数较大。

(2)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在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缺口最大的3个职业集中为:营业员和收银员、行政事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供需最不平衡的职业(求人倍率较小的职业)分别是保管人员、秘书和打字员、机动车驾驶员,这3个职位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54、0.56、0.57,表明三类职业在就业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的状态,求职者在选择这些职业时将会面对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求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继续加强和改善对求职者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根据就业市场的趋势变化适时转换自己的求职策略,从而尽快实现就业。

(五)求职人员类别分析

失业人员依然是求职主体,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占所有求职人员的66.02%。2016年度,求职人员类别上升幅度较大的是在学人员,此类型求职者的求职量增加了1931人,而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其他失业人员,求职量减少了30301人(见表4)。

从求职人员构成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6.02%。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87%,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90.08%。就业转失业人员占31.28%,其他失业人员占13.87%。

与2015年度相比,在学人员的求职量增加了1931人,求职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而求职量减少前三位分别是其他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外埠人员,求职量分别减少了30301人、24903人和15163人。

(六)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1.从性别上看,人力资源市场对男性和女性的供需总量大致相同。

(1)从总体需求来看,97.3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为50.55%,对女性的需求为46.82%;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无要求的仅占2.63%。在求职者中男性占了51.38%,女性占了48.62%。

(2)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25和1.22,虽然男性的求人倍率高于女性,但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性别的不同对求职者就业时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少。与2015年度的求人倍率相比,男性和女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下降了0.08和0.10,求人倍率的小幅度下降,说明男性和女性求职者在应聘岗位时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基本与2015年度持平。

2.从年龄上看,16-34岁年龄组用人需求量大,占总需求人数的59.80%,同时求职人员也多集中在此年龄组。

(1)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年龄要求看,98.09%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要求。分年龄组看,16-34岁之间的人力资源构成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的68.36%,其中对16-24岁、25-34岁人力资源的用人单位需求比重分别为32.90%和35.46%。

(2)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年龄在16-34岁者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9.80%;其中16-24岁的求职者占30.92%,25-34岁的求职者占28.88%。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3)从求人倍率对比看,16-24岁、25-34岁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求人倍率为1.34和1.27,就业压力低于其他年龄组。与2015年度相比,所有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有小幅度的下降。

3.文化程度需求方面,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和大專文化的人力资源既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主体,也是求职者的主体,求职者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1)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99.41%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单位占总体需求的35.29%,其中职高、技校、中专的用人需求占85.12%;对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和硕士文化程度)的求职者,用人单位需求最多,其需求量占了总体需求比重的59.1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5.58%。

(2)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源是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65.08%,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35.29%,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29.79%。具有本科学历求职者占总求职人数的25.97%。

(3)从求人倍率对比看,2016年度所有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都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但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远远小于其他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4.技术等级需求方面,用人需求和求职者群体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这四类技术等级上。

(1)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人数的68.73%,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五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需求比重合计为57.43%;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看,62.53%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五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求职比重53.38%。

(2)从供求状况对比看,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56、1.81、1.76和1.95。

(撰搞人:周团)

猜你喜欢

求职者倍率用人
多种额定起重量的双小车桥式起重机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FANUC0iD系统速度倍率PMC控制方法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中的机床倍率控制方法
拉伸倍率对BOPP薄膜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