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反思

2017-03-24罗刚淮

江西教育A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风校园文化校长

罗刚淮

校园是文化教育的场所,处处有育人的功用。一面墙,一条标语,一座建筑,一处盆栽,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可能激起学生的感触,引发学生的思考。随着教育环境现代化的逐步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建设的重头戏,环境育人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有追求奢华的,有外饰与内容相悖的,有只顾美观而不顾安全的,有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等等。这就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走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反思和改变。笔者试图从以下视角加以例举分析。

一、目的:行动与理念相悖

案例:某校是当地新建学校,新校长到任,决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其中一项是树立校风石,校长带一批管理者选中了一块花纹丰富装饰华丽的泰山石,刻字“诚朴”。大家都说石头漂亮,前来学校参观交流的人也常有与校风石合影留念的。然而有一天,一位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贵校根本没有体现‘诚朴二字。参观贵校,可以说移步换景,室内布置更是奢华美观,观摩活动也是追求仪式感和画面感,但就像你们的校风石一样,一块花布上刻着‘诚朴二字,怎么能让人相信你们的校风“诚朴”呢?

反思: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是直观地为好看漂亮来布置,而是有着育人目的。这是第一位,而审美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但却是第二位的。育人目的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达到育人目的?校园文化当从这里出发。上例中的校长显然没有考虑这一点,简单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将校园布置美一些,没有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一思维的浅表问题是文化建设与校风相悖,深层次的则是教育理念的相悖,校长追求奢华与肤浅的思想将会被无限延伸至每位教师员工,延伸到每个班级和校园角落。倘若这位校长非常敬业,管理到位,那么,他的学生在每一处校园每一项活动中都将受到这样的教育,学生所受到的熏陶就不是“诚朴”,而是与之相悖的奢靡肤浅与虚伪。

二、对象:曲高而和寡

案例:南方某小学新聘一位名校长,据说很有学问。他入校第一年决定从文化建设入手,将校园环境整体更新一下。校长请来专业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公司整体设计,校园果真面貌一新,中式庭院风格的校园让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校长尤其将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等等,全部更换,从《诗经》等国学典籍中寻章摘句,提炼而成。他意识到这些词句艰深难懂,因此特地通过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作多次细致入微的讲解。但是一两个学期后,让小学生说说自己校园的校训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学生仍很茫然,支支吾吾零碎地说了几句,让人不知所云。因为那些词句确实晦涩难解,也难记忆。

反思:校园文化布置为谁建?显然是为学生。校园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应该成为校园的主人,恒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正中央。小学生对于国学了解粗浅,校长以成人的学识和理解设计校园浓郁的中国风特色景观,显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以成人的喜好强加给学生一些词语、概念或风景、符号,似乎想通过对学生耳濡目染,使其逐渐领会。然而过于生涩的辞藻依靠机械识记,毕竟不能化为学生的血肉思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只落得变成校长个人的思想秀了,于学生并无裨益。事后了解,有些学生因为看不懂那些文字,不了解这些建筑的意义,而又被老师逼迫必须了解,反倒添增了对校园环境的疏远,对文字的畏惧,这真是得不偿失!

三、行动:有建设而无内涵

案例:某市一所中学坐落于新区,校园占地四五百亩,建筑宏伟,气势磅礴。校园布局也很美观,但奇怪的是校园很少有文字说明。比如校园左边分明是一片桃树李树,据说是某届毕业生捐赠的,但看不到碑石或花草牌介绍;校园右边有一圈水景,中间有凉亭,可谓校园一景,但是亭子上没有匾额,景点也无冠名等。参观的同行们开玩笑说,如果把这学校的校名除掉,没人会觉得这是一所学校。那些亭台楼阁或是假山水景,在许多企业工厂里也都有。校园与工厂倘若没有文化的区分,可以想见,学校在实施着怎样的教育,学生又在经受着怎样的教育。

反思: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政府在校园硬件建设上投资力度很大。校园建设方面许多需要钱来解决的问题,比如堆一座假山,挖一池水塘,铺一片草坪,建一座凉亭,往往都能一次性建设到位。但在文化软件建设方面,需要的是教育者的思想、文化和智慧。如果有的校长只是简单制造出许多假山假景观,对于为什么建每一条回廊、每一个转角,每一处盆栽都有怎样的寓意,景点间有怎样的联系,这些景点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怎样的传承和延展关系,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思考过,那么这样的校园有建设而无文化,虽然很美,但却都是人为虚假的物件。作为育人的学校,倘若堆一些无文化和教育内涵的物件,自然起不到育人的作用,不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文化的滋养。

四、过程:有表而缺里,有做而无恒

案例:某区一所小学是当地的热点学校,校园精致,风景优美,园林式的建筑结构,将几座教学楼有机连接成一个整体。无论是广场的边角,还是回廊旁的空隙,都有花木配饰,无不透出校园的典雅和贵气。然而,走进教室却看到展板凌乱,无规则地胡乱摆放,墙壁上内容丰富,有学生的手抄报、图画、手工等等,却没有秩序,更无美感。不只这个教室,许多教室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随意张贴,没有章法要求。走进各个功能教室,布置简陋不说,有些桌椅凌乱,电教设备破损或电线胡乱地搅在一起。参观完学校,学校领导介绍,讲了理念讲校园布置,再讲成果业绩。同行者大多嗤之以鼻,相视而笑。

反思: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布置的问题,更是系统管理的问题,归属于学校这个母系统,在学校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分工育人,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合力育人。校园文化布置除了外在的建筑、景观、橱窗、廊柱、板报、壁画等的布置装饰,还应包括各个教室、活动室的内在装饰。虽然各个教室布置可以有个性,有符合班级师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但是作为学校应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这样才有利于学校教育理念的渗透和落实。这样的教室便既有规范,又有个性,方格之内有圆融。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面上的由外到内的细致问题,还是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长时间坚持管理的问题。唯有长期坚持了,从外美到内美,从校风到学风,从教师到学生,直至文明礼貌、谈吐脱俗,成为全体师生的习惯和标志了,这校园文化才真正建设到位,也才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了。

五、特色:千校一面无个性

案例:最近参观某区属小学,竟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校园的廊柱、庭院的布局、屋后的葡萄架、图书馆内的格调陈设等,都很眼熟。仔细一想,发现与江苏某地一校长朋友的学校布置很相像。诧异之余笔者就在想,校园文化是否可以参照或者移植?回想七八十年代的校园,由于条件限制,校园建筑差不多,都是简陋的平房,校园文化基本体现在校风和黑板报上,校风一律是抗大的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园文化缺乏个性。但是到了新世纪,仍有学校一味模仿复制别的校园文化,分明是校长懒政或缺乏思想的表现。

反思:校园文化理性说来,不应该是一时之作即兴而为,应是逐步累计建设起来的,当然其中既有某階段某些人的专意而为,也有办学人长期的思考和行动共同积淀形成。正因此,每一所校园都应该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是独特的这一校而不是任一校。出现千校一面或者高度仿造的情况,显然是学校管理者虚假思考和懒政所致。有些校长只坚持“拿来主义”,结果在外人看来觉得突兀,自己介绍时也难以自圆其说。校园文化建设其实是校长思想理念的外显,是其文化理解的客观呈现。虽然有些学校历经几任或更多届校长的更替,校园文化也会几经改造,但倘若是与学校教育传统相一致,一定会被更多的人认同而保留下来,一些浮躁的应景作品就难以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校长建设校园文化,适当的参考、必要的借鉴别校的元素,无可厚非,但如果只一味生搬硬套,而不去加以自我改造和内化,这样的东西只会浮华一时,时日一久便被淘汰而湮灭。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其实是学校教育理念的形象外显,是学校教育理念下的一条育人途径、工具和方式,它是从外而内、从内而外的相互渗透和延展,最终化入师生的习惯和思想深处,形成某种独特的文化气质的长期过程。校园文化建设不是贴标签,更不是造景致那么简单,而是校长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的智慧结晶。从学生出发,从学校教育理念出发,因时因地制宜,避免误区,那是一定能建设出有校园个性的文化风景来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猜你喜欢

校风校园文化校长
说 校 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论校长的修养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