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中的评论新方法
2017-03-24刘黎张谅
刘黎+张谅
摘 要:电视新闻脱口秀是近年流行的新闻节目样式,它一改过去新闻节目以传递信息为主的面貌而增添了娱乐性。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脱口秀节目《新闻痒痒挠》是此类节目中的新秀。其代表特征体现在新闻评论中用段子,用打油诗,用三句半,用对联,用歇后语,用拆字、拆词、谐音与同文歧义等新的新闻评论手段来达到节目播送的目的。
关键词:新闻脱口秀;《新闻痒痒挠》;评论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31-02 收稿日期:2016-10-18
作者简介:刘 黎(1967—),女,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传媒系研究员,研究方向:电视文化、口语表达;
张 谅(1985—),男,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痒痒挠》制片人,研究方向:节目策划。
电视新闻脱口秀是围绕一些社会热点以及时事政治事件,给予客观而独到的评点[1]。它在“说新闻”的基础上,承袭“谈话”这一人际交流方式,述评结合,借电视这一大众媒体传递信息、产生娱乐的节目样式。这类节目以社会热点新闻为题材,以讲故事为基本叙事策略,以诙谐、幽默、轻松为主要表达特点,剖析受众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巧妙表达思想观点,从而影响受众。
一、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中的评论新方法
最初的电视新闻评论内容与方法主要来源于报纸(尤其是党报)或由电视台自己编发在消息前后零星的编前、编后语等,以报纸的思维模式与广播的传播特点为主。1980年《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播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报刊与广播评论的独特新型的电视评论节目样式——新闻述评的出现。《东方时空》(1993)和《焦点访谈》(1994)栏目的开播,使新闻评论功能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与样式也变得更为丰富。但无论如何变化,新闻与评论是新闻节目中结合紧密、配合默契的“二人转”。从最初的“编前语、编后语”到现在的多形态与多样式发展,不变的永远是“新闻”加“评论”的组合,变的是节目内容、节目形式以及述与评论的方法。
当下,电视新闻评论与脱口秀结合,节目功能更偏向于娱乐化,新闻述评的形象性和谈话节目的思辨性整合一体,使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增多了:实时评论、专题评论、集纳式评论、辩论式评论、独立评论、互动式评论、记者现场评论……评论类型增多,其评价的方式、方法当然也会发生变化:有倾向性的叙事、直抒胸臆始终是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评论的基本方法,而合理使用段子、打油诗、三句半、对联等文化手段更是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摆脱庸俗、低俗,走向信息传递与愉悦心情完美结合的重要手段。
二、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脱口秀节目《新闻痒痒挠》简介
《新闻痒痒挠》是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汉派方言新闻脱口秀节目。该节目针对实时热点事件进行麻辣点评,以观点新颖见长,辅以新闻视频短片,形式多样,幽默搞笑。该节目时长60分钟,周一至周日午间11:10播出;日常版栏目共分为六个环节:《有图有真相》《痒痒唠新闻》《新闻有道理》《痒痒有说法》(以上四个环节都有评论)、《有事问痒痒》《rap新闻(片尾)》,周末版节目还增加了情景剧《痒痒蛮有戏》和《萌宝来了》访谈。
“主持人是最无法包装的。”[2]《新闻痒痒挠》的主持人“痒痒”是在网络上初具影响力的汉派脱口秀主持人,本名陶文,其形象定位于时尚帅气、青春阳光;其性格特点可概括为心地善良、个性搞怪、充满正义、热衷公益、体恤他人;其风格是“中国脸,国际范,武汉腔”。他评论时,观点在嬉笑怒骂之间呈现,态度在举手投足之中体现。
《新闻痒痒挠》在节目开播初期,所有节目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其他公众平台。如何在没有独家资源的前提下做出独特的新闻评论节目?节目组要求每位编导以原创的精神来做编辑性节目,不仅要有针对新闻事件的“神评论”,还要在形式上出奇出新,要求编导充分发挥“关键词”“新闻归纳”等处理手法,巧妙利用主持人的演艺特长,将幽默段子、打油诗等形式运用到新闻评论中,最终形成了该节目独特的新闻评论风格。
三、《新闻痒痒挠》中新闻新评论方式举隅
1.巧用段子搞笑说理
“段子”本是相声中的术语,指相声作品中的一节或一段内容。随着人们对“段子”一词的频繁使用,其内涵扩大了。“段子”就是“笑话”,“段子手”就是写笑话的高手,“讲段子”也就是讲笑话。当然,段子不能完全等同于笑话,“段子”往往更耐人寻味。
用段子做新闻脱口秀评论往往能让听众产生痛快淋漓的效果:
(1)春花(辅助主持):痒哥,听你这一说,我再也不拿新的四大悲剧来形容小默了。
痒痒:哪四大悲剧?
春花:久旱逢甘霖——酸雨;他乡遇故知——借账;洞房花烛夜——凤姐;金榜题名时——蓝翔!
这是网上一著名段子,版本很多,但编导选了一个比较适合节目定位,雅俗共赏的版本。
最初,《新闻痒痒挠》的段子基本来自网上,但为了节目的独特性,节目组要求编导改编或自己写段子,于是,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段子在新聞评论时产生了“神奇”的作用:
(2)昨天我到社区开证明的时候,被拒绝了。当时,我准备去复印店复印身份证,进去之后掏出身份证和一张百元钞票,我怕店主找不开,就跟店主讲:“我这里只有一张一百元的。”店主摆了摆手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复印人民币,有身份证也不行 !”
(3)前几天,小李子过生日时许愿:我希望明天出门就遇到一个忠诚的、好看的,不抽烟、不喝酒,天天陪在我身边的伴!
第二天早上,她一出门,就看到屋门口蹲着一只流浪狗。
2.用打油诗打趣、讽刺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多用来嘲讽、戏弄。
(1)评某期某开发商偷人家的建材装自家房子的新闻:
痒痒要送他一首诗:堂堂正正开发商,偷偷摸摸贼模样,来来往往跑六趟,兢兢业业你真忙。
(2)对醉酒新闻的评论:
朋友间小酒天天醉,喝坏了脑壳喝坏了胃,喝得倒头车上睡,喝得家都不晓得回。造孽啊!痒痒也建议:适当搞酒莫贪杯,不要过量才有味唦!
(3)对结婚喜事变丧事的评论:
闹婚一场戏,尺度要注意,演得太卖力,婚事变葬礼。未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本来是一家人的喜事,结果成了几家人的悲剧,这也印证了一句话: 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特色婚礼,个性张扬。
(4)对碰瓷现象的评论: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小气,都舍不得买点番茄酱当血,难怪被识破撒。这真是:街头上演碰瓷,哪料倒霉背时,查出逃犯事实,等到法律收拾!
3.三句半热闹助阵
三句半是民间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形式,它是以說为主的韵文体曲种,也是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之一。一般由四个人表演,先由三个人每人说一句话,再由第四个人接半句。四人的道具也有所区别:第一个用鼓,第二个用木鱼,第三个用小镲,第四个用锣。这种形式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形式简洁,所以它用在脱口秀的新闻评论中是相当不错的一种调味品,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
(1)安检虽然蛮麻烦,但目的是保平安,为了大家都安全,莫烦,莫烦!
(2)这就叫:虐车狂魔行为怪,借车要用脚来踹,毁坏公物还斗狠,蛮坏!
当然在新闻脱口秀节目的评论中,三句半是不用道具的!
4.巧用歇后语,节目更亲和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其前半截的用意,但节目评点中一般还是会将后半截说出,因为这样会使评论之意更加清楚、明白,更能让节目亲近听众。
(1)一边是小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边是办事部门盐店里咵天 —— 闲(咸)话多:部门A说需要部门B的证明,而部门B说,冒得部门A的证明,我用么事来证明?这就像是:我说你要先给我蛋,才能孵出鸡,而你说我要先给你鸡,才能生下蛋。纠结这些问题,实在冒得意义。
(2)从“70后”变成“90后”,跨度也太大了吧?这叫么事?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5.妙用拆字拆词、同文歧义、谐音等修辞,评论效果出其不意
(1)拆字。此处拆字主要是以汉字拆开偏旁,打乱字体结构进行说事说理。这种评论更细腻、更透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来看一下说谎的“谎”这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意思是说话;右边一个荒,荒诞的荒。也就是说:谎话对于说谎的人来说,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但是对于听到的人来,那就蛮荒诞。
(2)谐音。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用在新闻评论中有别具一格的效果。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栏目组的编导瞳瞳。有一回我问他:“诶,瞳瞳,你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起这样一个名字啊?”瞳瞳说:“一开始我也不晓得,后来我发现,我爸爸妈妈每次借了别个的钱之后,都会跟别个承诺‘欠你的钱,我们通通(瞳瞳)都会还给你的,这叫,父债子偿。”
(3)同文歧义。同一个词语或同一个句子,不同的断句或理解角度不一,表达结果、效果不一。用在评论中,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我的同学大毛,就是个典型的吃货,前几天他去一家单位面试,完了之后我跟他一起吃饭,我就问:“大毛,面试过了吗?”大毛点了点头:“面,试过了,味道不错!就是稍微有点淡。”
6.对联
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重大节日以及婚丧事都要用对联,因而,对联是广大受众熟悉的事物。对联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语言表达的独特艺术形式。用在评论中,它能言简义丰地概括现象、说明问题本质。
这个事,可用一幅对联说。上联:婆婆地铁晕倒医生冲前相救;下联:医生化解危机婆婆感激涕零; 横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如果说《新闻痒痒挠》是一档深入民心,“挠”到了社会生活的痒处还不隔靴搔痒的节目,那这些新颖的、不断优化的新闻评论方式便起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王 斌.新闻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新媒体研究,2016,2(4).
于秀华.电视主持艺术风格个性化的凸显.电视研究,2012,(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