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结果体验法”的探索与研究
2017-03-24刘春宁
刘春宁
摘要:幼儿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由于其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会出现一些行为偏差。在幼儿出现行为偏差时,适时地让幼儿体验到这些行为偏差造成的后果,与幼儿共同分析此行为带来的后果,让幼儿自觉纠正,可以让幼儿体验好习惯带来的愉悦与方便,同时可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行为结果 体验法 良好习惯
行为结果体验法是一种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幼儿体验自己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激发幼儿产生自觉纠正、克服不良习惯的动力,最终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教育理论
(一)遵循陈鹤琴教育理论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教学论,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此理论基础是杜威博士提出的:“从做中来学”,在活教育中还提出从做中教,从做中求进步。让幼儿主动体验,再对幼儿进行引导与帮助,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结果体验法”让师幼在平等、合作、互动的氛围中尊重、理解幼儿,同时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又给了幼儿及时的、必要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发展,从而获取直接的认知经验。
(二)遵循幼儿的发育特点
幼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的行为,故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这种特点决定了在活动时,幼儿的大脑容易激发幼儿“去做”,而不能抑制幼儿“不做”。因此,我们唯有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不急于对他做出是好或坏的评判,耐心地等待幼儿行为的自然后果的出现,才能让幼儿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遵循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即在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和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幼儿往往表现先做再想,而不会想好了再做,也就是凭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对自己所做的事进行简单的思考。当此行为给他带来麻烦以至于不舒服时,他必须接受这种强制性的后果反馈,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行为结果体验法虽然能让孩子在品尝后果后促进孩子的成长,但一定要以安全为前提。对于威胁到幼儿安全的事情,坚决不要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2.自然性原则
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幼儿体验到的行为后果是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必然的、自然的后果,而并非人为造成的,也不是教师或成人有意安排的。
3。一致性原则
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更需要所有成人的协助,特别是在教育方法及理念上都要保持一致。例如家园要保持一致性、全家要做到统一教育观念、成人的言行要一致、要求也要前后一致等等。
4.引导性原则
当幼儿的不良行为出现时,有的幼儿不会体会到自身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教师应适时介入,与幼儿一起找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原因并有效地引导幼儿改正错误。
三、使用时的建议
1.当幼儿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时,教师应当注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免产生消极情绪。
2.教师应善于发现行为结果体验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有始有终地对幼儿进行引导。
四、案例《书小弟,你别哭》
背景:
班里的新玩具最受小朋友的青睐,活动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玩,今天这个坏了,明天那个摔了,浩浩司空见惯地说:“没事,老师过几天会给我们换新的。”我很担心,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一点儿也不懂得珍惜东西呢?特别是图书区的图书,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总是有损坏图书的现象出现。
描述:
这个月的图书区,我刚刚给孩子们换了一批新书,可没过两天,就有孩子来告状“老师,不知是谁把书撕破了”。我没有批评孩子,也没有急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认真思考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第一、孩子没有良好的看书习惯;第二、图书破损没有给孩子带来任何影响。”
小班时,我们也不止一次地对孩子进行爱护图书的教育,可耐心的说教好像并不见效。我想,何不让孩子们尝尝自己不当行为的结果呢?因此,我认真设计了一节教育活动《爱护图书》,开始时我故意拿了一本孩子最喜欢的图书《喜羊羊与灰太狼》,(但中间的插页掉了几页)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当讲到最精彩的时候,我突然停了下来,故作玄虚地说:“呀!这怎么少了几页呀?灰太狼闯进羊村到底做了哪些坏事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孩子们没有听完故事,显得很不情愿。为什么故事中途停下了?启发幼儿反思到是自己的不良看书习惯致使图书损坏而使所有小朋友没法听到完整的故事,心里感到愧疚、难为情。教师顺势表演情景剧《受伤的书小弟》,以书小弟的口吻讲述着它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到“书小弟”因为小朋友的破坏而受了伤,伤口正在疼痛。一听到这里,楠楠很着急地说:“我们快用白布把他包上吧。”我有些奇怪:“用白布包上干什么?那样书上的图和字我们就看不见啦。”楠楠难过地说:“我上次手指流血了,可疼了,医生就用白布帮我包扎的。”说着,还看看自己的小手指,一副很疼的样子。我心中一阵窃喜,孩子已经将“书小弟”当成了有“生命”的朋友,由“书小弟”受到的伤害联想到自己的身体疼痛。
紧接着,我引导幼儿修补图书。孩子们有的拿剪刀剪胶带,有的帮忙扶着插页,有的认真地贴着胶带。大家七手八脚地忙活了半个小时,一本图书才在教师的帮助下勉强补好。蒙蒙看了看刚修好的图书,不太满意地说:“这几页一点也不整齐,都露出来纸边了。”强强一听就急了:“修补图书可难了,我们好不容易才粘上的,不然你试试。”听着孩子们急切的辩解,我心想只有体验到修补图书的不易,今后才能主动地爱护图书。我走过去及时引导孩子:“你们看,小朋友不小心把图书弄破了,大家听不到好听的故事,还需要我们费很大的功夫才能补好,即使补好了也和原来不太一样,那我们以后要怎样看书呢?”、“我们要好好看書”、“看书时要轻轻翻”、“将书合好再放进书柜”、“以后不能和小朋友抢着新书看,大家一起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反思通过一系列的体验,孩子们尝到了因为自己的过失而酿成的“后果”,体验到了“书小弟”受到伤害后的疼痛,感受到图书破损后给自己和大家带来的不便,还有自己修补图书的不容易,从而激发了幼儿今后要爱护图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