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南海风云

2017-03-24许陈静李静涛

领导文萃 2017年5期
关键词:海战叶剑英岛礁

许陈静+++李静涛

“文革”中复出,指挥西沙海战

1973年,邓小平结束了在江西的下放劳动岁月,回到北京,不久即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1974年1月,刚刚走出“文革”中被“打倒”的漩涡,复出工作,邓小平就遇到一件关系国家主权的大事。这便是南海问题。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扶植的越南南方政权(以下简称南越)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美国侦察机也屡屡飞抵南海上空。1974年1月15日,南越不顾中国的警告,派出3艘驱逐舰和l艘护卫舰入侵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向挂着中国国旗的甘泉岛开炮,造成了中国渔民和民兵伤亡。随后,南越军队侵占了甘泉岛和金银岛。

消息很快传到北京。1月17日深夜,总参作战部接到了周恩来询问西沙情况的电话。听完细节汇报后,周恩来说:“西沙很可能引发一场战争,这个问题很大,需要请毛主席定。”随后,他和叶剑英写了一份报告给毛泽东,提出保卫西沙群岛。毛泽东看罢,在报告上写了“同意”两字,还指出:“看来,不打一仗,不足以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1月19日一大早,4艘南越军舰再次入侵西沙,逼近中国海军编队。周恩来得到消息后暗自思量:西沙情况发展很快,恐怕今天就有可能打起来,原计划调动的兵力不一定来得及了。经周恩来提议,中央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负责,立刻到总参作战部准备指挥西沙海战。

面对突发状况,邓小平一到总参作战部就开了口:“先把现在的情况汇报一下。”听过汇报,邓小平明确了作战指挥关系:“陆海空参战部队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紧接着,邓小平口述了作战命令,作战参谋复述一遍后,他拿着草稿修改了几个字和标点,抬起头问在场的其他人:“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看到没人吱声,邓小平对参谋一挥手:“发!”

海战期间,总参作战部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叶剑英一遍又一遍询问前方战况,邓小平一根接一根抽着烟。直到下午两点,总参作战部终于收到了前线告捷的电报。叶剑英兴奋地说:“打得好!打得好!”随后他拿起电话向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纯仁祝贺。邓小平显得比较平静,他深吸了口烟,掐灭烟头,对叶剑英说:“我们该吃饭了。”离开值班室之前,邓小平又给广州军区发了封电报,定下西沙海战的下一个目标:继续扩大战果,收复被南越侵占的珊瑚岛、甘泉岛和金银岛。确认电报没有问题之后,他才走出值班室。

那天下午和晚上,邓小平和叶剑英一直守在值班室,时刻关注前方战况,饿了就随手抓上几块点心充饥。按照邓小平的命令,中国海军在第二天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和金银岛,俘敌48人以及一名美国联络官,取得了西沙海战的胜利。对于邓小平而言,指挥西沙海战或许只是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一个小插曲,但是那一战之后,西沙群岛就稳定地处在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一个办法是用武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搁置争议”

“文革”末期,邓小平再次被撤销一切职务,直到1977年才恢复工作。“文革”结束后,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南海问题成了摆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其实,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陆续建交时,邓小平就提到过如何处理南海问题:“南沙群岛是历史上中国固有的领土,70年代以来发生了爭议。从双方友好关系出发,我们趋向于把这个问题先搁置一下,以后再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不要因此而发生军事冲突。”

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获得通过,有些国家看到公约的部分条款,断章取义地认为自己的扩张活动有了法律依据。也正是从那年起,一股蚕食中国南海的浪潮或明或暗地开始了。

两年后,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劳雷尔访华,邓小平再次传递了善意:“南沙问题可以先搁置一下,先放一放嘛,我们不会让这个问题妨碍与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时说:“我经过多年考虑,认为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承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各方都不派部队,共同开发。那些地方岛屿很小,住不了人,不长粮食,有一些石油资源。有关邻近国家可以组成公司,共同勘察、开发。”阿基诺夫人当即对邓小平的提议作出了积极回应。这与她的儿子阿基诺三世后来在南海问题上无理取闹的态度截然不同。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之际,将钓鱼岛、南海等问题放在国家根本利益和外交大局中考虑,提出的解决方法。他没有在主权问题上松过口,同时又体现了一位战略家的广阔视野。美国学者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写道:“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邓小平对国家有着出于本能的忠诚,具有战略眼光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

时至今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在世界上依然不乏支持者。就在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前几天,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索法尔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支持菲律宾单方面通过仲裁手段解决南海问题,我赞同邓小平的主张。如果亨利·基辛格还在担任美国国务卿的话,他一定会把邓小平的话当做建议告诉菲律宾。”

“机场一定要搞,可以控制南沙”

198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中国将南沙站选在了永暑礁。为了保证建站成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先后在南沙组织巡逻、护航。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接近尾声,中越两国正在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可永暑礁将建观测站的消息一出,越南有些坐不住了,加快了侵占南沙岛礁的脚步。1988年2月,在仔细考虑了关于保卫南沙、建设西沙的建议后,邓小平作出了同意的批示。那年2、3月间,中国海军陆续登上了包括赤瓜礁在内的南沙各岛礁。

1988年3月14日清晨,越南海军3艘军舰突然抵达赤瓜礁。双方发生交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越南一艘军舰起火下沉,一艘竖起白旗投降,另一艘被击伤后沉没。赤瓜礁海战结束之后,中国陆续控制了南沙的几个岛礁,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实际控制任何一个南沙岛屿、珊瑚礁或沙洲的历史。4月l日,邓小平颁发嘉奖令,对赤瓜礁参战部队予以通令嘉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了结了在南海的另一桩心愿:加强西沙群岛的建设。早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之后,邓小平就说:“西沙机场以后一定要搞,那里位置重要,可以前伸到南沙,并控制南沙。”然而,由于邓小平在“文革”中再次被打倒,在西沙建机场的计划被搁置起来,一等就是十几年。实际控制了南沙的一些岛礁后,邓小平建设西沙的指示得到落实,西沙永兴岛建起了一座平时承担运输任务、战时执行战斗任务的机场,中国海空作战能力向南推进了几百公里。

今天回顾起来,邓小平对南海事务细致入微的关注,正如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的评价:“他把中国从高呼口号,变成了苦干实干。”前不久,媒体报道永兴岛机场的民航业务预计将在近期开通,从北京直飞到西沙只需要4个小时。邓小平心心念念的机场成了能够起降各类大型飞机的现代化机场,南海在人们心中的距离不再像他指挥西沙海战时那么遥远,中国人对那片海洋、那些星罗棋布岛礁的感情,前所未有地强烈起来。

(摘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海战叶剑英岛礁
中途岛海战
这海战没法打了
陆军海战第一连
叶剑英的港澳情
体系作战条件下岛礁作战中辅助决策问题研究
基于OODA过程的岛礁防空CGF模型
近35年来热带风暴对我国南海岛礁的影响分析
岛礁区攻防作战的历史演变及时代特征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