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创新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

2017-03-24代新堂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全区信息化信息技术

代新堂

荆州市沙市区紧扣“制度为先、培训为重、活动引领、建护并举”的工作思路,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强化融合创新、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切实形成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强大合力,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

落实“三个保障”,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优先战略。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沙市区坚持政府主导、超前谋划、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在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稳健发力。

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沙市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发改、财政、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听取情况汇报,推进工作落实。2016年,区委、区政府又把“筹资1700万元,为全区中小学添置信息技术装备”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更加彰显了区委、区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决心。

精心打磨,规划保障有力。在制定《沙市区教育信息化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沙市区组织专班全面调查、摸清家底、深入研究,并多次派专人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研究中心,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赴沙市实地调研成果,调整完善规划方案,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方向保障和路径支撑。

层层负责,督导保障有力。区政府与相关部门,教育局与区属学校分层签订了责任书,落实定期汇报制、通报协调制、联席会议制、逐校督导制、责任追究制等,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挂钩,保证进度,保证效果。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听取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领导小组不定期到学校进行调研、督办,有力推动了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

坚持“三个到位”,稳步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投入到位,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自2011年开始,区政府以专项建设的方式投入4000多万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42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均接入宽带。2011年至2015年共建805套“班班通”,覆盖100%教学班和90%的功能教室,建成28间计算机教室(包括15间“云”技术计算机教室),建立录播教室6间,拥有学生计算机4373台,生机比达到8:1,教师信息终端覆盖率100%。

培训到位,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沙市区组织全体教师采取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积极运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充分发挥教研员、特级教师等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全区教师参训学习完成率99.6%。同时,沙市区组织开展了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竞赛,以赛代训、以赛促训,进一步巩固了培训效果。

融合到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沙市区既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同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去年全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沙市区获省级“优课”35节,推优比例高达83.3%。25节“优课”被推荐参加全国评审,推优比例高达59.5%。其中, 12节荣获“部级优课”,推优比例和获奖名额均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和教师电教作品竞赛中,全区教师上报作品共获得全国及省市一等奖8名,二等奖29名,展现了沙市区教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扎实功底,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把握“三大重点”,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沙市区教育信息化(2015-2020)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规划投入5000万元,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秉承软件“学、用”步步先行、硬件“建、管”层层推进的“建、管、用”一体策略,为全面推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打好基础。2016年,紧扣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基本条件建设目标,严格按需完成全区所有学校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信息化基本教学环境,启动教师信息化教学终端和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的普及,宽带网络按班均1M全面通达全区各学校。20所以上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在20所学校建设“未来教室”“录播教室”。2017年,将重点推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利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资源,组建区级“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的装备差距,重点支持薄弱学校、乡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做到硬件设备先到位,优质资源先输送。

搭建优质资源平台,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做好優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做好市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落地工作,市区联动形成优质资源创作、应用和管理机制,提升资源应用规模、质量和水平。建立以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为核心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中心,为全区各学校提供能得易得、适用好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数字教育资源。2016年是沙市区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开局之年,全区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作为优质资源建设责任主体的意识,同步推动各学校信息中心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区域结对、学校结群、教师合作”的方式,以在编在岗全体教职员工为对象,基于“实践反思”型教师生活的构建,搭建教师备课、研课、磨课的平台模拟。引入“名师工作室”专业引领模式,每位名师工作室主持者按照课堂实录模式完成翻转课堂教案的采集与整理;掌握视频录播与制作技术,全程采集培养对象的研训过程作为个案上传至平台供全员网络研讨。瞄准全体教师能基于“同课异构”研讨要求制作微课形成研课专题资源群的目标。推动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建机制;拓展资源应用主体的选择空间,通过“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购买”的方式,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全面覆盖沙市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插上腾飞翅膀。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形成丰富多样、扎实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面向教师的教学、研讨、培训需求,从教师成长、教师发展的层面构建一体化的在线教研及培训学习平台。通过线下学习和自主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研训一体化。通过远程协同备课实现基于真实问题的培训以及实现“研——培”平台的资源共享。同时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网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年级为标签、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科为栏目、以多种评价为基础,建立学生作业、实践、评价的网络化体系。就学生课余生活与学习提供指导和激励,就家校沟通、生生沟通、师生沟通、情知互动提供便利,为学生间良性竞争、多向选择、分层施教、个性展示提供阵地。学科年级组长作为责任人,协同班主任参与首批强化培训,掌握图片处理、图文排版与美化、网页后台维护、音视频初级制作等技能。学校统一制作学习视频和优秀展示个案,三年内达到班科教师全员合格。建立并完善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为学生介入平台打下基础。

(作者系荆州市沙市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杨万军)

猜你喜欢

全区信息化信息技术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