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建幼儿园户外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24喻兴艳
喻兴艳
摘要:面对当地丰富而又独特的竹资源,勤劳质朴的袁幼人在探索中逐步开发了一系列与竹有关的游戏活动,吸取竹子的精神,培养幼儿“正直、有节、虚心、向上”的品质。自从参加这两个项目以来,我园的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意识到了环境对孩子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户外环境 竹文化
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坐落于素有“江南小九寨沟”之称的瓦屋山脚下,是一所农村公办幼儿园。老幼儿园校舍因严重陈旧老化全部定为D级危房,2013年,天王政府投资1200万元新建袁巷中心幼儿园。新幼儿园于2013年9月动工,2014年8月投入使用。面对当地丰富而又独特的竹资源,勤劳质朴的袁幼人在探索中逐步开发了一系列与竹有关的游戏活动,吸取竹子的精神,培养幼儿“正直、有节、虚心、向上”的品质。2014年11月,我园以《竹文化游戏课程建设》为内容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又同时成功申报了镇江市第二批《指南》实验园。
自从参加这两个项目以来,我园的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意识到了环境对孩子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照联合国儿基会和中国教育部合作编制的《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的一些要点:
一、环境不是装饰品,也不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二、园所环境符合幼儿特点,苗木搭配合理,树木花草融知识、娱乐、教育性于一体。
三、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树林、种植园地、饲养角、水池等,引导幼儿接近自然、接近动物、学习观察、种植、饲养。
四、环境应让幼儿充分的与之亲密接触、相互作用。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和设施供幼儿接触、探究、操作、摆弄、拆装、把握和攀爬。
而我们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幼儿园却有诸多遗憾之处:户外塑胶场地过大、地面种类单一、绿化品种单一、材料与设施不能与幼儿互动,没有阴雨天游戏和夏天遮阴之处……于是,搬入新园的这一年以来,我们对户外环境做了如下改造:
一、让一草一木都成为孩子学习的资源
(一)减小塑胶面积,开辟“百花园”
新园原塑胶场地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面积达1800平米。由于面积过大,到了夏季就会散发气味,对幼儿健康带来不利。今年5月,我们在塑胶操场的东北角改造了近500平米的场地,开辟“百花园”。“百花园”内花卉品种丰富,舂有海棠、迎春;夏有紫薇、木槿;秋有桂花、红枫;冬有紫荆、腊梅。“百花园”成了孩子感知四季、认识自然的最好形式。为了让地面种类更加多样化,我们把“百花园”的边沿设计成流线形,铺设了竹简、木桩、鹅卵石小路,让孩子踩上去有不同的体验。
(二)巧用原有绿化,开辟“百果园”
原教学楼一圈的绿化带内中种植了品种单一的矮小灌木,只起到的绿化功能。考虑到我们地处农村,当地有相当丰富的果树品种,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我们就利用这一圈绿化带种植了各种果树,品种近30种,桃、枣、杏、柿、梨等水果应有尽有。我们会将每一棵果树的生长和认知编入园本课程,让每个孩子和小树一起成长。
(三)扩大草坪面积,开辟“香樟园”
首先,围上竹篱笆,增加了竹制运动器械和运动人物造型。其次,将4个运动人物造型改为代表竹子精神的4个竹娃:正直、有节、虚心、向上。再次,将大草坪的面积向东延伸100平米,延伸后,在大草坪里种植香樟和楂等树,开辟“香樟园”。最后,在新移植的三棵香樟树之间搭建树屋3个。三个树屋互相连通,楼梯上滑梯下,孩子在树屋上或玩耍或歇息,树屋是孩子们游戏的乐园。
(四)利用闲置空地,开辟“小竹园”
“小竹园”内竹子种类达10种,我们为每种竹子制作了二维码,教师通过扫码可以带着孩子认识各种竹子,这里成了赏竹、析竹、品竹、学竹、画竹的大课堂。
(五)合理分配场地,开辟“小菜园”
利用围墙东北角开辟小菜园,“小菜园”内每班一块地,种什么由孩子决定,翻土、播种、施肥、浇水、收获都由孩子完成。在我们二楼“瓦屋农庄”自制点心区,这些蔬菜就成了孩子自制点心的原材料。
二、让每处设施都成为孩子游戏的乐园
(一)在空空的水泥路面搭建竹亭
因为新园场地空旷,新栽的大树也没有成荫,孩子户外活动就没有可以歇息之处。我们利用这条水泥大道搭建了这座竹亭。美丽的竹亭下面制作了长凳、编钟、转筒、色圈、四季图等,既是孩子躲避骄阳、放松歇息的好去处,更是动手动脑、快乐游戏的场地。
(二)把长长的水泥大道变成绿道
教学楼后70米的水泥大道是老师们容易遗忘的场地,很少有孩子到这里活动。为了把这块场地充分利用起来,我们把大道变成了绿道,搭建了竹葡萄架,两边种植了紫藤、凌霄花、葡萄等爬藤植物。绿道两边悬挂了大大小小的竹简植物,都是孩子和家长一起种植的,每一个都贴有标签,平时又孩子自己观察和管理。我们还在绿道两边种植了紫藤、葡萄、凌霄花等爬藤植物,明年春天长廊就会变成真正的绿色大道。
(三)利用寬宽的走廊开展竹乡游戏
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利用4.1米宽的走廊开展了“竹野拾趣”“竹林人家”“竹山特产”“瓦屋农庄”等游戏。本学期又设计和制作了极具竹乡氛围的玩具柜和屏风,各年龄段游戏种类齐全、材料丰富。各班还建立了“班级资源库”,全园的教师、幼儿和家长都有了变废为宝、资源回收的意识,为我们游戏区材料的不断更新提供了保证。
以上是我园这一年来在户外环境改造方面做出的一点粗浅的尝试,旨在更好地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服务。随着课程游戏化工作的推进,我们的环境还将不断地改进,相信我们在《指南》的引领下可以走出一条有价值的环境改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