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初探

2017-03-24袁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监测问题

袁芳

摘要:在环境管理中,环境监测是基础工作。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是为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而实施的各种管理行为的总和,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现阶段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即对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且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我国出台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都是依据当前环境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开展的,因此,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具有深远的、较强的时代意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标准、设备、仪器、试剂、环境条件、人员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现对管理工作进行初探。

1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长期以来,不管是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还是相关的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方面,都是严重不足的,大部门时候将这项工作看成是可做可不做的,这样,在具体的工作上,根本就没有专门安排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人员,即便有,也是兼任。其次,很多行政主管部门,部分监测站管理者,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很多的偏颇,立场有失客观,手段缺乏科学性,特别严重的,还给进行环境监测的单位造成了很多不正当的干预工作。

1.2体制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是监测质量的保障。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没有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作支撑,容易出现“两层皮”现象,执行力度大打折扣。甚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只为了应付检查。第二,少部分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熟悉,在工作分工和安排上存在随意性,导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管理体系形同虚设,迎接检查时弄虚作假,作假的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1.3人员问题。首先,监测人員不稳定,还存在岗位人才随意调动、局机关借用监测人员现象普遍存在;工作量和强度与收入的不成比例导致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其次,很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素质都达不到国家所规定的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标准要求,究期原因,一是有关的部门和机构的重视和培训不够,在人才选拔上,没能选用合适的人员;二是管理人员自己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未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和理念。

1.4缺乏有力的质控手段和监督措施。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质控技术等依旧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监测项目不标准,检测制度不完善,质控手段过于单一、监督措放和力度还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环境管理要求。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2.1增强质量管理意识。首先不论是环境保护部门,还是环境监测机构,无论是监测站的管理者,还是监测站的各位员工,都应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其次,管理者需要对各项管理职责、具体权力进行明确,对各项基层管理工作认真处理,各施其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监测质量管理实施中,监测人员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有效开展监测工作。第三,强化环境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化、规范化升级其管理理念,对环境监测流程不断简化。

2.2提高人员素质。质量管理人员在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管理人员选拔的过程中,要选用熟悉质量体系、具有高度责任心、有丰富经验并且监测技术与水平高超的人员担任此职务。另一方面招收部分专业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来充实环境保护队伍,使环保监测更专业化。为了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其次,要积极鼓励管理人员与监测人员之间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与沟通,使管理人员能够了解相应的监测技术与方法,从而将操作技能进行规范,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实现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目的。

2.3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要大力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定时或者定期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考核的结果与管理人员的绩效挂钩;建立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通过考核的方式增强监测人员对环境检测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2.4质量管理措施有机规范。首先,要采取和制定更加规范与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标准,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与制度,各项监测项目要标准化,监测点的选择要有说服力,将各个企业的各种排放都要控制在环保监督体系内。其次,我们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我们要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力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及时跟进,及早修订出规范的技术标准,使环境监测活动能够有所依据的开展。除此之外,要制定监测仪器与设备的准入与技术审核制度。因此,我们要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的仪器管理经验,建立技术审核制度,对仪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第三,还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在管理工作中引入目标管理这一理念,将各种环监工作环节的目标进行细化处理,并委派专人对各级目标进行管理,而想要实现这一多层次的管理,需要在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建立各层次内的质管目标,也就是在各工作环节内均采用量值溯源的管理方式。第四,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在监督工作中,对采样器的准备、样品的采集、运输与保存、样品分析、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出具监测报告等过程进行监督。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其目的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最终使环保工作更加真实准确,使企业更加信服,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汤坤,左才科,刘明阳,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介绍与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2):401-405.

[2]马燕,陈晓爽.新时期如何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科技博览,2015(22):180.

[3]杨有慧,杨英杰.探析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7):86.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环境监测问题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