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被遗忘的角落”变成“最靓丽的风景”
——萍乡市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的做法与成效

2017-03-24叶华林

老区建设 2017年23期
关键词:萍乡街巷海绵

□ 叶华林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近年来,萍乡市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以空前的决心、空前的力度、空前的投入,打出了一套套民生组合拳,使200万萍乡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的亮堂感、获得感、幸福感。其中,尤为惊艳的是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一条条背街小巷的陆续完工,将昔日的“杂乱街”变成了“幸福街”,“破败巷”变成了“民生巷”,“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靓丽的风景”,得到全市百姓的夸口称赞。

坚持群众路线,打造“民心工程”

萍乡市坚持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批评。一方面,尊重社情民意。施工前,由街道、社区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及改造项目听证会、论证会90余次,征求意见300余条,针对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改造方案;在施工中,坚持文明施工,先抑尘降噪再动工建设,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完善现场管理、改进施工方法、优化交通组织,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根据百姓的实际需求适当扩大施工面积以实现从居民家门口到道路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由社区、居委会干部带头,许多居民自觉利用父子、兄弟、妯娌、邻里、朋友等关系,化解拆除违建、施工改造等过程中的矛盾纠纷;让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由群众评判改造整治效果,增强了群众参与改造建设和成果维护的主人翁精神。

植深过程管控,打造“放心工程”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过“一街一设计、一巷一方案”,呈现每个街巷特有的文化气质,有效避免了“百街一面”的同质化情况发生。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工程雨污分流、管线预埋和病害处理等地下工程扎实到位后,才允许启动地面工程,杜绝工程隐患、避免反复开挖。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建设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先从市级层面打造三条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示范样板街巷,再设立标尺、树立参照、总结经验,向全市和各县区推广。科学的过程管控,提高了改造工作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融合海绵标准,打造“生态工程”

对易内涝社区参照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进行整治。方案设计阶段同“海绵城市”设计单位紧密对接,充分利用园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使用透水沥青、透水水泥、透水砖等海绵产品,下水道及其它附属设施均按照“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设计方案报规划部门和市海绵办审核,规划部门和海绵办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施工阶段监理、设计和管理单位联合做好把控,确保“海绵体”施工到位;工程验收阶段严格按照“海绵城市”标准进行验收。改造后的巷道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成为萍乡“海绵城市”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聚多元要素,打造“品质工程”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集聚了“六化”和“六结合”等多元要素。“六化”即“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六结合”即与“下水道、管线、雨棚、店招、立面、房相”相结合进行改造。对下水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或清淤,确保排水畅通;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路面摊铺沥青;对广告招牌和各类管线进行规范,能下地的管线先下地;对未安装路灯的安装路灯;对有条件的适当进行绿化;对道路两侧房屋进行立面改造,设置不同文化主题的宣传长廊,突出文化特色,打造市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改造中,为提升“美化”“文化”档次,加强同市民群众的互动,邀请萍乡学院艺术系学生在巷道两侧墙面进行手绘创作;为确保管线治理到位并形成长效,施工过程中预留了管线安置空间,预埋九孔波纹管,预留五孔以保障未来管线下地的需要。与此同时,以“三精细”为重点突出打造“品质工程”:精细施工,严格保证按照设计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精细管理,通过实行“街长制”、“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小手”拉“大手”,强化街巷长效管理;精细宣传,通过媒体、展板、文化墙,图文并茂展现改造前后背街小巷的面貌变化,提升市民的满意程度。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改的是基础,赢的是民心。它像一个助推器,倒逼着群众素质的提升、干部作风的转变、干群关系的融合;它像一根导火索,引燃一些列综合反应,推动萍乡城市双修、城市品质、城市转型、城建理念等发生改变。昔日“闹心街巷”变成了“连心廊桥”。党员带头做解释、做宣传、做引导。群众从开始的不理解、半推半就,到看到变化后的全力配合、主动申请,背街小巷搭起了干群间的“连心桥”。昔日“灰头土脸”变成了“靓丽风景”。改造后的背街小巷排水通畅、立面整洁、管线有序、噪尘降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遗忘角落”变成了“门庭若市”。改造后的街巷增加了群众的亮堂感、安全感,群众更愿意走出家门,走进社区。据调查,今年全市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测评均名列全省前茅。昔日“寻常巷陌”变成了“独特驿站”。改造后的街巷,进行了人车分流,设置了单行通道,对车辆停放、垃圾处置、户外广告、管线设置、商户经营等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群众更是主动申请成为管理员。昔日“雨季看海”变成了“海绵吸纳”。在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中融合海绵技术标准,利用园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更加注重使用透水沥青、透水水泥、透水砖等海绵产品,让萍乡雨季不再看海。

猜你喜欢

萍乡街巷海绵
王纬华
萍乡开放大学:为推进“五区”建设贡献开大力量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2021萍乡十大品牌企业2021萍乡十大品牌人物”“2021萍乡名牌产品认定”终评会顺利召开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陕南乡村聚落街巷曲折特征分析研究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形态及风貌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