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看台

2017-03-24

老区建设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再生稻经营性海参

农家新观察

农业部:今年推广千万亩再生稻增产60亿斤

眼下秋收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在湖北、四川等地,再生稻正是收货的季节。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种一茬收获两次,就是在一季稻成熟收获以后,再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水稻。

世界第一!我国又有四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至33个县市区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工作,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国土资源部决定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由原有15个县(市、区)扩大为33个县(市、区)。

农家新鲜事

厉害了!广西百岁老人视力5.1 痴迷下棋爱玩手机游戏

生于1917年的广西容县石头镇百岁老人陈永言被村里人亲切称为“老顽童”。陈永言身体状况良好,眼明手快脑子灵,视力高达5.1,平时读报看书不需要佩戴老花镜。还是村里有名的下棋高手,也玩“切西瓜”等简单的手机游戏。如今,四代同堂的陈永言跟家人住在一起,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生活简单乐观。

点沙成土不是梦!这项黑科技让沙漠秒变良田,就是这么厉害!

防沙治沙是世界难题,多少年来,全球各路科学家为此而犯愁。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带领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点沙成土。

四川简阳老农种出268斤巨型红薯 网友:红薯成精了!

30日中午,四川简阳,61岁老农周才慧三轮车上一颗巨型红薯引来不少人围观。到底怎么种到这么大的?老周称"这是商业机密"。不过,再大的红薯,也逃不脱它本来的命运,"再过两天就将它打成粉!"

海归女博士回乡种菜养猪,年收入800万

保研人大、清华博士后、美国实习.....手握金光闪闪的履历,石嫣却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回乡当农民。这个河北姑娘已经先后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基地和品牌,拥有200多亩农场,如今年收入800多万,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农家正能量

老夫妻养鬼脸弃婴23年,捡破烂攒钱帮其整容

湖北襄阳枣阳市,1994年那年冬天李先玉捡回一面部被烧得血肉模糊的弃婴,说服丈夫接纳,并给孩子取名“赵雪成”;这23年来,他们捡破烂筹钱给儿子整容,希望有一天能治好他,有足够的生活能力。

暖心海参哥!他冒死捞海参,资助近百名学生

辽宁大连的姚建国,5岁时因意外右眼失明,17岁时开始下海深潜捞海参,人称“海参哥”。2013年以来,他用采卖海参的钱资助了近百名学子,累计捐款达60余万元。他说,爱心应该传递,我从来不活在别人眼里,死在别人嘴里。

独腿教师护送学生过马路25年:孩子是山里的希望

江西清江村,55岁的江老师每天都护送学生过马路,独腿的他一送就是25年。因学校位于206国道附近,他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孩子是山里的希望,我需要孩子,孩子更需要我”。江老师说退休后还想被返聘继续当老师。

他患小儿麻痹,卖草编养儿和袖珍妻

河南郑州,沈志涛今年35岁,两岁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8岁起便只能艰难爬行。他自己做了个滑板,靠卖草编养袖珍妻和1岁多的儿子,“出来干活比在家坐着强”残疾是一种无奈,但生活是一种心态!

猜你喜欢

再生稻经营性海参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感谢海参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西安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盈利因素分析
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