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榕树,做具有榕树品质的好教师
2017-03-23张汉城
张汉城
【摘要】榕树是我校最为常见的树种。结合学校榕树文化建设,我校深入挖掘榕树发达的根系、粗壮的枝干、茂密的树冠中隐藏的优良品质并作为教师的学习资源,号召大家做具有深厚底蕴、健全人格和奉献精神的好教师。
【关键词】榕树品质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52-02
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每一位教师,从他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都希望将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儿童,培养成参天大树般的栋梁之才。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尤其重要。那要做具备什么素质的教师呢?结合学校榕树文化建设,我校深入挖掘榕树中隐藏的优良品质并作为教师学习资源,号召大家做具有深厚底蕴、健全人格和奉献精神的好教师。
一、学榕树之根,造就深厚底蕴
作为南方的常见树种,榕树给人的感觉总是郁郁葱葱。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称:“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正因为榕树有着发达的根系,能够储备大量的营养物质,不管是河涸海干的酷暑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它总是坦然面对,依旧枝繁叶茂,苍翠欲滴。
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文化素养、教育条件、环境影响的不同,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而学生个体的差异,又会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挑战。要游刃有余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就必须如榕树之根,想法设法汲取个人成长所需的营养,从而成为具有深厚底蕴的智者。
1.善于学习造就文化底蕴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积的”。我想,这里的书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更包括各种知识。现代课堂需要的是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一个喜欢闭门造车、墨守成规的老师能胜任工作吗?想想榕树,为让自己在最恶劣的环境也能生长,它善于学习其它植物根的优点:学习高大的松树,根在地下纵横交错;学习矮小的吊兰,根在空中轻舞飞扬。教师亦是如此,要善于学习,与时代同脉搏:善于博览群书,拜读古今中外名著;善于关注时事,了解国际国内大事;要善于纵横网络,关注最新热点;善于谈话交流,走进风俗民情。在这过程中,与一位位名人心灵共鸣,与一位位大师交流对话,最终完成精神洗礼的过程,个人的素养得以提升,文化底蕴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深厚了。往讲台上一站,他的神采、他的目光、他的语言、他的机智,都能成为学生为之着迷的闪光点,都能成为学生学好其任教学科的动力。
2.善于积累提升自身底蕴
每一缕榕树的气根,都有扎根泥土、成为枝干的愿望,为此它善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养料,不断壮大自身,也造就了独木成林的奇观。每一位教师,都有从毕业时的青涩蜕变成驾驭课堂的高手的梦想。这梦想能不能实现,取决于老师能不能像榕树气根一样善于积累从而提升自身内涵。首先,要善于积累资料。学习过程中的资料,很多时候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与其需要的时候再劳心费力地寻找,不如從平时就有意收集,科学规整,做到“闲时收集忙时用”。其次,要善于积累经验。不管是成功的体验还是失败的感悟,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以作为写教育故事、论文的优质素材。通过总结,不断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失,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指明方向,让自己工作更轻松。最后,要善于积累生活。生活是最好的体验阵地,它能让我们感受酸甜苦辣,并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社会中的人,教师平时就要加强,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培养个人良好习惯,才能在教育教学岗位中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喜爱。
二、学榕树之干,培养健全人格
榕树追求积极向上,有着心向蓝天的梦想,在宋朝李纲的眼中,它“上荡摩于高穹,雨露之所霪润,雷霆之所震耸”【1】;榕树又追求全面发展,有着福荫一方的情怀,在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笔下,被称作“鸟的天堂”的那棵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整整笼罩了20余亩的水面。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人格。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跟教师息息相关。人格健全的教师,容易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快乐成长;人格有缺陷的教师,容易形成一种对立压抑的紧张氛围,使学生消极对抗,泯灭个性。因此,要让学生具备健全人格,首先要强调教师具有健全人格,像榕树之干一样,努力往纵向生长、横向发展,具备爱国、正直、博学、仁爱等人格,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逐渐成长为受万人景仰的好教师。
1.纵向生长——正直的人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正直的教师,容易受到学生的拥护,在学生群体中威信较高,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那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正直人格的教师呢?首先,要耐得住清贫。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不能锦衣玉食,也注定与大富大贵无缘。一个耐不住清贫的教师,又如何能站稳三尺讲台呢?又如何能教出肯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呢?因此,下海的弄潮儿中没有他的身影,拿出大量时间理财的人群中没有他的身影,私自乱收费的违规人中没有他的身影。其次,要受得了诱惑。时下,浮华的社会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潮,部分家长想法设法给老师送礼,甚至要求老师为自己孩子进行有偿补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更应严守师德规范,不因财物而贪婪,不为名利而折腰,该扎实备课就扎实备课,该认真授课就认真授课,该努力导优辅差就努力导优辅差,从而做一个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好教师。最后,要守得住本心。一个正直的教师,其肯定是一个无私的人: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自己的行为践行师德规范;教研活动时,他把自己的心得毫无保留地进行分享;同事取得成绩甚至超越他时,他不会嫉妒,只会在为其高兴的同时寻找个人差距,争取进步;对工作上的矛盾,他不会斤斤计较,以豁达的态度与同事相处;在有需要他的时候,哪怕没有任何报酬,他还是挺身而出。
2.横向发展——健全的人格
北京师范大学高玉祥教授认为,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习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其中包含了教师所应具备的健全人格。
正直人格是教师有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正直人格是其它健全人格的基石,教师要用自己正直的人格去赢得学生的心,做到以德施教,以德育人。
爱国人格是教师有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只有心系祖国,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时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仁爱人格是教师有仁爱之心的具体体现。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教育便成了一项“仁而爱人”的伟大事业: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因材施教,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双边关系;教师要理解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挑战,并报以最乐观的期待;教师要包容学生,将每一个学生视如己出,用关爱的心态来分析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从而更好地改正不足。
博学人格是教师有扎实学识的具体体现。博学不仅仅指的是知识的渊博,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号召每一个人要终身学习。教师不能自我满足,学会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充电”,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探索适合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学生的新思潮,做学生的“百事通”,达到学渊善教的个人成长目标。
三、学榕树之冠,弘扬奉献精神
榕树树冠高大,覆盖面积极广,在其下方,往往自成一方乐土。清人施可斋曾赞曰:“每当盛暑之际,片云尽敛,微风不生,日火烧空,流金铄石,舆者、行者、担者、负者,挥汗如雨,嘘气若烟,头昏目眩,俄欲渴死,趋就其阴而少憩焉,虽祛炎避暑之宝,不为过也。”【2】无论贵贱,无论美丑,只要有需要,它都一视同仁,默默为大家遮风挡雨,遮阳蔽日。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从执教的那一天起,他犹如榕树之冠,心里装得最多的是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弘扬着奉献的精神。
1.弘扬一视同仁的奉献精神。每一位老师,在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中,至少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而这些学生,从家庭环境来说,有富裕的,也有贫穷的,有父母属于管理层的,也有父母从事最一线工作的;从个人层面来说,有乖巧伶俐的,也有好动愚笨的,有认真好学的,也有捣蛋厌学的。教師可以凭借个人喜好去对待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多次强调:教师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此,教师更要发扬榕树之冠一视同仁的奉献精神,只要是自己的学生,就要不偏不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希望,竭尽全力去教好他们,促进他们的成长。
2.弘扬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庄重宣言,也是每一位好教师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正如榕树之冠在“垂一方之美荫,来万年之清风”的过程中,从不考虑自己累不累一样,教师总是默默地奉献着:放弃午休时间辅导学生,只为学生成绩哪怕一分的提高;利用下班时间入户家访,只为与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周末时间闭门备课,只为每一堂课都吸引学生;寒暑假期间学习培训,只为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有加班工资也好,没有报酬亦可;辛苦得到肯定也好,没有人欣赏亦可;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委屈有人理解也好,没有人明白亦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总是甘愿牺牲个人利益,忘我工作。
3.弘扬因势利导的奉献精神。为更好地奉献,榕树因势利导:树冠下成为人类及地上动物休憩的乐园,树冠上成为各种鸟儿及昆虫生长的家园。教育的奉献是否也需要因势利导呢?答案是肯定的。君不见,重视教案规范性撰写却轻视反思的老师专业成长未必快;君不见,布置作业重视数量却缺乏质量的老师教学成绩未必好;君不见,整天像保姆一样绕着学生转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未必到位。这些老师对教育事业也是满腔热情,也投入了大量的个人时间,但效果还是差强人意。那如何因势利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想,教师要重抓平时工作的落实,如:加强课后反思,教育的大量素材原汁原味,写论文便有如神助,甚至些许年后有出个人专著的可能;精心挑选学生作业,让学生练到点子上,把自己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发挥小班干部助力,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样的投入,甚至更少的投入,却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学榕树之根,脚踏实地,造就深厚底蕴;学榕树之干,修身养性,培养健全人格;学榕树之冠,庇荫学子,弘扬奉献精神。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立己达人,做一个具有榕树品质的好教师吧!
参考文献:
[1]宋李纲.榕木赋有序[A].卷七十五,榕树.上海:上海书店,1985.
[2]清施鸿保.闽杂记[M].榕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