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职前教育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反思

2017-03-23陈颂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教学反思

陈颂

【摘要】幼师职前教育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对幼师生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课程中教育目标的教学反思为例来思考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以期对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师职前教育 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 教育目标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03-01

一、反思的背景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在幼师职前教育中,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该能力养成重要且必经的途径,所以如何提高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幼师生养成该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课程中教育目标的教学反思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教育目标因其对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从而成为课程的教学重点。而学前专业的教师们往往都有一个共识:“教育目标不好讲,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往往该部分内容教学过后学生编出来的教育目标仍然不尽人意,不是犯着与原则不符的错误,就是乏善可陈、毫无新意,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结果进行反思,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二、反思的过程

五大领域活动设计类课程中教育目标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明确的,总目标基本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年龄阶段目标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最后是编写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原则或注意事项,对于已经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讨论,基本固定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主要直接利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具体活动的教学目标原则或注意事项逐条讲解之后,利用案例法例举一些经典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再进行练习,课堂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理想。

笔者在经过访谈学生、和教师讨论后,整理出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该内容学生兴趣需提升;教学重难点要清晰,详略得当;根据重难点重组教学环节。

在引发学生兴趣中,笔者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目标适度,高于学习者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达到学习者的可能发展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已学过教育目标的定义、层次关系,三个维度等内容,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是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编写,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明确的说明。教学重点是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的核心精神及各年龄阶段的目标的侧重点,教学难点不是一两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科学活动目标的编写能力的培养。

根据重难点重组教学环节,笔者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把知识点和实践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把知識点作为解决问题的参考答案,让学生先思考问题解决办法,再渗透知识,从而直接指导实践。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了支架教学的理念,支架教学理念中教师的“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笔者采用学生阅读,提取要点的学生学法,并为学生提取要点设置支架问题:在《指南》目标中幼儿的学校在大中小班维度上有什么变化等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进行补充。

教学难点即具备科学活动目标的编写能力的突破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 如设置将“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改成小班的目标的任务;用这个任务检验学生对各年龄阶段的目标的侧重点的应用程度;设置以空气为主题的大班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概括一个可借鉴的编写目标的思路,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给出建议思路:从科学现象和原理出发,根据幼儿年龄班特点选出具体的儿童能够探索的科学内容,然后将科学内容指向能力维度目标和情感维度的目标编写。

三、反思的结果

1.幼师职前教育中活动设计类课程核心是幼师生能力的培养

幼师职前教育中活动设计类课程核心是幼师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活动设计类课程中教育目标的教学,核心是幼师生编写目标的培养,这点是教师心中必须要清楚的。教师心中清楚了这一点,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和逻辑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明晰了:总目标是编写目标能力培养的精神取向——年龄阶段目标的侧重点是编写目标的直接参考——具体活动目标原则的教学要点不在原则,而在通过练习培养编写能力——单元目标是各领域目标间的组合形式。

2.以实践取向重新整合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现有的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需要进行整合的,整合的思路是以实践为取向,直指实践中教育问题的解决。以这个思路,有两个具体做法,第一,大胆地删简书上的内容,例如五大领域活动目标中几乎都有目标设置的宏观依据,知道设置总目标的依据在实践中指导意义并不大,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作为自学内容。第二,换个角度思考书上的知识点,将书上的知识点当作实践中问题解决的参考答案,先呈现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按照学生的回答,来决定知识点的讲解。

3.采用教学方法为幼师生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架

活动设计类课程也要以学生的学法为先,让学生来掌握课堂的进度和节奏。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任务驱动来达成与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支架来让学生达到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案例中笔者为学生对《指南》目标提取要点设置支架问题,在培养学生科学活动目标的编写能力的突破采用的任务法驱动法,都是笔者采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支架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崔连斌,王楠,刘洪沛编著. 学习设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29.

[2]屈勇编. 现代教育技术[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55.

[3]孟兆怀主编. 实践教学行与思 第2辑[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309.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教学反思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