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有我之境”构建生命课堂
2017-03-23吕梅
吕梅
【摘要】本文基于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假借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我之境”,构建学生生命发展的生命课堂途径,以期转变目前在高考指挥棒影响下语文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生命呵护和人性完善教育的局面,从而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意义。
【关键词】有我之境 生命课堂 时空转换 对比思辨 整合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08-02
语文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1]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文本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联点,并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我之境”,使他们真正从文本中了解生命的过程,认识生命的意义,并思考追求生命的价值和质量,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成长这一最根本的育人目标。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有我之境”,构建生命化课堂呢?在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时空转换中凸显“有我之境”
《氓》叙述的是勤劳善良的卫女被弃的故事,教师披文入理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矛头指向古代的社会的制度,企图从旧社会的弊端去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认为这就是文本的深度所在。试问,这些“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经济依附”的词汇对于有一定历史知识的高二学生来说有何冲击力?遥远的距离感只会使学生对文本抱以淡然甚至冷漠的态度。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削减。究其原因,则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中缺乏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表现在课堂上则不能创造学生视角下的“有我之境”。
《氓》讲述的是一个失败的爱情婚姻故事,现在的中学生又都会跨入婚姻的殿堂,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给予学生更好的生命指引,则是教师应深入挖掘的契点所在。不可否认地说《氓》中的生活事件在不同的时代反复上演,当今社会依然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师不妨设问:假如有一天,你的一片痴情有如卫女一般被薄情郎所负,你会作何处理?很明显,这一设问就将遥远的文本一下子注入到了学生的生命体验中,创设了文本教学的“有我之境”,促进其思考生命的选择与质量。当然,不管学生如何作答,教师最终都应该以学生的终身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加以理性地引导,避免其走入歧途。对此,笔者采用行为借鉴法引叙了希腊神话故事的中的另一个弃妇形象——美狄亚的复仇故事。(美狄亚是科耳喀斯王国的公主,为了帮助前来夺取世界之宝金羊毛的伊阿宋,美狄亚不惜背叛了自己的父王和国家,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亚比西托士,并且帮助伊阿宋夺取了王位。后来美狄亚为伊阿宋生了三个儿子。但当美狄亚年老色衰时,伊阿宋却选择科任托斯国王的女儿为妻,强迫美狄亚解除婚约。美狄亚为了报复伊阿宋,用计毒死了伊阿宋的新娘,并且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最后伊阿宋拔剑自刎。)教师可以从分析美狄亚报复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入手,引导学生遭遇不平时若凭一时意气,以“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冲动行为处理事件,那么,在获得短暂快意的同时,将会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生活。相信教师只有从学生的“有我之境”去把握《氓》的现代教学价值,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对生命有所感悟。
二、在对比思辨中凸显“有我之境”
张溥《五人墓碑记》记叙了明代五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因周顺昌被捕而发生“暴动”最终被诛的故事,如若教师的课堂讲解只围绕此记写作目的“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想必这个义薄云天的故事在学生听来也就确实是个故事而已。那么,使文本与学生个体产生关联,创设学生的“有我之境”才能使文本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对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会如何评价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行为,并说说你的理由。此问题的发起来源于文本首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此处判断句式无疑是为了强调突出五人“激于义而死”这一壮举;在第6小节文本又将五人与缙绅的行为对比,盛赞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对此,笔者不禁产生了疑问:在这个强调生命个体的时代,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行为结果我们又该持怎样的看法呢?由此,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青年学生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所持的否定态度,这背后当然是因为鲁迅先生有着极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表现了其对生命个体的珍视。此问题的设计无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从而强化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五人就义的进步意义,只是借此告诉学生保全性命,选择正确有效的斗争方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再如《致橡树》教学时,笔者引用了另两首爱情诗《错误》《一棵开花的树》,采用对比阅读法,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诗歌所描写的女性形象,并说说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设计此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三个女子的“等待”“祈求”“独立”中对比省视自己的内心需求,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学生在形象对比中能更加感性地理解前两者女性依附背后缺失的是自身的生命意识,以致于成为别人的附庸品,而后者能与橡树平等对话,正是基于其强烈的生命意识,独立意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真正给予学生价值导向的“有我之境”,方能唤醒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三、在整合联系中凸显“有我之境”
朱自清《荷塘月色》可谓经典,可谓传统,而重点赏析课文4、5、6小节也成为其传统的教学任务。细想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的确优美无比,先生的遣词造句的笔力的确遒劲,将品味学习其语言作为课堂目标无可厚非。但是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我们将《荷塘月色》如此经典美文只定位于审美性的语言鉴赏,而忽视其人文性价值,恐怕这样的教学流入肢解文本的怪圈了,在学生心中也不能泛起涟漪。那么此文的人文价值何在呢?现代散文作家张承志曾说:“当你们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俗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仍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借文学可以暂避现实,作者借荷塘可以“且受用”宁静的夜晚,这荷塘不就是朱自清先生幻化出的一个自由美好的心灵世界吗?本着学生“有我之境”教学理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关乎年代和年龄,现实生活总是有诸多不如意,对此,我们该如何自处呢?在探讨的过程中联系梭罗徜徉在瓦尔登湖的惬意之景、柳宗元宴游西山的物我两忘之境和文本中《采蓮赋》和《西洲曲》这两首诗歌,从文本中带领学生找到两条途径:在自然中寻找自由的慰藉,在文学中搭建精神的堡垒,从而告诉学生要懂得诗意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对于传统文本,教学设计只有回归生活,探寻文本中学生精神世界的生长点,才是语文教学的情怀所在。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当今语文教育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呵护和人性的完善教育,成为一种功利主义教育。只有挖掘文本与学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关联点,创设基于学生主体的“有我之境”,构建积极全面系统的生命化课堂,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P2.
[2]李震.《语文生命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J].文学教育.2014.9,P4-8.
[3]王美智,贺卫东.《生命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化”》[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17,P61-62.
[4]马丽华.《<氓>(第二课时)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6.7-8,P43-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