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天都成为“儿童节”

2017-03-23冯卫东

江苏教育 2017年39期
关键词:儿童节童心李老师

冯卫东

让每一天都成为“儿童节”

冯卫东

以火热的心、诚挚的情把儿童唤回,时刻“惦记”和“在乎”儿童,这是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在乎孩子的“在乎”,教师才能永葆童心;实现儿童的生命价值,才能绽放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让儿童“卷入”生活的美好,才能彰显“生活德育”的美好。

童心;生命价值;德育实践;生活德育

“惦记”是一个令人倍觉温暖的词语,意思是“老是想着,放不下心”。也许有人会问:学生天天在我们身边,这还需要“惦记”吗?是的,卢梭是第一个“发现儿童”的人,但很多成人在与孩子相处时都是“目中无人”,心中无儿童。即便到了今天这个倡导民主、自由、公平、对话、尊重的时代,“儿童”还时不时从为师或为人父母者心中“出走”或“丢失”,师生彼此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情形很多。以火热的心、诚挚的情把儿童唤回,让他们美美地住到我们的心里,这是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否则,我们再怎么勤恳、忙碌,都无法走近儿童的精神领域,于是我们实际上成了逃离了儿童、逃离了教育、逃离了儿童教育的人。

“惦记儿童”,心里总是装着他们,老是想着他们,而不是视之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让他们片刻都逃不出我们的“手心”,逃不出学习任务的羁束,那样的“惦记”对儿童而言无疑是灾难。“惦记儿童”,必须切实站到儿童立场上,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长大的儿童”。纵使我们不再年轻,但只要一天站在三尺讲台上,我们的“心”与“眼”就必须年轻,要有一股“稚拙”的品性。只有这样,才能想儿童所想、愿儿童所愿、乐儿童所乐、为儿童所欲……我把这称为:“让每一天都成为‘儿童节’。”这些或许会被诟病为“浪漫”“乌托邦”,而在我,在许多心甘情愿做教育的人那里,却一点也不矫情,这就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要不然,教不可能成为“真教”,师不可能成为“真师”,儿童也不可能在学校里、教室中收获 “真学”。有资料显示,“丹麦孩子每天生活在节日里”,天下孩子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至少应该有这样的憧憬。

李庾南老师是奶奶级的班主任,皱纹刻在她的脸上,却没有刻到她的心里。她的教育心永远那么年轻,这也使得她和学生总能保持心灵谐振,总能“唱同一首歌”。李老师惦记着孩子们,要不然,她会忘了6月1日也是初一学生的节日,忘了最后一个儿童节是学生离队的日子,忘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组织系列活动,让他们过得特别有意义,终生难忘。孩子们总是“惦记”着儿童节的,初一的孩子也如此。李老师因为“惦记”着他们,所以才“惦记”着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还这个日子以应有的意义;也因为她的“惦记”,每一天都成了孩子们的“节日”,成了他们广义而又“大写”的“儿童节”。

——在乎孩子的“在乎”,才能永葆童心。孩子们总是有一些自己特别“在乎”的东西,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孩子大抵就是人们所说的 “问题孩子”。孩子“在乎”的恰恰也是我们必须在乎的东西,即使有时候我们不赞同、不认可和不鼓励他们所“在乎”的一些物、事与理,但倘若班主任对这些不合理的存在置若罔闻、漠然视之,则会强化他们的趋向心理,使他们偏离正道。所以,我们要真心、热心和潜心地“在乎学生的‘在乎’”,或者为他们正向的“在乎”提供动能,壮大力量;或者为他们负向的“在乎”伸去援手,牵拉一把……初一的学生既向往长大,也留恋小学时光,说到底仍然是个孩子,打心眼儿里希望能过好最后一个儿童节;可我们很多初一的老师却从这个特定节日旁若无其事地绕道而走。说小了,这是对一个节日的淡忘;说大了,这是对儿童存在及其合理诉求的冷遇与拒斥。李老师在乎孩子们的“在乎”,召集全体教师一起见证并分享他们节日的快乐、喜庆,抑或庄严、隆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李老师的童心是“在乎”之情滋养出来的。

——凸显“神圣时间”或“仪式”的意义,才能使看似寻常的活动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有一种时间切分的方法,把时间分为“世俗时间”和“神圣时间”,后者如西方的圣诞节、礼拜日等等。著名旅德作家程玮在《狐狸讲出的惊天秘密》一文中,通过《小王子》的童话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儿童是需要仪式感的。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答:“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间与其他时刻不同……”儿童节是孩子最神圣的时间,初一的儿童节则可以说是人作为曾经的儿童最重大的节日,在这样的时间或节日里,适当组织一些仪式活动,常能使儿童油然而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无上的光荣感。然而,在当下学校生活中却经常上演一类“悖论”:一方面,在重大节日、“神圣时间”里不能组织有效的仪式活动,达到励人心志、催人奋进之效;一方面,在普通寻常的“世俗时间”中却动辄让学生宣誓,淆乱了一些学生对两种时间的辨识感。李老师“重拾”学生“离队”一事,放大最后一个儿童节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教育生活中必要的“神圣时间”的回复,对儿童必要“仪式感”的尊重。儿童是慢慢长大的,但在这样的时间和仪式中,却可以感受他们“心生命”(大学者钱穆语,区别于“身生命”)的强劲拔节。这将是他们生命旅途中的“关键事件”。

——实现儿童的生命价值,才能绽放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离队”之后将“入团”,这应该是孩子们出生至今最重要的 “思想政治生活”时光,这理当是严肃的。今天的活动正是这样的,悬挂少先队旗、团旗,行礼,唱队歌,听团委书记讲话……一切都是按照有关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的。这些环节玩笑或“活泼”不得,必须严肃待之。但“严肃”不等于肃容板脸,正襟危坐,一味“端着”。在“离队”仪式结束后,进行“综艺”表演,他们的“表现性冲动”也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我看来,这不是(至少不纯粹是)一种娱乐活动,而是儿童生命价值的实现,它又何尝不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价值的绽放呢?教育是要成就人的,成就人不只是在未来,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当下的成就或许是很小的,但大成基于小成,跬步却能致远。

——让儿童“卷入”生活的美好,才能彰显“生活德育”的美好。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学生群体“濠河泛舟”一类的景象了,最大的原因在于“安全的考虑”。美国名教师雷夫常带学生远行几千里开展研学活动,这在我们这里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李老师在过去、现在还是常常会组织家长、学生到上海、南京等地远足,“校外生活课”是她所在班所有学生的必选课。远足自有很多“初衷”,我以为,让孩子们借此机会“卷入”生活,才是李老师组织类似活动的最大旨归。食人间烟火,学生活技巧,融群体关系,成和谐生态……这理应是每一个学生基础性的生命状态,也是“生活德育”的一个出发点。鲁洁教授说:“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道德,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明天,也在当下。

惦记儿童,让每一天都成为“儿童节”,这是一个指向“诗和远方”的教育愿景。下个月我们将迎来又一个 “儿童节”,就让我们从这个节日出发,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

G451.6

A

1005-6009(2017)39-0069-02

冯卫东,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0)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儿童节童心李老师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该得奖的李老师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宠物难伺候
舍不得您,李老师
快乐的儿童节
李老师的心事
我的儿童节